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莊子解 | 上頁 下頁
天地(2)


  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 一者數之始。一之所起,則太始也。 有一而未形。 一尚未形,則太虛也。 物得以生謂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無間謂之命。 未形者必有分也。既分,則與生俱生,相為終治矣。而當其未分時,則猶然無間也,是天命之初也。 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 留而動,動而留,一動一靜也。 形體保神, 神保合於形之中。 各有儀則謂之性。性修反德, 此下言有道者。 德至同于初。同乃虛,虛乃大;合喙鳴,喙鳴合, 如鳥之合喙以鳴;而喙鳴相合,因天機之自然,無名義之可立也。 與天地為合,其合緡緡, 同綿。 若愚若昏,是謂玄德,同乎大順。

  〔解曰〕 無者,渾然太虛,化之所自均,無可為名,而字之曰無。函于人心為玄珠,超於形象為象罔,有一而不可以形求曰玄德。萬物一府,死生同狀,而自旋運於其間,無本無檦,而日固無始。大小、長短、修遠殊異而並存者,形也。合而在人,則性也。繇天順下而成性者,繇人順之以上而合天,則時有雲為,不出於大圜流動之中,喙鳴也,一比竹之吹也。因乎天而不以為為,何容心於賞罰以攖人之心而逆天經哉?順之而已。

  夫子問于老聃曰:「有人治道若相放, 放音仿。 可不可,然不然,辯者有言曰:『離堅白若縣寓。』 縣音懸。寓,宇通。天宇高懸也。離,剖析之也。評曰:於可者、不可者,然者、不然者,雖辯言日進,彷佛難決,而破其堅白,若高天在上,無不昭晰,以決於從違。 若是則可謂聖人乎?」老聃曰:「是胥易技系,勞形怵心者也。 解見《應帝王》。 執狸之狗成思, 狸,一本作留。成思,謂被縶而思逸也。 猿狙之便自山林來。 雖便巧,而人可自山林縶之以來。 丘!予告若,而所不能聞與而所不能言:凡有首有趾,無心無耳者眾, 庸眾之人,皆失其見獨之心,以耳徇人,而思通乎事。 有形者與無形無狀而皆存者盡無。 合有無於一致而皆存之,是在天下者也。能此者,未之有也。 其動止也,其死生也,其廢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 評曰:動止、死生、廢起,迭相循環倚伏,機也;若其所以者,則大同而通於一。 有治有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 評曰:己一天也,物一己也。忘物忘天而獨見己,則己亦不立而渾乎天矣。 忘己之人,是之謂入於天。

  〔解曰〕 通於事者,通其可不可,然不然而已。於是而以其技鳴,為天下之所系,則有心而適以迷其心,有耳而適以惑於聽。夫可不可、然不然以為動止,因而見廢,因而見起,因而以生為恩,因而以死為怨,而不知此數者之迭相倚伏,而未有恆,若其所以然者,則通於一而恒者也,生死於此,廢起於此,動止於此,參而成純。合死生於一狀,萬物於一府,則不於物見然否。不於物見然否,則己之然否不立,渾然一天,包含萬有,在而宥之;喜而非喜,怒而非怒,賞而非賞,罰而非罰,任物自取以同乎天化;則其合天也,緡緡而與為無極,攖者皆寧,而天下已化矣。

  蔣閭葂見季徹,曰: 字書無葂字。《莊子》書中用字多加旁首。二子亦寓為之名。葂取勉強,徹取通達之義。 「魯君謂葂也曰,『請受教』,辭不獲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請賞薦之。吾謂魯君曰:『必服恭儉,拔出公忠之屬而無阿私,民孰敢不輯!』」季徹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德,猶螳螂之怒臂以當車軼, 軼,一本作轍。 則必不勝任矣。且若是,則其自為處,危其觀台, 觀,去聲,謂高居自命也。 多物將往,投跡者眾。」蔣閭葂 然驚曰: ,一本作覷,一本注與虩通,俱驚貌。 「葂也汒若于夫子之所言矣。 汒同茫。 雖然,願先生之言其風也。」季徹曰:「大聖之治天下也,搖盪民心,使之成聲易俗,舉滅其賊心而皆進其獨志,若性之自為,而民不知其所繇然。若然者,豈兄堯舜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 涬,下頂切。溟涬,混茫貌。郭象曰:「溟涬,自貴之謂也。」 欲同乎德而心居矣。」 同乎天德而存之於心。

  〔解曰〕 人無不有其意欲,抑無不有其德性,故咸知自愛其身,愚者與有焉。人知自愛其身,則不善之心自消沮矣。獨志者,自愛自貴也。賊心者,竊人之名言,而忘其身之愛貴者也。上既危其觀台,以自標異於公忠恭儉之名,而使之投跡,則假竊其名,以並一其志于好知尚賢之途,而適以日長其賊心而已。善可居也,不可出以示人也。聖人藏其利器,而民反其獨志,秉天德以搖盪之於獨見獨聞之中,使之自動,意欲得而性亦順;夫然後可以與民同德而入乎天。

  子貢南游于楚,反于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 搰,苦骨反。 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卬而視之, 卬同仰。 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 泆音溢。 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慚,俯而不對。 瞞然,目失神貌。 有間,為圃者曰:「子奚為者也?」曰:「孔丘之徒也。」為圃者曰:「子非夫博學以擬聖,于于以蓋眾, 于于或作於籲,恃聲氣以壓人也。 獨弦哀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汝方將忘汝神氣,墮汝形骸,而庶幾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無乏吾事!」子貢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 頊頊,自失貌。 行三十裡而後愈。其弟子曰:「向之人何為者也?夫子何故見之變容失色,終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為天下一人耳, 指孔子。 不知複有夫人也,吾聞諸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而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聖之人道也。托生 其生也,托也。 與民並行,而不知所之; 不識知,隨其所往。 汒乎淳備哉!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為,雖以天下譽之,得其所謂,謷然不顧;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謂,儻然不受;天下之非譽無益損焉。是謂全德之人哉!我之謂風波之民!」反于魯,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混沌氏之術者也:識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內,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無為複樸,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者,汝固將驚邪?且渾沌氏之術,予與汝又何足以識之哉 ?」

  〔解曰〕 機者,賊心也。忘機,忘非譽以複樸者,獨志也。進獨志以滅賊心,聖人以之治天下;然初非勞勞然日取天下之人而滅之、而進之也,但不自我危其觀台以導之耳。若聖人之見獨,韜乎儻乎,事心大而與物遊,則兩端兼至,內外通一,機與忘機,舉不出吾在宥之覆載,而合於天德。抱甕者自抱,槔者自槔,又何機巧之必羞邪?子貢不知而驚之,子曰「何足識哉」,以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