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曾國藩文集 | 上頁 下頁 |
漢陽劉君家傳 |
|
余既銘劉君椒雲之墓,其兄子世墀複寓書抵餘:「季父之行義,蒙甄敘大凡。其為學之次第,不幸遺書未成。世墀之愚,不可驟曉。其孤世圭尤幼。即他日長大,終無以窺尋先人甘苦。季父執友,莫篤先生。先生若哀吾昆弟,即別為家傳,鐫諸家牒,所以不死季父而貺我劉宗,益厚無已。」 蓋椒雲之學之自得於中者,有不可襮諸文字者矣。其致功之跡,國藩實親見之而親討之,稱述以詔其諸子,吾之職也。 始椒雲嘗治方輿家言,以尺紙圖一行省所隸之地,墨圍界畫,僅若牛毛。縣以圓圍,府以叉牙,交錯成圍,不為細字識別。晨起指誦曰:「此某縣也,於漢為某縣;此某府某州也,於漢為某郡國。」 凡三四日而熟一紙,易他行省亦如之。其於字書,音韻及古文家之說,亦皆刺得大指。其後益及天官、推算,日夜欲求明徹銳甚。適會喪婦,勞憂致疾,乃稍稍自惜,慨然有反本務要之思矣。竊嘗究觀夫聖人之道,如此其大也。而曆世令辟與知言之君子,必奉程朱氏為歸。豈私好相承以然哉?彼其躬行良不可及,而其釋經之書,合乎天下之公,而近于仲尼之本旨者,亦且獨多。誠不能違人心之同然,遽易一說以排之也。 自乾隆中葉以來,世有所謂漢學雲者。起自一二博聞之士,稽核名物,頗拾先賢之遺而補其闕。久之,風氣日敝,學者漸以非毀宋儒為能,至取孔孟書中心性仁義之字,一切變更舊訓,以與朱子相攻難。附和者既不一察,而矯之者惡其恣睢。因並蔑其稽核之長,而授人以詬病之柄。皆有識者所深憫也。椒雲初從事於考據,即已洞知二者之弊。既更憂患之余,尤自斂抑,退然若無以辨於學術也者。默識而已矣。 於是以道光二十八年二月,棄其所官之國子監學正,決然歸去,以從政於門內。積其謹以嚴父母之事,以達於凡事無所不嚴;積其誠以推及父母之所愛,若所不愛,無不感悅。其又不合,則考之《禮經》,核之當世之《會典》,以權度乎吾心自然之則。必三善焉而後已。病中為日記一編,記日日之細故,自責絕痛。將卒,又為遺令,處分無憾。蓋用漢學家之能,綜核於倫常日用之地,以求一得當于朱子。後之覽者可以謂之篤志之君子耶?抑猶未耶?國藩為發其擇術之意,既告其諸子,亦與異世承學者質證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