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國維 > 王國維文存 | 上頁 下頁
《國朝金文著錄表》序


  古器物及古文字之學,一盛于宋,而中衰於元、明。我朝開國百年之時,海內承平,文化溥洽。乾隆初,始命儒臣錄內府藏器,放《宣和博古圖》,為《西清古鑒》。海內士夫聞風承流,相與購致古器,搜集拓本。其集諸家器為專書者,則始于阮文達之《集古齋鐘鼎彝器款識》,而莫富於吳子宓閣學之《捃古錄金文》。其著錄一家藏器者,則始于錢獻之別駕之《十六長樂堂古器款識》,而訖於端忠敏之《陶齋吉金錄》。著錄之器,殆四倍于宋人焉。數十年來,古器滋出。其新出土者,與以前散在人間未經著錄者,又略得著錄者之半。

  光緒間,宗室伯羲祭酒廣搜墨本,擬續阮、吳諸家之書。時郁華閣金文拓本之富,號海內第一。然僅排比拓本,未及成書也。稍後,羅叔言參事亦從事于此。其所搜集者,又較祭酒為多。辛亥國變後,祭酒遺書散出,所謂郁華閣金文者,亦歸於參事。合兩家之藏,其富過於阮、吳諸家遠甚。汰其重複,猶得二千通,可謂盛矣。國維東渡後,時從參事問古文字之學,因得盡閱所藏拓本。參事屬分別其已著錄者與未著錄者,將以次編類印行。又屬通諸家之書,列為一表。自甲寅孟夏,訖于仲秋,經涉五月,乃始畢事。書成,都六卷。

  長夏酷暑,墨本堆案。或一器而數名,或一文而數器。其間比勘一器,往往檢書至十餘種,閱拓本至若干冊。窮日之力,不過盡數十器而已。既具稿,複質之參事,略加檢定。然著錄之器,既以千計,拓本之數,亦複准之。文字同異,不過豪厘之間;摹、拓先後,有工拙之別。雖再三覆勘,期於無誤,然複重、遺漏,固自不免。庶竺古君子董而教之。

  甲寅八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