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曾國藩全集 > 曾國藩年譜 | 上頁 下頁
1854年四十四歲冬


  十月初一日,羅公澤南陸軍破賊於半壁山,奪其營柵。初四日,羅公澤南等大破賊於半壁山,殲賊逾萬人。初五日,賊至,複擊破之。

  初七日,馳奏陸軍踏破半壁山賊壘,水師續獲勝仗一折,陣亡員弁何如海、石熾然、徐國本請恤。附片專奏營官白人虎陣亡請恤。又片奏查明前湖北道員劉若珪殉難情形,請飭部議恤。又片奏軍中子藥概系湖南支應,今全軍將出楚境,距湘省千數百里,請旨飭江西撫臣遴委幹員,籌款開局,監製火藥,鑄造鐵子鉛彈,解營接濟。

  是日,具折謝恩賞兵部侍郎銜。附片陳明前折未署署湖北巡撫新銜,奉批諭申飭,蒙恩寬宥,謹奏申謝。又代奏浙江寧紹台道羅澤南呈謝天恩,仍請留營剿辦賊匪。

  初八日,水師攻賊船於蘄州,繞出賊前。初十日,賊船退至田家鎮南岸,鐵鎖已為陸營湘勇斫斷。楊公載福、彭公玉麟督水軍於十三日攻斷江中鐵鍊,舟師飛槳而下,至鄔穴縱火焚賊舟。適東南風大作,賊船四千五百餘號皆盡,伏屍萬數。田家鎮北岸之賊大潰,毀營而遁。

  十四日,馳奏南路陸軍大捷,斃賊萬餘,斫斷江岸鐵鎖,水師屢獲勝仗一折。隨折奏保李續賓、彭三元、普承堯三員陣亡,千總蕭世祥請恤。附片奏陳賊蹤遍擾,驛郵多梗,偵探難遣,文報難通。江、皖各營不克隨時知照。請旨飭軍機處,將江南、北大營現在情形及紅單船現泊何處,隨時未知臣行營,期通消息。奉朱批:「獲此大勝,皆因汝等和衷共濟,調度有方,故能將士用命,以少擊眾。朕披覽之餘,感慰莫能言喻,仍另有旨。欽此。」奉上諭:「此次我軍陸路奪取半壁山,水師屢獲大勝,逆賊不敢複窺南岸,辦理甚為得手。據奏北兵不甚得力,究竟桂明一軍現在何處?何以未與南軍會合?著楊霈親督後軍,迅速前進,為曾國藩等後路聲援。不准稍有遷延,致滋貽誤等因。欽此。」

  十四夜,蘄州之賊棄城竄去。水師追賊,船至九江城下。塔齊布公陸軍破平南岸富池口賊壘。二十日,與羅公澤南率師渡江而北。

  二十一日,公舟次田家鎮,馳奏官軍水陸大捷,燒毀賊船四千余號,田家鎮蘄州兩處賊悉潰竄一折。隨折奏保副將楊載福,同知彭玉麟,道員羅澤南,遊擊普承堯、水師將弁劉培元、秦國祿、孫昌國、洪定升八餘員。附片奏報水師前隊追逐賊,已至九江城外,陸軍即日渡江北岸進剿。又片奏臣等一軍,以肅清江面,直搗金陵為主,設該逆旁竄他縣,陸軍竟難兼顧,請旨飭各路帶兵大臣及各省督撫擇要堵禦,預防流賊之患。奉朱批:「續獲此勝,皆因汝等籌畫盡心,朕甚廑念。欽此。」又奉上諭:「曾國藩、塔齊布自岳州統帥東下以來,沿江攻克城池,殲除丑類,所向克捷。皆由同心戮力,調度有方。節次披覽奏章,朕心實深欣慰。在事文武員弁兵勇亦能人人用命,奮不顧身,尤堪嘉獎。欽此。」

  陸軍渡江循北岸而下。二十六日,遇賊於蓮花橋,擊破之。二十八日,克復廣濟縣城。

  水師追擊賊船,二十八日戰於九江城外,破之。

  十一月初一日,陸師破賊於雙城驛。初三日,破賊于夏新橋。初四日,克復黃梅縣城。

  初六日,馳奏蓮花橋勝仗克復廣濟及水師九江勝仗一折。陣亡將弁蘇勝、鄭沐、李金梁請恤。附片預報黃梅勝仗,並陳桂明一軍未能會剿緣由。又附片奏蘄州州判魏作霖殉難,請恤。又片奏調湖南永州府知府張丞實來營,添募湘勇,交該守管帶,以厚兵力。又附片奏報服闋日期,現在辦理軍務,在營釋服。是日具折奏保克復武漢及興國、大治、蘄州各案水陸兩軍出力員弁兵勇共三百四十人,開單請獎。羅公澤南自黃梅拔營進剿,破賊於濯港。

  十一日,公馳奏雙城驛、大河埔、夏新橋勝仗黃梅克復一折。隨折奏保周友勝、余星元、膝國獻三弁,陣亡千總王映軫,請恤。附片奏濯港勝仗。又奏陳近日剿辦情形一折。奏稱:九江賊船不多,我師兩次苦戰,未能大挫凶鋒,皆因兩岸賊營太多,水陸依護,抵拒甚力。我之水師與陸軍隔絕,晝夜戒嚴,勞苦倍甚。並陳可恃者數端,可慮者亦數端。

  時迭奉諭旨,令湖北、江西兩省派兵會剿,總督楊公霈派桂明一軍,留駐黃州,魁玉、楊昌泗隨同剿賊。蘄州以下楊公霈自駐黃梅、廣濟之間。江西派臬司惲光宸、總兵趙如勝駐軍九江境上。皆奉旨歸公節制調度。又奉上諭:「楊霈奏克復廣濟、黃梅一折,所敘進攻九江情形,似該郡賊党尚複不少。塔齊布渡江而北,南岸官軍即不能得手,是江西陸路兵勇殊不足恃,塔齊布仍須渡回南岸。倘南北兩岸專恃一塔齊布奔馳追剿,則湖北、江西兩省官兵,豈不皆成虛設耶?欽此。」

  十二日,塔齊布公、羅公澤南等破賊于孔隴驛。十三日,小池口賊遁去。十四日,水師焚賊船排,潯郡江面賊略盡。公即日進駐九江城外。十五日,塔公陸軍抵小池口。水師擊破賊船,進泊湖口。賊踞守九江,堅不可下。十八日,陸軍渡江南岸,駐營九江南門外。

  二十一日,馳奏濯港孔隴驛小池口勝仗、潯郡江面肅清,水師進扼湖口一折。隨折奏保朱南桂、童添雲二員。附片奏參鄂軍營官李光榮所帶川勇,擄掠滋擾,請革職訊辦。又片奏稱:攻圍九江陸兵單薄,湖北臬司胡林翼識略冠時,已劄飭帶勇二千,駐防田家鎮,就近飛調該軍來潯助剿;副將王國才、都司畢金科,樸實勇敢,馭軍有法,請撥帶勁旅,交臣調遣;皖省道員何桂珍、知縣李沛蒼在六安等處帶勇防剿,亦請歸臣調遣。又片奏請旨飭江西撫臣趲造攻具,解交行營。均奉旨允准。又奉上諭:「曾國藩、塔齊布運籌決勝、戮力同心,麾下將士率皆轉戰無前,爭先用命,皆由曾國藩等調度有方。覽奏之餘,實堪嘉慰。曾國藩著賞穿黃馬褂,併發去狐腿黃馬褂一件,白玉四喜扳指一個,白玉巴圖魯翎管一枝,玉靶小刀一柄,火鐮一把,交曾國藩祗領,以示優獎。欽此。」

  賊踞九江、湖口兩城,浚濠堅壘,結木排於湖口城下,以阻官軍入湖之路,而別築石壘于梅家洲,水陸相倚。賊舟屯踞大姑塘,擾犯南康府。二十一日,羅公澤南湘軍渡江未畢,為賊所乘,回軍擊卻之。胡公林翼軍亦至,均駐九江城外。水軍登岸攻賊,屢破之。賊每乘夜驚營,水師亦徹夜戒嚴。

  十二月初一日,陸軍合攻九江城,未克。初三日,馳奏水軍屢獲勝仗、陸軍圍逼潯城、現籌攻剿情形一折。陣亡將弁曾獻成、周福友、羅嘉典請恤。奉上諭:「我軍自肅清潯江,進扼湖口以後,滿擬九江郡城乘勝可克,乃連日焚毀賊船,蹋破賊壘。而該逆死黨仍負固堅守,殊屬兇悍。賊情變幻靡常,著曾國藩、塔齊布相機籌畫,不可稍有孟浪,致誤事機。欽此。」

  初六日,胡公林翼、羅公澤南擊賊于梅家洲,破之。水師乘勢攻破湖口木排賊卡。

  初八日,童壯節公添雲因攻城受傷,卒於軍。

  初十日,水陸合攻湖口賊營,未克。十二日,水軍舢板船駛入內湖,焚賊舟數十號,乘勝追逐至大姑塘以上。賊複於湖口設卡築壘,增柵以斷其後。舢板船遂不得出。其在外江者,皆快蟹、長龍諸大船,調運不靈,賊以小艇乘夜來襲,戰船被焚者三十九號,餘皆退回九江大營。

  十四日,馳奏九江、湖口水陸攻剿情形一折。隨折奏保劉國斌、孫昌國二弁,陣亡參將童添雲暨兵弁葉楚南、楊玉芳、黃韻南、薑陵浩請恤。

  水師既退,集九江城外湖口之賊分股渡江,踞小池口皖賊複上犯鄂境。公派周鳳山陸營渡江,攻剿小池口賊壘,大挫而還。公急調胡林翼、羅澤南回援九江,駐營南岸官牌夾。

  二十五日,賊複以小艇夜襲水軍,放火焚戰船十餘號。公座船陷於賊,文卷冊牘俱失。公棹小舟馳入陸軍以免。調舟師悉泊南岸,與羅公澤南湘勇陸營緊相依護。糧台輜重各船,皆退駛至鄔穴,以上戰艦亦多潰而上泝者。公憤極,欲策馬赴敵以死,羅公澤南、劉公蓉及幕友等力止之。

  三十日,馳奏水師在內湖三獲勝仗一折,外江水師兩次敗挫一折。奏稱:水師屢獲大捷,聲威尤震。自至湖口苦戰經月,忽有挫失,皆由臣國藩調度無方,請交部嚴加議處。水師陣亡將弁史久立、李允升、李選眾、沈光榮、葛榮冊及座船弁兵劉盛槐等請恤。奉上諭:「水師銳氣過甚,由湖口駛至姑塘以上,長龍、三板各船與外江師船隔絕,以致逆氛頓熾。兩次被賊襲營,辦理未為得手。曾國藩自出嶽州以後,與塔齊布等協力同民心,掃除群醜,此時偶有小挫,尚與大局無損、曾國藩自請嚴議之處,著加恩寬免。欽此。」

  楊公載福留鄔穴養病,聞敗,力疾而下,督戰船拒賊卻之。尋以病甚回籍。水軍在外江者,李公孟群、彭公玉麟,與陸軍依岸而守;其入鄱湖者,營官蕭捷三、段瑩器、孫昌國、黃翼升等領之。由是水師遂有內湖、外江之分。

  是歲正月,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及勝保公督兵破賊於獨流。二月,破賊於阜城。三月,賊由安徽分股竄山東,陷臨清州。四月,勝保公殲賊於臨清,僧王大軍克阜城。五月賊陷高唐州,大兵圍之。

  江北大軍於去冬收復揚州,賊竄踞瓜洲。是年二月,瞿威壯公騰龍陣亡於瓜洲。賊陷太平府,孫文節公銘恩死之。閏七月,江南軍官克太平府,江北督師文勤公琦善卒于軍,江甯將軍托明阿代其任。

  廬州陷後,皖北城邑多殘破,詔以福濟為安徽巡撫。江南大營複遺提督和春以兵援皖。五月,克六安都。撚匪乘亂起於皖、豫之交,副都禦史袁公甲三督師駐臨淮關防剿。何公桂珍奉旨授皖南兵備道。道阻不得之任,袁公委以帶勇剿賊,駐于霍山。屢有功,欲西與楚軍會合。公亦疏調來營,阻於賊而不能達。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