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陽明 > 傳習錄 | 上頁 下頁
陸澄錄(4)


  三一

  澄問「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此雖就常人心說,學者亦須是知得心之本體,亦元是如此,則操存功夫始沒病痛。不可便謂出為亡,入為存。若論本體,元是無出無入的。若論出入,則其思慮運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無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謂『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雖終日應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裡。若出天理,斯謂之放,斯謂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動靜,動靜無端,豈有鄉邪?」

  三二

  王嘉秀問:「佛以出離生死誘人入道,仙以長生久視誘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究其極至,亦是得見聖人上一截,然非入道正路。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貢,有由傳奉,一般做到大官。畢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極處,與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遺了下一截,終不似聖人之全。然其上一截同者,不可誣也。後世儒者,又只得聖人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為記誦、詞章、功利、訓詁,亦卒不免為異端。是四家者,終身勞苦,於身心無分毫益,視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超然於世界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學者不必先排仙、佛,且當篤志為聖人之學。聖人之學明,則仙、佛自泯。不然,則此之所學恐彼或有不屑,而反欲其俯就,不亦難乎!鄙見如此。先生以為何如?」

  先生曰:「所論大略亦是。但謂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見偏了如此。若論聖人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一陰一陽之謂道』,但『仁者見之便謂之仁,知者見之便謂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仁、智豈可不謂之道?但見得偏了,便有弊病」。

  三三

  「蓍固是《易》,龜亦是《易》。」

  三四

  問:「孔子謂武王未盡善,恐亦有不滿意」。

  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

  曰:「使文王未沒,畢竟如何?」

  曰:「文王在時,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時,文王若在,或者不致興兵,必然這一分亦來歸了。文王只善處紂,使不得縱惡而已」。

  三五

  惟乾問孟於言「執中無權猶執一」。

  先生曰:「中只有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得?須是因時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矩在。如後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說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一」。

  三六

  唐詡問:「立志是常存個善念,要為善去惡否?」

  曰:「善念存時,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惡,更去何惡?此念如樹之根芽。立志者長立此善念而已。『從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處」。

  三七

  「精神、道德、言動,大率收斂為主,發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三八

  問:「文中子是如何人?」

  先生曰:「文中子庶幾『具體而微』,惜其早死。」

  問:「如何卻有續經之非?」

  曰:「續經亦未可盡非。」

  請問。

  良久曰:「更覺『良功心獨苦』。」

  三九

  「許魯齋謂儒者以治生為先之說亦誤人。」

  四十

  問仙家元氣、元神、元精。

  先生曰:「只是一件,流行為氣,凝聚為精,妙用為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