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莊子解 | 上頁 下頁
秋水(2)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內,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小大? 倪猶分也。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物無貴賤; 總一句,下文以差觀、以功觀、以趣觀,皆以道觀之也。 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 物情俗論,皆離乎道者。不自己,謂隨人之所貴賤而貴賤之。 以差觀之: 評曰:用物以為差等,己無差等。 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豪末之為邱山也,則差數睹矣。 評曰:知其一致,乃可知其萬殊。 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 評曰:有此者無彼。 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桀之自然而相非, 評曰:自然相非,己無所非也。 則趣操睹矣。昔者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繇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為常也。 各有其時,不能強彼以同此。 梁麗 大木。 可以沖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鴟鵂夜撮蚤、 目夜可以撮蚤。蚤,跳蟲。 察豪末,晝出瞋目而不見邱山,言殊性也。故曰:『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 蓋,胡各切,盍通。 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 是非治亂,各因其時,不立一法以為師。 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夫;當其時,順其俗者,謂之義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惡知貴賤之門,小大之家!」

  〔解曰〕 大小無定量,精粗無定形,則貴賤亦不足以立矣。然而物之大者終不可謂之小,貴者終不能賤之,此必有所自始,疑乎必有端倪,而後天下奉之以為定分,群然守之而信從不疑,此物論之必然者也。雖然,亦奚有倪哉!天地萬物林立而各約其分,不自為大,不自為小,不能自貴,不欲自賤;其所以有小大貴賤之云云者,存乎人之觀之耳。惟以道觀之,並育於天地之中,無貴賤也。而以道觀者鮮矣。以物之情觀之,則各自貴其貴,而異己者賤,故魚鳥賤毛嬙麗姬,而人貴之,堯舜賤巧言令色,而桀紂貴之。惟己之意,而貴賤倪矣。人各有所貴,而賤其所不貴,則貴賤紛矣。又其下者,信耳以從人之好惡,故譽堯者不知堯,惟人之譽而貴之也;非桀者不知桀,惟人之毀而賤之也;人倪之,己因增長之,而貴賤之壘堅矣。若夫以道而觀者,非但通于一以成純,而兩行不礙,各得其逍遙也。即以差等觀之,小者非必小,以大視小而見其小;大者非必大,以小視大而見其大;則知小者更有小者,大者更有大者,小無所終,大無所竟,是雖差等相形而有小大,抑知其不可止量,而無必然之貴賤矣。即以其為功者觀之,則當其為功,無物可無也;當其不為功,則無物必於有也;有此則可無彼,而必有彼而後有此,亦各約其分於所致功,而有無不足辨矣。抑繇人之所趣向而觀之,則所向者其所然,所背者其所非;夏然葛而非裘,而裘未嘗非也;冬然裘而非葛,而葛未嘗非也;則天下無不然而無不非,而是非不足辨矣。夫既大小、有無、是非之無定,而從乎差類、功能、趣向以觀,則又不妨大者自大,小者自小,貴者自貴,賤者自賤,各約其分而不必盡剷除之,以明一致,此大小貴賤之名所自立,存乎觀之者耳。觀之者因乎時,而不執成心以為師,則物論可齊,而小大各得其逍遙矣。

  河伯曰:「然則我何為乎?何不為乎? 無大無小,無粗無精,無貴無賤,則無不可自處。 吾辭受、趣舍,吾終奈何?」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 交相反形,乃衍其術。 無拘而志,與道大蹇。 拘則蹇。 何少何多?是謂謝施; 相代謝以報施。 無一而行,與道參差。 執一則違道。 嚴乎若國之有君,其無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 繇繇與悠悠通。 其無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兼懷萬物,其孰承翼? 孰私有所承受而覆翼之?承謂承先,翼謂翼後。 是謂無方。萬物一齊,孰短孰長?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 已成不可恃,終者又始也。 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 於形立位。 年不可舉, 年亦時也,不可先舉而豫圖之。 時不可止, 不可已去而留之。 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 無為則無不可為,因物之理,物自化。

  〔解曰〕 夫貴賤無恒,小大無定,則天下皆惝恍昬瞀之宇,且如盲者之失杖,無可措足;而人之於世,必有辭有受,有趣有舍,將無所適從矣;此必然不容已之疑也。然貴賤者相反而生者也,多少者代謝而互馳者也,則不可執一以為可,執一以為不可,明矣。兼懷之,無不可為也;無所承翼,無可為也。死生有期,而未生以前,既死以後,參萬歲於一純,則今之所非,前之所是;今之所是,後之所非;時移勢易,而是非然否亦相反相謝而因乎化。化之已至。物自化焉,吾又惡得而不化也?故無容以可為不可為疑,坦然任運,寓諸庸而無不得矣。

  河伯曰:「然則何貴於道耶?」北海若曰:「知道者必達于理,達於理者必明于權。明于權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 非試於害而能免也。薄猶「甯我薄人」之薄,迫近之也。 言察乎安危,甯於禍福,謹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內,人在外, 天者我之所以為我,內之主也。我為主人之所以為,外之賓也。 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 得天之德曰得。 蹢 而屈伸, 蹢,躑通。 ,躅同。蹢 ,舉步也。屈伸,動形也。 反要而語極。」

  〔解曰〕 夫既無可為,無不可為,然則天下倒置之民,為曾史,為桀蹠,俱無不可,而何取於道?此語窮而思反之疑也。然而道也者,因理達權之本也。無其本則理而非理,權而非權。道則天之含萬有而不主一形者也。明乎道者,察之甚精,持之甚寧,出之甚謹,懷之於內而不泄;而後可以外因乎人,以順時而施,不近名而為所可為,不近刑而為所不可為;無成心以函天德,然後蹢 屈伸,皆位乎得。此反要至極之語,又豈冥行於可為不可為之途,以自薄於水火、寒暑、虎狼之害哉?

  曰:「何謂天?何謂人?」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 落、絡通。一本作絡。 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 故,智也。 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解曰〕 天者自然之化,人者因功、趣、差等而達權者也。既已為人,不得而不人;絡馬穿牛,不容已則不已之,無不可為也。而不以馬之宜絡,遂絡其牛;牛之須穿,並穿其馬;則雖人而不滅天。天懷於內,然後可以人寓於外。非知自然之理者,不可與權;所以小大無垠,貴賤無等,然非無定,而不可不約於其分。分者天也,道之所自顯也。此段七問七答,以推剝於要極,其於莊子之旨,委曲詳辨,至明切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