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國藩 > 曾文正公全集 | 上頁 下頁 |
曾文正公年譜卷九 |
|
「癸亥」同治二年,公五十三歲 正月,公安在安慶。 初二日,接奉年終賞福字、荷包、錢課、食物等項,再加賞壽字一張。 賊大股圍攻涇縣,易開俊等守禦卻之。初五日,鮑公超馳援涇縣。初六日,擊賊,大破之。初七日,賊解圍去,鮑公追擊,破之。 十二日,馳折奏克復運漕鎮,遺剿巢縣銅城閘接仗情形,陣亡總兵彭星占請優恤。將弁胡得勝、劉義勝、陳東祥、謝齊備、呂鴻榜、李春生請恤。附片奏報青陽收復,涇縣大捷,並搜獲偽文。蘇省大股有再犯江北,上窺皖楚之說。又具折奏謝弟貞幹贈恤恩!附片奏保葉兆蘭委署皖南道缺。 二十七日,馳折詳報鮑超一軍破賊於馬頭鎮、楊柳鋪,近援涇縣,大捷解圍,陣亡參將羅國才等六十七員弁開單請恤,附片奏:易開俊等保守涇縣情形,陣亡參將倪昌明等五十一員弁,開單請恤。又片奏甯國金寶圩被賊攻破,蕪湖金柱關防守難以鬆勁,九洑洲江面有賊船趕渡,臣當駛赴金陵,察看前敵。是日,又代奏江南提督李世忠自請褫職,立功以贖勝保之罪一折。 二十八日,公由安慶登舟啟行。 二十九日,泊池州,登岸攬視灣州形勢。 是月,左公宗棠克復金畢、紹興兩府城,湯溪、龍游、蘭谿、永康、武義、浦江、桐廬各縣,浙東肅清。 二月初一日,賊犯金柱關,水陸官軍擊破之。賊逼近甯國府城,劉松山守禦,卻之。 鮑公超克西河賊壘,擊賊大破之。初二日,擊賊,連破之。梅嶺、馬家圓、小淮窯、麒麟山等處賊壘盡平,甯國近城百里之地肅清。 初三日,賊撲九洑洲,李世忠營盤失陷。賊渡江攻陷浦口城。公舟泊蕪湖,彭公玉麟來見公。 初四日,公登岸按視蕪湖城守,行泊金柱關,楊公嶽斌見公。 初五日,公舟泊大勝關,楊公嶽斌從。 水師攻克灣沚賊壘。 初六日,公登陸駐雨花臺大營。與公弟國荃按行各壘,傳見各將弁,慰勞之! 十一日,公還舟次。 十二日,馳奏查閱沿江各軍,現抵金陵,恭報近日軍情一折。 十五日,奏謝年終恩賞一折,年終密考一折,學政加考一片。 公坐舢板船探視九伏州賊壘,回舟溯江按視三汊河營壘。 石埭之賊大股竄青陽,鮑公超引軍援剿。賊由建德竄擾江西彭澤、鄱陽之境。 太平縣賊竄入徽州境,擾及黟縣、祁門。十五日,攻撲休寧縣城。又有浙江於潛、昌化一股,亦竄入徽境,郡城戒嚴。左公宗棠派劉典一軍援徽州。 十六日,公舟泊烏江,按視楊公嶽斌水師老營扼守之處。 賊大股撲犯金柱關,官軍水陸合擊,大破之于查家灣,賊乃卻退。 渡江之賊陷江浦縣城。 十八日,公舟泊金柱關,入小河巡視水陸各營。 十九日,行視東、西梁山防軍營盤,舟泊裕溪口。 二十一日,換小舟入自裕溪口,按視運漕鎮無為州軍營。二十三日,由神塘河出大江,回舟次。 二十七日,舟次大通鎮。馳奏由金陵回皖沿途查閱恭報近日軍情一折。附片奏陳:臣巡閱諸軍,祥觀賊勢,攬南北之形勝,察天人之征應,竊以為可懼者數端,可喜者亦數端:江岸難民避居江心洲渚之上,死亡枕藉;蘇浙之田多未耕種,賊無所掠食,一意圖竄江西,窺皖浙已複之土。恐其變為流賊,更難收拾;李世忠心跡難信。皆可懼之端也。金陵之賊糧源已竭,賊居不耕之地,其勢必窮,無能久之理。東南要隘多為我有,水陸軍將頗能和衷,百姓仰戴皇仁,淪肌陝髓,久困水火之中,不聞怨諮之語。此比可喜之端也。附片奏:新授安徽臬司萬啟琛請暫緩人都陛見。又具折彙報水陸各軍陣亡、傷亡、病故員弁一百八十九名,開單請恤。附片奏:前祁門縣知縣唐治,咸豐四年在任死節,請建祠祁門。又奏採訪忠義第十二案。附片奏:舒城練總韋斌殉難請恤,並該團男婦等百四十七人。 二十八日,公回至安慶。公舟往來江中,見洲渚之上皆難民所聚,編葺葦茅以為廬,一不戒於火,延燒數裡,相率露處,呼號求救之聲,至不忍聞。公以賊蹤蹂躪各處,無可安置之地,因劄善後局委員議賑恤之。 是月,僧王擒撚酋張落行,斬之。 劉公長佑由兩廣總督調任直隸總督,航海以北,達於畿疆。 三月初二日,賊自江浦上犯,圍毛有銘、劉連捷兩軍于石澗埠。公弟國荃派道員彭毓橘等領軍三千餘人,上援無為州。 沈公葆楨調派江西各軍扼守景德鎮、樂平縣等處,防剿徽、池竄賊,派委同知王沐領軍近援徽州。 初八日,公急調鮑超一軍渡江而北,援石澗埠。 初十日,蕪湖水陸各軍克黃池賊壘。十一日悉收內河要隘,毀賊舟淨盡,賊遁走金寶圩、溧水、丹陽一帶,金柱關防務解嚴。 劉典、王文瑞、王沐,會擊賊于徽州休寧境,大破之。 十二日,馳折奏鮑超一軍大獲勝仗,攻克甯國近城諸要隘,陣亡參將李芳菲等二十六員弁,開單請恤。又折奏賊渡九洑洲,李世忠營盤及浦口、江浦兩城失陷,請將李世忠革職,不准留營,並自請交部嚴議。附片抄呈李世忠諮文二道。並稱李世忠前此曾立功績,此次力竭戰敗,亦足以雪物議。謂其通賊之誣,恐其懷疑生怨,激成他變。仍求明降諭旨,示以寬大,毋庸革職,仍准留營,獎其前功,責其後效,則恩出於朝廷,而怨歸於臣等。彼必感激圖報,不生疑貳。又片報皖南皖北近日軍情。奏稱江之南岸,徽州與江西同警;江之北岸,下游與上游同警。調度無方,實深憂灼。又奏保王吉、彭楚漢、周惠堂、譚勝達四員,堪勝水師總兵之任一折。疏入,奉上諭:「李世忠著加恩撤去幫辦軍務,免其革職,以示薄懲。欽此。」 十七日,蕭慶衍,彭毓橘、毛有銘、劉連捷合擊賊于石澗埠,大破之。 劉典、王文瑞、王沐克黟縣城。 十八日,苗沛霖複叛,引其党圍攻壽州。知州毛維翼堅守。 十九日,賊大股圍攻廬江縣。 二十一日,賊圍攻舒城縣,蔣凝學禦卻之。 二十二日,朱品隆攻石埭之賊,破之。 發、撚大股由湖北下竄,圍攻桐城縣,提圍周寬世禦卻之。賊竄孔城鎮,合併大股,竄六安州。二十四日,賊圍六安州。 二十五日,劉公典擊賊於徽州,破之。徽境肅清。賊悉竄歸浙江。江西之賊擾及浮梁,沈公葆楨調回王沐一軍剿之。 二十七日,馳折詳報蕪湖金柱關水陸各軍累月苦戰情形,陣亡遊擊姜固國等三十六員弁,開單請恤,附片奏報皖南、江西、皖北、湖北賊勢軍情:該逆蓄謀甚狡,無非欲掣動官軍之勢,以解金陵之圍。苗練叛跡大露,事變迭生,憂憤何極!又折奏揀調良員,留皖補用,並請本科新進士即用知縣一班,多發數員來皖,以資差委。附片奏保代理無為州知州穆其琛,堅忍鎮定,保守危城,厥功甚偉,請即補該州實缺。又奏採訪忠義第十三案。 是月,李公鴻章克太倉州城。 公弟國荃奉旨補授浙江巡撫,左公宗棠奉旨升授閩浙總督,兼署浙江巡撫,萬啟琛授江蘇藩司,馬新貽授安徽臬司,郭嵩燾授兩淮運司。 李公鴻章奏陳公弟貞幹戰績。奉到上諭:「曾貞幹著加恩照二品例議恤,並准其予諡,於本籍及死事地方建立事祠,仍宣付史館,特予立傳,以彰忠蓋。欽此。」 四月,公調鮑超、劉連捷等軍援六安。初二日,賊解圍東竄,鮑公引軍追擊之。 初七日,鮑公超等陸軍、彭公玉麟等水師會克東關賊壘。初十日,克銅城閘。 十二日,馳折奏石澗埠、廬江、桐城、舒城六安州,先後解圍情形,隨折奏保劉連捷、毛有銘等六員,陣亡參將黃仁親等十一員弁請恤。附片報近日軍情。奏稱:徽郡防兵單薄,是臣佈置最疏之處。賊之竄鄱陽者,逼近浮梁,江西之門戶可慮。皖北之賊悉數東趨,並未西犯鄂疆,即屬大局之幸。現檄鮑超等進兵追擊,檄調蔣凝學、毛有銘、成大吉等會師壽州,共計苗黨。是日,又具折奏江、楚各省本淮監引地,被鄰私侵佔日久,非一蹴所能規複,察核現在情形,暫難改辦官運。又片奏在籍侍講呂錦文在甯國辦理團防,捐輸被參各款,查明覆奏。又奏採訪忠義第十四案。時都統富明阿駐軍江北,派委知府杜文瀾試辦官運淮監,行銷于楚岸。 十八日,易開俊擊賊於涇縣,破之。朱品隆擊賊于青陽,破之。 二十二日,具折奏謝天恩:臣弟國荃補授浙江巡撫,兄弟均當大任,受恩愈重,報稱愈難!請開浙撫一缺,以藩司效力行間!附奏新授江蘇藩司萬啟琛呈請開缺一片。又以弟貞幹奉旨加銜議恤予諡建祠專奏謝天恩一折。鮑公超等軍克覆巢縣城。 公派李榕一軍渡江而南援池州。二十三日,克建德縣城。 二十四日,鮑公超等軍克含山縣城,進克和州城。皖北之賊全退。 二十七日,馳折奏水陸官軍會克東關、銅城閘兩隘,陣亡勇並彭勝華、曾彩雲、胡德雲、石太和請恤。附片奏報軍情,稱兵事遲鈍,半由餉需奇絀。鮑超、毛有銘兩軍均有餉匱逃散之事。臣治軍九年,不敢輕上請餉之奏,不欲以危詞上煩聖聽,又不欲以苦語渙散軍心。茲因有勇丁逃潰之案,不得不據實密陳。請于九江洋稅項下,月撥銀三萬兩,以濟皖餉。並請特派大員來南,稍分臣之責任。是日,又具折附保雨花臺解圍案內出力員弁,開單請獎。附片奏:新授雲南迤東道黃冕,現辦東征籌餉局務,請緩赴任。並擬調該道來營,面商淮鹽事例,與運使郭嵩燾會籌差政。又片奏鳳台縣知縣蔡鍔被苗練戕害請恤。 公之初任兩江也,奏撥江西漕折銀兩,以供徽、寧,防軍之餉。至是沈公葆楨奏留供江西本省防軍,經戶部議准。公既失此鉅款,於是籌餉之請,詞氣近切,而請衙大臣以分責任之疏,已三上矣。 公弟國荃攻破雨花臺賊壘及金陵南門外石壘共十座,皆堅壘也。調彭毓橘一軍回金陵大營。 壽州知州毛維翼固守州城,兵少糧盡,堅守不懈。毛有銘、蔣凝學兩軍赴援,營於九裡溝,阻於撚匪,未能進。 皖南之地,經亂最久,人相食者數月。公聞之,愀然自咎!常曰:「亂世而當大任,人生之至不幸也。」 是月,李公鴻章克昆山縣城。 駱公秉章擒賊酋石達開,斬之。粵逆自永安州起事,始封之五偽王者,至是盡斃矣。 五月初三日,易開俊擊賊於涇縣,破之。 初五日,江北之賊由九伏洲渡江而南。 公調成大吉、周寬世兩軍,進援壽州,調李朝斌領水師赴上海,騰出黃翼升水軍溯江入淮,以為臨淮官軍之助。 初七日,李裕軍援剿湖口縣。 初十日,李朝斌水師東下浦口,扼截渡江之賊。賊大半不能渡。楊公嶽斌以水師入浦口,收復江浦縣城。鮑公超、劉連捷等陸軍沿江追剿,與水師夾擊,賊之未渡者殘焉,伏屍數萬。江北肅清。 十二日,馳折奏報金陵官軍攻克雨花臺偽城及聚寶門外諸石壘,隨折奏保總兵李臣典、晏澧周等八員。又奏報水陸會克巢縣、含山、和州三城,隨折奏保成發翔、彭毓橘、蕭度衍等十員,陣亡參將陳邦榮等十二員弁請恤。附片奏報皖南、江西軍情,壽州危急,調派水陸官軍援剿,勢恐不及。 十三日,公弟國荃、楊公岳斌、彭公玉麟水陸會克下關、草鞵夾、燕子磯賊壘。 李朝斌、成發翔、劉連捷等軍攻九伏洲賊壘,力戰大破之,殺賊二萬人,弁勇傷亡者亦二千人。十五日,攻克九伏洲,江面賊淨盡。鮑公超等陸軍渡江,會攻金陵。公自奉肅清江面之旨,並及造舟師,至是十載,全功乃竟。長江上下,一律肅清。公由安慶發銀一萬兩,犒賞是役將卒。 蕪湖陸軍吳坤修等擊賊,破之,進收金寶圩。 易開俊、劉松山擊賊於涇縣,連破之。 十八日,公弟國荃攻長幹橋賊壘,破之。 二十三日,朱品隆擊賊于青陽,連破之。 二十六日,劉典、王文瑞會江西官軍擊賊于陶溪渡,破之。景德鎮、鄱陽縣肅清,賊並歸湖口。 二十七日,馳折奏水陸各軍會克江浦、浦口、草鞵夾、燕子磯諸城壘,力破九洑洲一關,江面一律肅清。隨折奏保總兵喻俊明、丁泗濱等二十六員。陣亡副將鄔桂芳、胡俊友請恤。附片奏報皖南、江西及壽州軍情,金陵城大賊眾,合圍不易,必須嚴斷接濟賊糧之船。請敕下總理衙門,照會西洋各國,不得于金陵城外停泊輪船。又折奏鮑超一軍克甯國府與涇縣、西河勝仗出力員弁三案,並保開單請獎。又折奏保毛有銘一軍迭破潁西撚圩,會克運漕鎮出力員弁,開單請獎。附片舉劾江西厘局委員。江公忠義領楚勇至江西,由九江渡軍近剿湖口。 是月,公與李公鴻章會奏,請旨核減蘇州松江兩府、太倉州浮糧。 六月初二日,奉到上諭:「曾國藩奏為伊弟國荃懇辭巡撫恩命,並曾國荃奏懇收回成命,以開缺藩司專辦軍務各一折。該大臣等受寵若驚,固辭恩命,洵屬至誠,而朝廷懋賞懋官,權衡悉當。現在軍事方亟,時局孔艱,凡在臣工,正宜黽勉效忠,共期宏濟。該大臣惟當督率曾國荃忠誠報國,以副委任,正不必瀆辭朝命也。欽此。」 公子紀澤來安慶省公。 江西官軍韓進春挫於洋塘,湖口賊勢複張。江公忠義與李榕軍力擊之,賊稍戢。 鮑公超攻鐘山賊壘,破之,回駐江幹。軍人多病,未能進剿。 初四日,苗練陷壽州,知州毛公維翼死之,成大吉駐守三河尖,周寬世、毛有銘等退守六安州境。 十二日,馳折奏金陵圍師佈置情形:壽州失陷,現圖補救之法。知州毛維翼亮節孤忠,請旨追贈道員,從優議恤。臣調度各軍,顧此失彼,請交部嚴加議處。道員蔣凝學、提督成大吉赴救不力,請撤去升銜勇號,以示懲儆。又具折奏請裁南洋通商大臣一缺,交各省督撫兼理華洋交涉事件。附片奏:委員采賣口外戰馬二千四百匹,請敕兵部查驗,免稅放行。 十六日,石埭賊竄陷黟縣。十八日,劉公典等軍收復黟縣,賊退歸石埭。 十九日,江公忠義與李榕軍擊賊於堅山,破之。 二十二日,專折奏採訪忠義第十五案。附片奏:歙縣殉難紳士程枚功請恤,並其家屬十人。 二十七日,馳奏彙報各路軍情一折。金陵城下,暫難合圍,皖南、江西濱江濱湖,一片逆氛。苗逆既破壽州,圍攻蒙城益急。鞭長莫及,徒深憂灼!附片奏:馬新貽遠在蒙城,勢方危急,其安徽臬司印務,委萬啟琛暫行署理。 是月,李公鴻章克吳江縣城。 毛公鴻賓升授兩廣總督,奏調張運蘭募勇赴粵。 七月初三日,江公忠義等軍攻賊於湖口之文橋,克之。賊濱江下竄,江西全境肅清。 郭公嵩燾奉旨賞三品頂戴,署廣東巡撫。李榕補授浙江鹽運使司。 初八日,公弟國荃克印子山賊壘。 十二日,馳奏彙報各路軍情一折:其一,群賊援救金陵,則蘇、常等處或有可乘之機。其一,張運蘭奉調入粵,原部老湘營現分守甯國府、涇縣兩城最要之地,未可掣動,應令該臬司另募新勇。其一,太平、石埭之賊,逾嶺竄入黟縣,王文瑞一戰克之,剿辦極速。其一,江忠義、李榕兩軍剿平湖口之賊,即令由皖南進取東壩。其一,李世忠一軍近頗愧悟歙抑,其與苗逆積怨甚深,若坦然相處,當不至別生枝節。其一,周寬世、蔣凝學、成大吉、毛有銘各軍防守要害,難以掣動。此外,實無勁旅可援蒙城。凡六條。附片奏:黃翼升水師赴援臨淮,應令李朝斌接署江南提督印務。又片奏陝西巡撫英棨奏請籌撥陝省餉鹽一案,現在苗逆叛亂,淮河梗阻,鹽無可運之道,請無庸置議。又奏採訪忠義第十六案。歙縣殉難紳士汪士勳請恤,並其家屬。 十七日,吳公坤修擊賊於雙斗門,破之。 二十日,賊由江西下竄者,大股圍攻青陽縣。朱品隆力疾督軍苦守。 二十七日,馳折奏報湖口各軍疊挫賊鋒,會克文橋賊巢,群賊遁走,陣亡將弁張儀卿竽十三名請恤。附奏奏報金陵、蕪湖、青陽軍情及淮甸水陸佈置情形。又具折奏保蕪湖金柱關水陸防守攻克灣沚、黃池出力員弁,開單請獎。附片奏江西茶商照辦落地稅,又奏參廬江知縣吳變和革職一折。 三十日,公弟國荃攻上方橋賊壘,克之。 是月,李公鴻章攻克太湖賊營,進軍蘇州。 袁端敏公甲三卒於家。 公編錄《訓詁小記》、《雅訓雜記》每日記錄數則,以為常課。 八月十一日,易開俊、劉松山擊賊於涇縣,破之。 十二日,馳奏疊奉諭旨複陳一折。奏稱:近淮諸軍扼要防守,難以調動。皖南各軍,援剿方亟,不能調赴淮上。李世忠一軍,調以剿苗,亦不可恃。俟皖南軍勢稍松,當另籌勁旅,馳往臨淮會剿。附片奏:查獲武職周瑞、知縣賈連城勾通苗逆,請革職訊辦。 公弟國荃攻江東橋賊壘,克之。 十八日,賊襲攻甯國府,劉松山自涇縣回援,破之。 公調鮑超一軍由金陵上援青陽。 二十四日,易開俊擊賊於涇縣,破之。 二十七日,馳折奏報金陵陸軍攻克上方橋、江東橋諸堅壘,一律毀平。附片奏報青陽、涇縣等處軍情:目下皖南群盜如毛,幾與去年冬月相似。壽州苗黨兇焰複熾。周寬世、成大吉、蔣凝學、毛有銘等勢鈞力敵,不相統屬。李續宜病勢日深,暫難東下。深恐軍志不齊,貽誤大局。請旨飭調降道員金國琛,馳赴皖北軍營,綜理周寬世等四軍營務處,必須調護聯絡,無渙散之虞。又片奏上年奏派委員經理廣東厘金,仍應調回各原省當差,候補知縣丁日昌等調回皖營,仍請酌子保獎。 朱品隆苦守青陽縣城,凡三十八日,江公忠義一軍,所部道員席寶田一軍,李榕一軍,先後赴援,擊賊,大破之,殺賊萬人。賊解去,並歸石埭、太平一帶。 自江面梗阻以來,湖南北借食川鹽,粵鹽。江西借食浙鹽,兩淮引地皆失。至是江面肅清,公乃諮謀於諳悉鹽務之委員杜文瀾等,議復舊日引地,先行試辦官運淮鹽行銷於江西一岸。核定西岸票鹽章程,招商領運。 是月,李公鴻章分軍克江陰縣城,左公宗棠克富陽縣城。調劉典、王文瑞引軍回浙,進攻杭州。唐公訓方奉旨總統皖北各軍,劉公蓉授陝西巡撫。 九月初八日,易開俊擊賊於涇縣,破之。 十二日,馳折奏朱品隆苦守青陽,援師大捷,立解城圍,陣亡將弁李殿華、許和山等十六員弁情恤,江忠義、李榕、朱品隆、席寶田等開單保獎。附片奏報蒙城文報漸通,可期解圍。劉典回浙,徽州防兵單弱。鮑超軍至南陵,進規東壩。江忠義等分兵以攻石埭太平之賊。但使皖南各股悉數驅除,則軍勢順矣。 十九日,公弟國荃分軍克博望鎮賊壘,盡平之。 二十二日,具折奏陳京倉需米甚殷,遵照部議,悉心妥籌,並詳陳近年事勢,不得仍拘成例,擬將漕運、鹽引二大政變通辦理。附片奏請將道員黃冕留于蘇皖,經理漕政、鹽務。又片報皖鄂軍情。維時黃冕至安慶見公,稟請於皖省設立米鹽互市一局,招湖南米商運米至皖,由皖設法運至上海,以達以天津;招兩淮鹽商運鹽至皖,與楚中米商交易而退。是為鹽漕二政變通之法,既而不果行。 二十四日,公弟國荃攻克上方門、高橋門、土山、方山、七甕橋等處賊壘,凡二十餘座,二十五日,進克中和橋賊壘。 二十七日,馳折奏報甯國、涇縣防軍迭獲勝仗,陣亡勇弁鄧光武、雷國英請恤。又折奏訊結已革總兵黃彬被參一案。 公弟國荃克秣陵關偽城,於是金陵西南、東南兩面往來之路已斷,官軍漸以合圍。 是月,奉到文宗禦制詩文集。二十八日,專折奏謝天恩。 石埭賊目古降賢率眾投誠,官軍收復石埭、太平二城。易開俊收復旌德縣城。彭公玉麟水師克水陽、新河莊等處賊壘。 二十九日,歐陽夫人率眷屬到署。 是月,撚匪竄擾湖北德安、蘄、黃之境,官文公調成大吉、石清吉兩軍赴鄂援剿。 十月初一日,彭公玉麟水師克滄溪長樂鎮賊壘。初二日,收復高淳縣城。 初三日,易開俊收復甯國縣。 蔣鮑學、成大吉,收復潁上縣。 初六日,公弟國荃攻金陵城東賊卡五處,賊壘二十餘座,悉破平之。 初七日,鮑公超會水師克東壩。 十二日,馳折奏金陵陸師迭克東南沿河八隘,並複秣陵關偽城,漸成合圍之局。又折奏賊眾就撫,收復石埭、太平、旌德三城,請將降人古隆賢賞給虛銜頂戴。附片奏報淮上軍情:皖南水陸官軍攻克東壩,得此要隘,皖南可冀肅清,金陵、蘇州攻剿之事較有把握。又片奏查明石埭、太平、旌德、甯國四縣前後失陷原委。又折奏保金陵一軍迭克城隘出力員弁六案,並保開單請獎。 鮑公超軍克建平縣,收復漂水縣,派營官宋國永招撫廣德州賊,未下。 江公忠義引軍回駐江西饒州境。 十五日,公弟國荃領蕭慶衍等軍扼劄孝陵衛。 僧王軍至淮北,苗沛霖眾潰走死,蒙城解圍,練黨瓦解。唐公訓方收復淮南各城邑。 公核定楚岸票鹽章程,刊發委員,招商辦運。 二十七日,馳折奏水陸官軍剿撫兼施,迭複水陽、東霸等要隘,高淳、溧水、甯國、建平四縣,現派鮑超扼守東壩,調各軍分守城隘。請將就撫之張勝錄等三人賞給虛銜頂戴。附片報提督王明山丁憂回籍。 是日,又具折密陳彭玉麟戰績,並奏保金陵大營將領李臣典等四員,請補提鎮實缺。 皖南經亂,凋殘特甚!收復後,公亟派員散賑貧民。每縣籌銀數千兩,採買耕牛籽種,頒給鄉農,民大感悅,流亡漸複。 是月,李公鴻章克復蘇州省城。公奉旨交部從優議敘。 李勇毅公續宜卒於家。 江忠浚調四川布政使。 十一月初五日,金陵官軍治地道轟城,未克。 十二日,具折匯奏李世忠一軍迭破苗逆各圩,會克懷遠縣,請開複革職處分。附片奏報金陵城東百餘裡內一律肅清,賊之糧路已斷。長淮一帶潁上、正陽、壽州、上蔡均已收復。又折奏保肅清皖北水陸出力員弁,四案,並保開單請獎。又代肅提督楊岳斌請回籍養親一折。又具折奏保員外郎范泰亨、禦史周學濬、知府陳濬、孫衣言、同知李鴻裔、知縣鄧瑤、塗宗瀛、黎庶昌、訓導向師棣等九員,皆學行修飭,可備任使。是日奉到上諭:「兵部侍郎彭玉麟著加恩賞穿黃馬褂,以示優獎,欽此。」從公奏也。 十三日,金陵城賊出撲營,公弟國荃擊破之。十六日,賊於城外修築營壘,又擊破之。 賊大服犯建平、溧水二城,官軍守禦卻之。 公日課:於哺後,披閱詩古文詞,讀誦經子一卷,時讀《孟子》書,分四條編記:一曰性道至言,二曰廉節大防,三曰抗心高望,四曰切已反求。 二十七日,具折匯奏水陸陣亡、傷亡、在營病故各員弁,凡八百四十三員名,開單請恤。周萬倬、曾正明二員,請從祀湖南昭忠詞。又折奏安徽撫臣李績宜病故,錄其臨終遺書呈覽,以明忠憤悱惻之忱。附片奏報賊酋李秀成自蘇州逸出,已入金陵;官軍攻城,獲勝二次,並調派各軍嚴防江西邊境。又奏採訪忠義第十七案。附片奏定遠縣人陳鼎霈合族殉難,男婦七十六人,匯請分別旌恤。 二十八日,接見安慶所屬各邑新人學生員七百余名。 是月,李公鴻章克無錫縣城,分軍入浙江境,克平湖、嘉善、海鹽等縣。 十二月初二日,建多寶倉,積貯谷米,核定歙散章程。 初十日,核定皖南開墾荒田章程。 十二日,馳奏迭奉諭旨分條複陳一折。其一,查明李世忠在壽州、下蔡,與提督陳國瑞爭功構釁之案。其一,查明蔣凝學收復正陽關時,與副將康錦文兵勇開炮誤傷之案。其一,賊之大股分屯梅渚,意在奪關上竄,鮑超力扼東壩,暫不能進取,以合金陵之圍。其一,周寬世軍調回安慶防守,毛有銘軍移駐皖南,作遊擊之師,成大吉、石清吉兩軍現赴鄂省,或能撥赴陝西,應由官文調度。凡四條。又折奏保江西肅清,青陽解圍,在事出力員弁匯單請獎。附片奏:陳明李世忠近日情狀。 二十日,奏員蔡國祥新造小輪船一號成,公登船試行江面。 二十七日,拜折奏謝天恩,交部優敘。並奏陳近日軍情:賊之大股圖犯江西,己飛諮左宗棠、沈葆楨並力扼守,以保上游完善之區,金陵賊氣尚固,一時恐難速克。又折奏保攻克九洑洲肅清江面水師出力員弁,開單請獎。附片奏:總兵喻吉三請加提督銜,簡授實缺。又折奏訊明周瑞、賈連城、通苗一案,查無實據,應請無庸置議。 是月,江誠恪公忠義卒于軍,唐公訓方經僧王奏參,奉旨以藩司降補,喬公松年補授安徽巡撫。 「甲子」同治三年,公五十四歲 正月,公在安慶。 初六日,賊由甯國縣上竄,陷績溪縣。初九日,唐義訓引軍收復績溪,追賊于歙縣南境,破之。賊竄遂安、開化之境,勢趨江西。 十二日,奏規複淮南鹽務一折。奏稱江路肅清,運道暢行無阻,所有楚西各岸方圖整理,而籌辦之難,有二大端:一則鄰私浸灌太久,積重難返,不能驟禁;一則厘卡設立太多,諸軍仰食,不能概裁。按今日時勢,仿昔年成法,惟有疏銷輕本,保價杜私四者,實力講求行之,以漸期於課餉,兩有裨盡。附片奏報近日軍情:金陵城賊為負隅死守之謀,其一股由甯國竄績溪,意在沖過徽州,直上江西。又折奏訊結貪鄙營私之將弁張錄等,請革職永不敘用。 時蘇浙田荒未耕已久,官軍攻剿,收復大半,賊饑無所得食,乃突竄徽、浙之交,就食於江西。十七日,賊大股續竄績溪,與遂安股匪分憂婺源、玉山,遂竄廣豐、鉛山一帶,廣饒撫建皆為戒嚴。 二十一日,公弟國荃攻克鐘山石壘——偽號天保城,遂調派各軍,分扼太平門、神策門,城圍乃合。 二十七日,馳折奏賊陷績溪,旋經收復。毛有銘一軍由安慶渡江,計可抵徽。沈葆楨所派席寶田、韓進春兩軍亦可到防。飭各軍扼要防堵,力保江西藩籬。附片奏:江甯藩司萬啟琛應赴江北督辦糧台,安微臬司英翰駐蒙、宿一帶,襄辦剿撚,請催馬新貽赴藩司任,委何璟署臬司一缺。附片奏陳李世忠近日情形,已交出五河縣城,撤遣所部弁勇,發給餉鹽,資以回籍,不至再有滋擾。又片奏江楚米價翔貴,本屆湖南漕米,請仍解折色到部,就近採辦,以歸簡易。 二十八日,專奏恭謝年終恩賞一折,年終密考一折,學政聲名一片。 是月,李公鴻章克宜興縣城,左公宗棠克桐鄉縣城。都興阿公奉旨移防緩遠城,詔公揀派得力之員接統其軍。河南發、撚股匪竄擾湖北之境。 二月初三日,核定江寧七屬揚州、儀征等處鹽務章程。 初九日,席寶田收復金溪縣城。 十二日,馳折奏金陵官軍攻克鐘山偽城,遂合城圍。賊之外援將絕,糧米無多,唯是圍師不滿五萬,分佈九十餘裡。而賊眾數十萬,深有窮寇奔突之虞。附片奏:浙境股匪覓食偷生,銳意上竄,絕不返顧,勢將蔓延江西腹地,窺伺撫、建兩郡。溧陽老巢新為蘇軍所破,其黨歸併湖州。目下湖州賊數極多,若竄江西,毫無阻隔,防兵單薄,勢實可虞。附片奏:臣所部各軍,添募益多,將材益少,類皆樸謹自守之員,實乏統率一路之選。其都興阿所部一軍,請特簡大員接統。其水師紅單船等,即由臣兼轄,酌量裁撤,以節糜費。 十五日,喬公松年至安慶見公,接受巡撫關防,出防臨淮。 賊退出廣德州城,併入湖州。鮑公超進軍攻句容。 江西之賊竄擾撫、建各屬邑。十八日,席寶田破賊於建昌城外。 十九日,李世忠委其部將王廷瑞、陳自明二員,到安慶稟請交出各城,遣散所部,以三月為期。公獎慰而遣之。 二十七日,具折奏籌議江蘇、安徽等省綠營額兵,經亂之後散亡殆盡,已潰之卒不准收伍,孱弱之兵即予裁撤,弁目出缺,停緩敘補,統俟軍事大定,乃復舊制。庶幾兵歸實用,餉不虛糜。又折奏湖北防務正殷,提督江長貴請飭赴本任。附片奏:金陵城賊放出老弱婦女萬余人,為節省米糧之計;湖州群匪麕集,皆思上犯江西,以覓生路;江西撫、建股匪人數實眾。請飭下閩、粵、兩湖一體嚴防,免致變成流寇,又煩兵力。江忠義舊部,交江忠朝統帶。又片奏遵旨提訊江西知縣石昌猷一案,派委刑部郎中孫尚紱會審。又片奏保道員忠廉署理兩淮鹽運使,堪以勝任。又片奏李世忠呈請刻期遣散滁州等處兵勇,酌留千餘人,交總兵陳自明統帶。又與沈公葆楨會奏查參江西厘金委員萬永熙革職。 是月,李公鴻章分軍克漂陽縣城,又克浙江嘉興府城。程忠烈公學啟受傷,旋卒于蘇州。程公初陷賊中,投誠後,經公弟國荃拔擢立功,蘇省之複,戰功為多。左公宗棠攻克杭州省城,余杭縣城賊併入湖州,踞守不下。 都興阿公領馬隊北上。富明阿公署江甯將軍,接辦揚州防務,派軍渡江,會馮子材之軍進攻丹陽。 三月初五日,鮑公超攻破三分賊卡。初七日,克句容縣城。初九日,克寶堰賊壘五座。 周寬世軍中營官楊複成侵吞軍餉,公親提訊得實,於軍前斬之。 江西賊勢日眾,沈公葆楨奏請截留江西厘金,專充本省之餉,戶部議准,公接戶部諮文,深憂之! 十二日,馳折奏:江西牙厘,仍應歸臣處經收,以竟金陵將蕆之功。附片奏報軍情:金陵城賊堅忍不下,句容克復,賊之外援將盡;江西之賊,擾犯南豐、新城、廣昌之境。又折奏結水師巡江釀命一案。又奏採訪忠義第十八案。 十三日,浙江之賊續竄徽州,唐義訓、毛有銘擊賊小挫。十四日,賊撲徽州城,官軍擊卻之。 十五日,奉到上諭:「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曾國藩督軍剿賊,節制東南數省,盡心區畫,地方以次削平,舉賢任能,克資群力著交部從優議敘。欽此。」是歲,京察行省督撫奉優敘之旨者,曰官文公,曰駱公秉章,曰左公宗棠,曰李公鴻章。凡五人。 十七日,唐義訓、毛有銘兩軍擊賊於楊村,官軍大挫。賊勢日熾,大股竄婺源,入江西境。公調朱品隆軍馳援徽州,調鮑超軍回東壩,調周寬世、金國琛兩軍渡江進駐饒州之境。 二十日,鮑公超收復金壇縣城。 公既上江西牙厘一疏,詞氣抗曆,於是沈公葆楨亦奏請開缺詔慰留之!戶部議以江西牙厘之半撥歸金陵皖南大營,以其半留供本省之餉。公以是時金陵未克,江西流寇複盛,統軍甚多,需餉甚巨,既恐餉匱,以致軍事決裂,又以握兵符掌利權為時所忌,遂有功遂身退之志矣。 二十五日,馳折奏鮑超一軍克句容縣,生擒二酋,毀五賊壘。隨折奏保總兵馮標、譚勝達、唐仁廉等二十員,陣亡知府田芬、參將陽茂泰等六員請恤。附片奏:徽州軍敗,遍地賊氛,前隊已竄江西,續至者絡繹不絕。金陵圍師,責成曾國荃經理,償堅城幸克,即由曾國荃、彭玉麟、楊嶽斌三銜馳奏大概,以慰聖懷!陝西漢中發、撚各匪,竄犯鄂豫之境,圖解金陵之圍。江面上下皆宜籌防。又片奏身患嘔吐眩暈之症,請假一月,在營調理。又片奏降補藩司唐訓方請假回藉省墓。又片奏浙江監運使李榕暫緩赴任,留營剿賊。又奏楊複成正法一折。 二十七日,專折奏謝京察優敘恩。是日奉到寄諭:「總理衙門奏撥輪船經費改解京師一款,為銀五十萬兩有奇,先行撥解金陵軍營,以資散放。」 二十八日,核定淮北票鹽章程。 是月,左公宗棠克武康、德清、石門三縣城。江西官軍克新城縣城,賊竄入福建邊境。 陝西發逆合撚匪竄湖北,成大吉擊賊于樊城,破之。賊竄河南境,西安將軍忠勇公多隆阿卒于盩厔營次。 四月初三日,設立書局,定刊書章程。江南、浙江自宋以來,為文學之邦,士紳家多藏書,其鏤板甚精緻,經兵燹後,書籍蕩然。公招徠剞劂之工,在安慶設局,以次刊刻經史各種,延請績學之士汪士鐸、莫友芝、劉毓松、張文虎等分任校勘。初九日,彭公玉麟過安慶見公,旋赴九江防守。 十二日,馳奏徽州防軍挫失,未能遏賊西竄,自請交部嚴加議處,唐義訓、毛有銘分別革降,陣亡將弁金茂榮、李祖祥等十三員名請恤。又折奏鮑超一軍克復金壇。隨折奏保遊擊張遇春一員,陣亡將弁鮑昌齡、宋連升、王正禮請恤。又折奏江北一律肅清,提督李世忠遣散部眾,次弟交出全椒、天長、來安、滁州六合五城,呈請開缺,回藉葬親,懇恩准予開缺回藉,保全令名。所遺江南提督一缺,懇迅賜簡放,以重職守。附片奏:接准戶部文稱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廣東、江蘇每月協供臣營之餉,為數甚巨。查核湖南一省,除東征局半厘外,無有奏定協解之款。去夏奏撥江西洋稅,旋即退還廣東厘金,系臣所最抱疚之端,然本年僅解過九萬兩。江蘇厘金,系臣職分應籌之餉,本年亦僅解過三萬兩。四川、湖北兩省,則並無協解臣台之款。戶部所指六省供餉,不知以何處奏諮為據,遂疑臣廣攬利權,收支鉅款。臣以庸愚,謬當重任,局勢過大,頭緒太多,論兵則已成強弩之末,論餉則久為無米之炊,萬一竟蹶顛覆,亦何能當此重咎?懇恩飭將皖北軍餉,責成喬松年、吳棠、富明阿共籌之,其蕭慶衍、毛有銘等數軍原支鄂餉,請飭下官文、嚴樹森一力供支,俾臣得少減謀餉憂灼之情,不勝大幸!又片奏報軍情:金陵一軍,開地道以攻城,傷亡弁勇近三千人,此時惟有嚴圍猛攻,方禁接濟之法;江西續竄入之賊,又將延擾腹地;發撚巨股,突過隨、棗,意在假道皖鄂,東援金陵。彭玉麟現赴上游,防扼江面,惟皖北兵單,空虛可慮。又片奏江西南康知縣石昌猷供詞支吾,請革職以憑嚴訊。 十四日,丹陽之賊上竄。鮑公超截擊,大破之。常州之賊竄至徽州境,唐義訓、毛有銘、金國琛截擊破之,餘匪竄江西。 十九日,奉上諭:「曾國藩奏徽軍挫失,自請嚴議之處,著加恩寬免。欽此。」又奉上諭:「江南提督,著李朝斌補授。江南水師提督,黃翼升補授,著江南淮揚鎮總兵員缺,著陽利見補授。欽此。」 二十七日,馳折奏報鮑超截擊丹陽之賊大勝。又奏蘇賊續竄徽州,官軍擊剿獲勝,擒斬解散過其大半。附片奏稱:蘇浙群賊由徽上竄者,約分六起:第一起現踞江西之南豐,分竄福建汀州之境;第二起延擾於鉛山,湖坊等處;第三起攻撲撫州,退踞許灣;第四起則為徽軍所敗,入江境者人數無多,而廣德、湖州各賊酋尚有二起,圖犯徽境,併入江西。目下軍情,以江西為最重。又折奏請展緩江南本科鄉試。附片奏:陳臣於上月請假,現已期滿,病勢未能遽痊。惟湖北賊勢下竄,金陵圖師,江西群賊,均在危疑震撼之際,已力疾強起,照常治事。 是月,江西贛水以東,廣信、撫州、建昌、寧都各屬,賊蹤遍擾,失陷十數城。江西官軍、浙江援軍破賊於玉山,又破之於撫州城外,又破之于弋陽、責溪等處,而賊勢未衰。 張公運蘭軍在廣東,奉旨飭赴福建臬司任,率勇至閩境防剿。 李公鴻章克常州府城,揚州、鎮江官軍會克丹陽縣城。江蘇全境皆平,唯金陵未克。李公鴻章撥派劉銘傳等軍,近守句容、東壩。公乃調鮑超一軍,循江而上,援剿江西。 揚公嶽斌奉旨領辦皖南,江西軍務,劉公典幫辦軍務。 李朝斌領太湖水師攻湖州城外賊壘,破之。 李公鴻章委員解到上海餉銀二十二萬兩。公以其十三萬兩解付金陵大營,以五萬兩給付鮑超軍營,以四萬兩留安慶糧台。 賊之竄湖北者,人數極眾,護軍統領貞恪公舒保陣亡。僧王擊賊於隨州,破之。 逆首洪秀全於二十七日服毒自斃,李秀成立其子福瑱,堅守金陵,秘不發喪,雖城中賊亦不知也。 五月初六日,專折恭謝天恩,寬免嚴議。 鮑公超軍由蕪湖拔營,上援江西。 楊公岳斌領水師陸軍共萬人,援江西。初十日,來安慶見公。旋赴江西督剿。公派提督黃翼升接領水軍,扼攻金陵。 十二日,馳折奏:浙江提督鮑超請假四個月,回四川籍葬親,該軍將弁,即令楊嶽斌統率以行,必可指揮如意,懇恩俯念鮑超苦戰功多,俾得成歸窆之禮,展烏私之誼,彌彰聖朝孝治之隆。附片奏報軍情:湖州、廣德尚為賊踞;江西省城戒嚴,調派水陸各軍,入省防守;鄂省發、撚下竄,距皖甚近,調李榕等軍渡江北防。疏入,奉上諭:「曾國藩奏帶兵大員請假葬親一折,已明降諭旨,命鮑超俟金陵攻克、江皖肅清,再行給假回籍,以遂孝思等因。欽此。」 十四日,奉到寄諭令李鴻章會軍攻金陵,公即日具諮李公催之。 十七日,鮑公超軍至九江,尋至南昌,與沈公葆楨商度防剿,所部一軍,由瑞州近剿。 二十二日,馳折奏稱:蘇、常既克,本擬諮請李鴻章親來金陵會剿,前接李鴻章來文,言將士太勞,宜少休息,待湖州克後,再行撥兵助功金陵等語。不知者,謂臣弟國荃貪獨得之美名,忌同列之分功,非臣兄弟區區報國之意!今幸欽奉寄諭,己恭錄具諮加函催請。臣本欲前往金陵督剿,因皖中防剿吃緊,未可暫離,懇恩飭催李鴻章速赴金陵,實為至幸! 二十七日,馳折奏:續奉諭旨,飛催李鴻章會剿金陵。前此奉撥輪船經費一項,已解到銀二三十萬兩,分撥各軍,轉瞬已罄。不敢謂籌餉之太少,而深悔募勇之太多,惴惴焉恐生他變,或誤大局。既望李鴻章統兵來助,尤望其攜餉以相遺也。並奏稱:楊岳斌、鮑超均赴江西,兵力極厚。改調周寬世一軍,令赴皖北,以防鄂省東竄之賊。擬令陳國瑞駐紮壽州,處淮南江北適中之地,為遊擊之師,仍當防守要區,嚴扼江面,以免掣動金陵全域。附片奏:臣于前年曾請添設長江水師提督,旋經部臣議准。此次欽奉諭旨,李朝斌補授江南提督,自孫李世忠所遺之缺;黃翼升所補水師提督,當系長江新設之缺。應請敕部撰擬字樣,新鑄印信,頒發來南,以昭信守。又具折奏保鮑超一軍迭克東壩、句容、金壇三案出鏗員弁,匯單請獎。又奏保高淳、溧水各城水陸會攻,克復出力員弁,匯單請獎。 二十八日,核定石昌猷案卷,江西道員周汝筠稟訐石昌猷袒匪殺良一案,卷宗繁委,公親訊數次,委藩司馬新貽、臬司何璟、道員勒方琦與奏委之郎中孫尚紱反覆研鞠。至是定案擬結。 三十日,公弟國荃攻克龍膊子山陰堅壘——偽號地堡城,遂督軍日夜環攻,不少休息。 是月,李公鴻章克浙江長興縣城。湖北撚匪竄擾英山、霍山之境,楊公嶽斌奉旨授陝甘總督。 六月初八日,複訊周汝筠石昌猷一案。 十二日,馳折奏稱:旬日以來,曆奉寄諭,殷殷指示,不外迅剿金陵及皖北、江西兩路軍務。所有近日籌辦情形,分條詳複:其一,李鴻章平日往事最勇,進兵最速,此次會攻金陵,稍涉遲滯,蓋無避嫌之意,殆有讓功之心。其一,中外匪徙仍有偷濟賊糧軍火之事,自合圍以來,搜杳防範,何敢信其絕無疏漏?唯當諄飭節各營,加意嚴防而已。其一,發、撚東趨,竄入英山境內,調派江南岸各軍馳赴皖北,目下不能速到。其一,安慶人心震動,未可輕離,俟皖北稍安,即當前赴金陵,會商剿辦。凡四條。 十六日,金陵官軍治地道成,轟陷城垣二十餘丈。公弟國荃督領將弁衝殺入城,圍攻偽宮城。即日由驛八百里馳報金陵克復大概情形。是夜攻克內城,搜殺三日夜。十九日,擒賊酋李秀成、洪仁達。賊党死者十余萬人。公聞捷後,喜極而悲者,良久乃已。 二十三日,會銜由驛六百里加緊馳奏克復金陵全股悍賊盡數殘滅詳細情形一折。奏稱:金陵一軍,圍攻二載有奇,前後死於疾疫者萬餘人,死于戰陣者八、九千人,令人悲涕,不堪同首!臣等忝竊兵符,邀逢際會,既慟我文宗不及目者獻馘告成之日,又念生靈塗炭,為時過久。惟當始終慎勉,掃蕩餘匪,以蘇子遺之困,而分宵旰之憂。此次應恤應人員,另繕清單,籲懇恩施。 二十四日,公由安慶登舟,由火輪船駛赴下游,泊採石磯。二十五日,抵金陵大營,見諸將領慰勞之,親訊賊酋李秀成,劄委員弁訪求咸豐三年城陷時殉難員紳遣骨。 二十六日,奉到上諭:楊岳斌、彭玉麟、曾國荃馳奏克復金陵大概情形一折。逆首洪秀全等以數十萬逆眾,久據金陵,負隅死守。曾國荃等督兵圍城,所部不滿五萬,兩載以來,將城外賊壘悉數掃蕩。茲複於炎風烈日之中,傷亡枕籍之余,並力猛攻,克拔堅城,非曾國藩調度有方,曾國荃及各將士踴躍用命,不能建此奇勳,披覽之餘,曷勝欣慰!此次立功君臣,將偽城攻破,巨憝就擒,即行渥沛恩施,同膺懋賞。飲此。」 二十七日,公巡視金陵城坦地道攻入之處,按行城外各軍營壘。 二十八日,軍士得洪秀全逆屍,舁之江幹,公親驗而焚之。 二十九日,奉上諭:「本日官文與國藩由六百里加緊紅旗奏捷克複江甯省城一折。覽奏之餘,實與天下臣民同深嘉悅!此次洪逆倡亂粵西,於今十有五年。竊踞江寧,亦十二年,蹂躪十數省,淪陷數百城,卒能次第蕩平,殄除元惡,該領兵大臣等,櫛風沐雨,艱苦備嘗,允宜特沛殊恩,用酬勞勳。欽差大臣、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曾國藩,自咸豐三年在湖南首倡圍練,創立舟師,與塔齊布、羅澤南等屢建殊功,保全湖南郡縣,克復武漢等城,肅清江西全境。東征以來,由宿松克潛山、太湖,進駐祁門,迭複徽州郡縣,遂拔安慶省城,以為根本,分檄水陸將士,規複下游州郡。茲幸大功告蕆,逆首誅鋤!實由該大臣良策無遺,謀勇兼備,知人善任,調度得宜!曾國藩著加恩賞加太子太保銜,錫封一等侯爵,世襲罔替,並賞戴雙眼花翎。浙江巡撫曾國荃,以諸生從戎,隨同曾國藩剿賊數省,功績頗著。咸豐十年由湘募勇,克復安慶省城;同治元、二年,連克巢縣、含山、和州等處,率水陸各營進逼金陵,駐紮雨花臺攻拔偽城,賊眾圍營,苦守數月,奮力擊退;本年正月,克鐘山石壘,遂合江寧之圍,督率將士鏖戰,開挖地道,躬胃矢石,半月之久、未經撤隊。克復全城,殄除首惡!實屬堅忍耐勞,公忠體國。曾國荃著賞加太子少保銜,錫封一等伯爵,並賞戴雙眼花翎等因。欽此。」其同案奉旨錫封者:提督李臣典一等子爵,蕭孚泗一等男爵,均賞戴雙眼花翎;提督黃翼升、張詩日等,總兵朱洪章、熊登武等,按察使劉連捷等,凡百二十餘員,均奉旨獎敘!其陣亡總兵郭鵬程、王紹羲,副將陳萬勝等十六員,奉旨優恤。皆公前疏所請也。 同日,又奉上諭:「粵逆久踞江寧,負隅抗拒,實為從來未有之悍寇。此次水陸各軍於溽暑炎蒸之際,猛力環攻,迅克堅城,悍黨悉除,渠魁就縛,非曾國藩運籌決策督率有方,曾國荃等躬冒矢石鼓勇先登,未由建此奇功,成乃丕績!朝廷嘉悅之懷,實難盡述。除曾國藩等已加恩錫封外,其出力員弁兵勇,並著查明保奏,候旨施恩。發去銀牌四百面,著曾國藩、曾國荃等擇其功績最著者,先行頒給,以勵戎行。欽此。」 同日,又奉旨賞齎東南各路統兵大帥及封疆大臣,普加異數。欽差大臣僧王、官文公、李公鴻章、楊公缶斌、彭公玉麟、駱公秉章、鮑公超等各有差。左公宗棠、沈公葆楨等有待也。 是月,左公宗棠克孝豐縣城。 蕭公孚泗聞訃丁憂。 七月初一日,閱視金陵城北偽城、偽壘及官軍所開地道之處,派委員龐際雲、知府李鴻裔,會訊李秀成,令其自書供詞,前後凡四萬餘字。 初二日,李忠壯公臣典卒於軍。金陵之克以李公為戰功之首,公弟國荃慟惜之。 初四日,周視金陵城垣,委員修築,定議裁撤湘勇,設善後局,撫恤難民。 鮑公超擊賊于撫州許灣,大破之,殺賊四萬人,賊大潰。 初六日,公親訊賊供,誅李秀成、洪仁達、洪仁發三名。 初七日,馳折奏:洪秀全、李秀成二賊酋分別處治,偽幼主洪福瑱查無實在下落。李秀成供詞謹抄送軍機處,以備查考。歷年以來,中外紛傳逆賊之富,金銀如海,乃克復老剿,而全無貨財,實出意計之外。目下籌辦善後事宜,需銀甚急,為款甚巨,如撫恤災民,修理城垣,駐防滿營,皆善後之大端。其餘百緒繁興,左支右絀,欣喜之餘,翻增焦灼! 金陵之克,賊所造宮殿行館,皆為官軍所毀。公乃于水西門內擇房屋稍完者,委員葺治,以為衙署。幼逆洪福瑱遁走廣德,賊黨爭迎之。 初十日,公設酒於城內,宴犒諸將領。 十一日,鮑公超收復東鄉、金溪兩縣城。十二日,江忠朝等克復崇仁、宜黃兩縣城,江西東路賊勢稍衰。 十三日,公劄撤湘勇二萬五千人,留萬人防守金陵,留萬五千人,派委劉連捷、朱洪章、朱南桂等領之,以為皖南北遊擊之師。諮湖北、湖南督撫籌撥撤勇欠餉。 十六日,專折奏謝天恩,錫封侯爵,並齎所獲偽金、玉印三方,諮送軍機處。 十七日,巡視江南貢院,委員修葺。出示曉諭士民複業,核定金陵房產章程。凡八條。 二十日,馳折奏福建陸路提督蕭孚泗聞訃丁憂,請開缺回籍。又折奏一等子爵李臣典病故請恤,並將李臣典戰功開列清單,錄呈御覽,請于江西之吉安府及安慶、金陵建立專祠。附片奏李秀成業經正法,未及檻送京師;洪秀全戮屍焚化,未及傳首各省。又片奏保金陵各軍將領熊登武、朱南桂、張詩日、伍維壽、朱洪章皆有獨當一路之才,請次第簡放提鎮實缺。現守甯國之總兵劉松山,足以獨當一面,亦後起之將材也。又片奏近歲以來,但見增勇,不見裁撤,無論食何省之餉,所吸者皆斯民之脂膏,所損者皆國家之元氣。前此賊氛方盛,不得已而增募,以救一時之急。今幸大局粗定,因與臣弟國荃商定,將金陵全軍裁撤其半;鎮江馮子材之兵,全行裁撤;揚州富明阿一軍,暫難遽撤。軍興日久,各有厭若兵間之意,但使欠餉有著,當不至別生枝節。並陳明曾國荃克城之後,困憊病狀,姑在金陵調養,料理善後。「臣即日回安慶一次,佈置上游軍事。江西軍事得手,即由楊嶽斌主稿會奏。」 公拜折後,登舟上溯。二十五日,舟泊銅陵夾,諮廣東督撫停止厘金,還歸本省經收。劄委錢鼎銘、丁日昌等辦上海捐輸,分撥淞瀘厘金,以濟軍餉。 鮑公超軍克復南豐縣,續克新城縣,招降數萬人。賊党南竄,南、贛、寧都三郡戒嚴,浸及閩粵之境矣。 二十七日,李公鴻章、左公宗棠會克湖州府城。 二十八日,公舟抵安慶。 二十九日,馳折奏廣東厘金一款:兩年以來,深資饋運,私衷耿耿,如負重疚!請旨飭下廣東督撫,截至本年八月止,毋庸再解。並請照一百二十萬兩之數,加廣該省鄉試文武永遠中額四名,以彰粵人急公之義。附片奏稱:湘勇召募之初,選擇鄉里農民,有業者多,無根者少,但使欠餉有著,當可安靜回籍。昨奉諭旨,有挑補額兵一條,恐湖南之民,必不願補三江錄營之額,臣以為勇則遺回原籍,兵則另募土著,各返本而複始,庶經久而可行。至寄諭飭查洪福瑱實在下落,應俟查明續奏。又片奏補送李秀成供詞。又片奏報軍情:江西兵威大振,無須添派援軍;所慮者皖南之廣德,皖北之英、霍,現在陳國瑞進剿麻城,英翰進紮商城,蔣凝學進紮英山,李榕調防桐城,佈置尚密,但無大枝勁旅痛加剿洗耳。 是日,具折奏結周汝筠、石昌猷一案。 左公宗棠克安吉縣城。浙江全省皆平。李公鴻章派劉銘傳一軍克復廣德州城。賊党挾洪福瑱遁走甯國山中。 是月,僧王由豫入楚,擊剿發、墊各匪,破之。 八月初一日,湖州、廣德之賊竄徽州南境,劉松山截擊,破之。 初三日,左公宗棠截擊竄賊於昌化、淳安之境,大破之,斬賊目黃文金。 初七日,唐義訓、易開俊截擊竄賊于歙縣南境,破之。初九日,易開俊擊賊,大破之。 十三日,馳奏欽奉諭旨分條複陳一折:其一,江甯省城,賊踞最久,居民流亡,尚未複業,委記名桌臬黃潤昌趕緊興修貢院,庶冀土子雲集,商民亦可漸歸。其一,駐防旗營,俟貢院工竣,以次修理。旗兵現存八百餘人,俟營房粗定,再議挑補足額。其一,蘇皖兩省疆與跨越江淮,據禦史陳廷經陳請變通畫江分省。臣以為軍事、吏事之興廢,視疆吏之賢否,不必輕改成憲。其一,楊岳斌應赴陝西新任,江西軍務,應令鮑超專顧北路,劉典、席寶田、王文瑞、江忠朝等分剿南路,不必另派督辦大員。其一,皖北吃緊,飛催劉連捷等渡江防剿。凡五條。附片奏委道員龐際雲署江寧鹽巡道缺,仍飭辦善後局。又具折奏保克復金陵陸軍出力員弁,開單請獎。陣亡、傷亡、病故員弁五百一名,開單請恤。附片奏稱:臣自任兩江督師,東征數年,奏保積至二十二案之多,軍務倥傯,未及按名注考。懇敕部將臣軍保案,均照原單一體註冊。又附片密奏:大功粗立,臣兄弟及前後文武各員均叨竊殊恩異數,追思昔年患難與共之人,其存者,如李元度一員,獨抱向隅之感;其沒者,如江忠源、何桂珍、劉騰鴻、畢金科四人,皆有私衷抱疚之端。謹略陳一二,懇請恩旨。 十四日,易開俊擊竄賊,破之。十六日,唐義訓、金國琛擊竄賊,破之。余匪挾洪福瑱竄入江西廣信之境。浙江官軍追擊之。 十七日,專折進呈安徽全省地圖,並《長江圖說》,奏稱:知府劉翰清、縣丞方駿謨淹雅詳慎,臣派委該二員細查詳繪,裝成全冊,恭呈御覽。 賊圍撲英山縣,蔣凝學固守擊賊,破之。劉連捷、朱洪章、朱南桂領湘勇萬余人渡江而北。公調派湘勇由桐城進剿英山,調派李榕、王司升、何紹彩等軍八千人,由六安進援霍山。 二十七日,馳折代奏:臣弟國荃病勢日增,請開缺回籍調理。又折奏湖州、廣德敗賊並犯歙南,官軍截剿屢勝,陣亡參將唐遠請恤。附片奏:長江水師新定規模,應責成彭玉麟周曆巡察,區畫一切。其安慶善後事宜,劄飭藩司馬新貽、臬司何璟、總兵喻吉三會同妥辦。又片奏報江西、皖北軍情,調軍剿辦,並報定期起程,駐紮江寧舊治。又奏截停淮北餉鹽規複票鹽舊制一折。 是月,楊公嶽斌赴贛州督師防剿,王文瑞克復雩都縣城。 九月初一日,公由安慶登舟啟行赴金陵。 初八日,舟抵金陵,黃公潤昌監修貢院工畢。初九日,公入城,閱視貢院工程。初十日,入居署中。 核定安徽全省丁漕徵收章程。是日,奉到上諭:「曾國藩督兵數載,克復江甯省城,偉績豐功,朝廷甚資倚畀。第櫛風沐雨,辛若備嘗,致病勢日見增劇。若不俯如所請,不足以示體恤!已明降諭旨,准曾國荃開缺回籍,併發去人參六兩,以資調理。該撫其安心靜攝,善自保衛,一俟病就痊癒,即行來京陛見,以備倚任。所有江寧善後事宜,即著曾國藩馳往江甯,斟酌機宜,妥籌辦理。欽此。」 同日,奉到上諭:「浙江巡撫著馬新貽補授。英翰著補授安徽布政使。安徽按察使著何景補授。欽此。」 十一日,馳折奏江南貢院修建工竣,已通飭各屬,出示曉諭,定於十一月舉行鄉試。兩江人士聞風鼓舞,流亡旋歸,商賈雲集,請旨簡放考官。附片奏:劄飭江西藩司趕辦江南朱墨卷各一萬八千套,定期解赴金陵。又片奏劄調藩司萬啟琛同駐江甯,運司忠廉由泰州移駐揚州。 湖北發、撚大股圍英山城。蔣凝學堅守,賊退。其一股趨太湖。劉連捷等軍至太湖,賊均退回湖北蘄水、羅田之境。公劄調朱南桂、朱洪章二軍駐宿松、太湖,劉連捷一軍駐安慶。 二十日,公弟國荃奉旨詣明孝陵致祭。 江西、浙江官軍會擊竄賊於廣信府境,大破之。洪福瑱遁走石城。江西東境肅清。 二十五日,席寶田軍追擒幼逆洪福瑱,送南昌,斬之! 二十六日,設發審局。 二十七日,馳折奏報官軍驅賊出境,全皖肅清。隨折奏保易開俊、唐義訓、劉松山、金國琛四員。又具折奏續保彭玉麟水軍、王可升陸軍、青陽、溧水、高淳、東壩各案出力員弁,開單請獎。又奏續保江忠義、席寶田兩軍青陽案內出力員弁,開單請獎。是日,又具折奏稱:安徽界連楚北,自楚師入境,疊複郡邑,按畝捐錢,支應兵差,百姓苦之。安慶克後,停止畝捐,改辦抵征。現在劄飭一律開辦丁漕,所有從前收過抵征項下,應專案作正報銷。 二十八日,劄派鄉試內外官員。 是月,鮑公超擊賊于寧都州城外,大破之。州城解圍。賊潰竄閩粵境。江西全省皆平。左公宗棠奉旨錫封一等伯爵,鮑公超一等子爵。楊公嶽斌由贛州回南昌省城,奏請回湘增募陸勇赴甘肅剿辦。 賊之竄廣東者,攻撲南雄州;其竄閩者陷武平縣城。張忠毅公運蘭死之。賊遂遍擾汀州屬境,陷漳州府城而踞之。 湖北發、撚大股圍撲蘄水官軍營盤,石威毅公清吉陣亡。 十月初一日,公弟國荃登舟回湘,公送之至採石磯乃還。初四日,公還署。 初五日,專折奏謝弟國荃開缺恩旨,又奏謝弟國華、貞幹各加賞恩。 初七日,考試督署書吏。 李公鴻章委員解到上海協餉銀十七萬兩,支發江皖各路湘軍欠餉。公定議撤遣湘勇,什去八九。 十二日,具折代奏提督鮑超請假六個月,馳回四川本籍,親營葬事,兼養傷病,令其部將宋國永、婁雲慶分領霆營之眾。附片奏金陵遣撤勇丁,先後回籍,沿途安帖。並報皖鄂軍情,檄調劉連捷等軍赴鄂援剿;調易開俊一軍渡江,而北與李榕、王可升等為後路策應之師。又奏採訪忠義第十九案。附片奏:安慶通判達淩阿在壽州殉難請恤,蘇州從九品蔣映杓、訓導梅振鑣請恤,並其家屬十一人。 十三日,奉上諭:「現在江寧已臻底平,軍務業經蕆事,即著曾國藩酌帶所部,前赴皖鄂交界督兵剿賊,務期迅速前進,勿少延緩。李鴻章前赴江寧,暫署總督篆務。江蘇巡撫著吳棠暫行署理。欽此。」 十七日,李公鴻章到金陵見公。公與商裁退楚軍,進用淮勇。檄調劉銘傳、李鴻章等引淮軍渡江而北,上援皖鄂。 十九日,奉上諭:「曾國藩奏提督鮑超遵奉前旨請假葬親一折。已明降諭旨,賞假兩月,回籍經理葬事矣。現在甘肅軍務未蕆,新疆回匪日益蔓延,非得勇略出群如鮑超者前往剿辦,恐難壁壘一新。著曾國藩傳旨鮑超,令其俟假期一滿,即行由川起程,出關剿辦回匪。其舊部兵勇及得力將弁,准其酌量奏調,隨帶同行。從前回疆用兵,楊遇春即系川省土著,立功邊域,彪炳旂常。鮑超務當督率諸軍,肅清西陲,威揚萬里,以與前賢後先輝映。該提督忠勇性成,接奉此旨,必即遵行,以副朝廷委任。欽此。」 二十二日,奏遵旨馳赴皖鄂交界督兵剿賊一折。奏稱:臣用兵十載,未嘗親臨前敵,自揣臨陣指揮,非其所長。此次擬仍駐紮安慶、六安等處,派劉連捷等入鄂,聽候官文調遣。檄調淮勇兩軍隨臣西上,更資得力。附片:瀝陳才竭力蹶,難勝重任。楚軍出征過久,漸成強弩之末,不如淮勇之方銳。一俟皖鄂肅清,即請開各缺,調理病軀,仍當效力行間,料理經手事件。如軍餉之報銷,撤勇之欠餉,安置降將部眾,區畫長匯水師營汛,皆分內應了之事也!又折奏請于江甯省城,建立昭忠祠,匯祀湘軍陣亡病故將士。附片奏廣東、江西厘金全歸本省經收,唯留饒州、景德鎮厘金之半,撥解祁門糧台,以充皖南五軍之餉。 二十五日,作《修治金陵城垣缺口碑記》一篇,立石于龍膊子山下官軍攻入之處。 二十七日,奏報淮南徵收鹽課第一案。 是月,僧王軍擊賊,大破之。官文公、喬公松年調派各軍防剿,招撫數萬人,餘賊竄德安。 廣東賊陷嘉應州城、大捕縣城,與閩省汀、漳之賊延擾凡數百里。左公宗棠移駐衢州,調派劉典等軍分道入閩進剿。欽命劉琨典試江南,以平步青副之。 十一月初一日,委員擇地修建昭忠祠、靖毅公祠。設工程局委員監督工役,次第修復學宮及群祀祠宇。 初三日,交卸總督關防。 初五日,奉到上諭:「皖省一律肅清,楚境余賊由黃、孝竄德安一帶,逆數無多,楚軍可敷剿辦。曾國藩無庸前赴安慶,亦無須交卸督篆,仍駐紮金陵,妥籌調度。李鴻章現在入圍監臨,俟出圍後,仍回江蘇巡撫本任。欽此。」 初六日,詣貢院迎主考官入闈。 初八日,得前總督陸公建瀛遺骸,改棺重殮,公出城吊而祭之。 初十日,作《家訓四條》。 十七日,李公鴻章派弁送遠總督關防,公接印回任。 十八日,馳折奏交卸督篆遵旨仍回本任日期。奏稱:鄂、豫、皖三省,均撚匪往來熟徑,劉連捷等軍宜以黃州上巴河為老營,派吳坤修料理營務;劉銘傳等軍宜以三河尖固始為老營,派李鶴章料理營務。又折奏續保克復金陵水陸各軍隨營籌餉各員弁,匯單請獎。又片奏請敕部添鑄淮揚鎮總兵新印,頒發來營。又片奏國子監典籍錢繼文,前在金陵殉難請恤。 二十二日,會考江南拔貢、優貢。 十二月初三日,馬公新貽過金陵見公。旋赴浙江任。 初六日,李公鴻章還蘇州。 十三日,奏疊奉諭旨分條複陳一折:其一,前明孝陵勘估工程,目下無此鉅款,應稍綏籌辦。其一,李秀成供詞,前有刪節之處,補鈔進呈。其一,張國慶忠骸,訪求未得。其一,江北糧台,每月收銀不過五萬兩。酌解甘省及留供皖軍之數。其一,池州知府范先謨調省察看。凡五條。附片奏保四品京堂胡大任請旨簡用。又片奏雲南迤東道黃冕請開缺。又片奏知府范泰亨、主事柯鋮均在營積勞病故,請恤。是日,又奏複禦史劉毓楠條陳淮北鹽務一折,附請展緩江南武鄉試一片。 十五日,鄉試揭曉,公入闈鈐榜,取士二百七十三名。 二十八日,奏疊奉諭旨分條複陳一折。其一,剿辦撚匪,宜用淮勇,人地相宜,淮軍所用火哭,須由水路運送河南,以周家口為都會。其一,西路軍務,宜先清甘肅,次及關外,楚勇離甘太遠,不如川勇較近,宜用川北保甯、龍安兩府之人,與甘肅風氣不甚相遠,臣處餉項奇絀,不能協濟鮑軍。其一,楚勇必須多撤,金陵守兵已裁去七千人,朱品隆、唐義訓、劉連捷等軍應即先撤,庶騰出有用之餉,以濟西征之師。凡三條。附片奏複陳何桂珍、劉騰鴻、畢金科三員忠績,請賜諡以表示來茲。是日,又具折奏請蠲免安徽州縣錢糧雜稅,並將各州縣克復年月、被擾輕重,分別開單呈覽。附片奏:金壇、溧陽、丹陽、宜興、荊溪五縣被賊蹂躪最甚,請豁免兩年錢漕。又片奏遞進江南鄉試題名錄。 是冬,撚匪由湖北襄陽竄擾河南之境,僧王督師追擊,連獲勝仗,而賊勢飆忽不可制。 福建之賊踞漳州,左公宗棠督師入閩攻剿。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