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國維 > 古本竹書紀年輯校 | 上頁 下頁
五帝紀


  昌意降居若水,產帝乾荒。〈《山海經·海內經》注。〉

  【朱氏右曾曰:《山海經·海內經》雲:「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郭璞引此而釋之曰:「乾芒即韓流也,生帝顓頊。」璞意顓頊為黃帝曾孫,與《史記》以為黃帝孫者異。然《禮記·祭法》疎引張融曰:「孔子刪書求史,記得黃帝元孫帝魁之書。若五帝當身相傳,何得有元孫帝魁?」疎又引《春秋命曆序》稱:「炎帝傳八世,合五百二十歳;黃帝傳十世,合一千五百二十歳;少昊傳八世,五百歳。」次曰:「顓頊傳九世,三百五十歳;次是帝嚳,傳十四世,四百歳。」然則顓頊非黃帝孫,亦非黃帝曾孫,明矣!《水經》曰:「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東南至故關,為若水。」注曰:「若水沿流,閑關蜀土,黃帝子昌意降居斯水,為諸侯焉。」今四川打箭爐廳西南二百八十裡有鴉龍江,即古若水,下流合金沙江。」】

  帝王之崩曰「陟」。〈《韓昌黎集·黃陵廟碑》。〉

  【王國維案:此昌黎隱括本書之語,非原文如是。】

  黃帝既仙去,其臣有左徹者,削木為黃帝之像,帥諸侯朝奉之。〈《意林·卷四·抱樸子》。《御覽·卷七十九》引《抱樸子》曰:「《汲中竹書》」云云,今《抱樸子》無此文。〉

  黃帝死七年,其臣左徹乃立顓頊。〈《路史·後紀六》。《路史·後紀五》注:「《汲書》雲:『左徹乃立顓帝。』〉

  【朱氏右曾曰:案,黃帝之後尚有少昊金天氏。顓頊繼少昊而登帝位,《左氏》有明證也,此與《史記》並略。金天一代,蓋洪荒䆳古,傳聞異詞。陳氏曰:「《路史》當是引《博物志》。】」

  顓頊產伯鯀,是維居陽,居天穆之陽。〈《山海經·大荒西經》注。〉

  【朱氏右曾曰:《史記索隱》曰:「皇甫謐雲:『鯀,顓頊之子,字熙。』《系本》亦以鯀為顓頊之子。……《漢書·律志》則據帝系雲:『顓頊五代而生鯀。』案:鯀既仕堯,堯與舜代系懸殊,舜即顓頊六代孫,則鯀非是顓頊之子,蓋班氏之言盡得其實。」】

  帝堯元年丙子。〈《隋書·律厤志》引《竹紀年》雲:「堯元年丙子」。《路史·後記十一》。〉

  【朱氏右曾曰:韓恰《紀年辨證》曰:「皇甫謐、邵康節、金仁山定為甲辰。」羅泌《路史》在戊寅,章俊卿《山堂考索》在癸未,右曾案,《通鑒外紀》在戊辰,其論不一。又《竹書》作于魏人,去古較近,似可信也。古人不以甲子名歳,自王莽以下,書言:「始建國五年,歳在壽星,倉龍癸酉」,又雲:「天鳳七年,歳大大樑,倉龍庚辰」是始變古。原古人之法,以歳星定太歳之所舍。星有超辰,則太歳亦與倶超,故不可以甲子名歳也。東漢以來,歩厤家廢超辰之法,乃以甲子紀年,以便推算,此「丙子」二字,疑荀勖、和嶠等所增也。《路史·後記》注:「《竹書》雲:『堯元年丙子』,故隋袁象先雲:『堯以景子受命,四十九年得上元第一紀甲子。天正十一月庚戌冬至至仁壽甲子,凡八經上元。』」然考堯以戊寅即位,四十七年始得天正甲子,是年冬至日在虛一度,為演紀之端。在位百年禪舜,舜五十年起戊午,自天正甲子至開元甲子,三千一年,日退三十八度,四千一百二十八分。日在鬥十度,下至皇朝慶厤四年甲申,凡三千三百一十一年。日退四十二度,五千五十八分,是歳冬至在鬥五度。以歳差考之,毎七十八年差一度。則堯甲子歳,日至在虛一度,於是中星皆正。皇甫謐、邵堯夫皆以堯為甲辰即位、舜以壬午、堯在位七十載,皆誤。】

  堯有聖德,封于唐。夢攀天而上。

  【朱氏右曾曰:《路史》曰:「始帝在唐,夢禦龍以登雲。」注雲見《夢書》。】

  後稷放帝朱于丹水。〈《山海經·海內南經》注。《史記·髙祖本紀》、《五帝本紀》正義兩引倶作『帝子丹朱』。〉

  【朱氏右曾曰:《尚書》逸篇曰:「丹朱不肖,舜使君丹淵為諸侯,故號曰丹朱。」《太平御覽·卷六十三·丹水》《漢書·律厤志》稱:「帝系曰:『陶唐氏讓天下于虞,使子朱處於丹淵為諸侯。』」蓋朱即放,舜因封之也。《山海經》曰:「蒼梧之山,帝舜葬于陽,帝丹朱葬于陰。」郭璞曰:「丹朱稱帝者,猶漢山陽公死加獻帝之諡也。」《括地志》曰:「丹朱故城在鄧州內鄕縣西南百二十裡,去丹水二百歩。」《史記正義》內鄕縣,今隸河南南陽府。】

  【又曰:《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竹書》雲:「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又引《竹書》雲:「舜囚堯,複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亦見《路史·發揮五》注。《廣弘明集·卷十一》引《汲塚竹書》雲:「舜放堯於平陽,取之帝位」,今見有囚堯城。案,《史通·雜說》引此以為《瑣語》文,故不錄,《路史》注以為《紀年》文,妄也。即此可知,羅長源父子亦未見《紀年》古文也。又,蘇鶚《漢書演義》引《竹書》雲:「堯禪位後,為舜王之。舜禪位後,為禹王之。」案,此即咸邱蒙所謂「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之」意,蓋亦《瑣語》文。】

  舜耕於曆。夢眉長與髮等。遂登庸。〈《鴻書》。郝氏《尚書正義》。〉

  命咎陶作刑。〈《北堂書鈔·卷十七》。〉

  三苗將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青龍生於廟,日夜出,晝日不出。〈《通鑒外紀·卷一》注。《路史·後紀十二》注,小異。〉

  【朱氏右曾曰:韋昭《國語》注曰:「三苗,炎帝之後,諸侯也。堯舜之時,誅討有罪,廢絕其世,不滅其國。所以歷代常存,屢不從化。」 《戰國策》:「呉起雲:『三苗氏德義不修,禹滅之。』」《墨子·非攻下篇》:「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髙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