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莊子解 | 上頁 下頁
在宥(2)


  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空同之上,故往見之,曰:「我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穀,以養民人;吾又欲官陰陽以遂群生,為之奈何 ?」廣成子曰:「而所欲問者,物之質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 族,聚也。雲不聚而雨,言澤少也。 草木不待黃而落, 言殺氣多也。 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 舊注:翦翦,佞貌。 黃帝退,捐天下,築特室,席白茅,閒居三月,複往邀之。廣成子南首而臥,黃帝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而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奈何而可以長久?」廣成子蹶然而起曰:「善哉問乎!來!吾語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女內,閉女外,多知為敗。我為女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女入於窈冥之門矣,至彼至陰之原也。天地有官,陰陽有藏,慎守女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矣,吾形未嘗衰。」

  〔解曰〕 其要,收視反聽而已。視聽外閉,則知不待去而自去。知去則心不攖,心不攖則天下無可說,而己無可為。人之心不待安之、撫之、養之、遂之,而自無所攖也。陰陽之可官者,皆其緒余萎於形中者,故曰殘。至陽之原,無所喜而物自生;至陰之原,無所怒而物自殺。過而去之,不損其真,不以有所說而治物、而以擾物,則守者一而無不和。道止於治身,而治天下者不外乎是。此段意蓋止此,而其語與老子「窈兮冥兮」之言相類。後世黃冠之流,竊之以為丹術,而老莊之意愈晦。大抵二子之書,多為隱僻之辭,取譬迂遠,故術士得托以惑世。其下流之弊,遂成外丹彼家之妖妄。修辭不以達意而止,則適以資細人之假竊而已。

  黃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廣成子曰:「來!餘語女!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為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為極。得吾道者,上為皇而下為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為土。 死則昭明升上,形魄降下。 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返於土。故餘將去女,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當我緡乎! 緡同綿。《老子》:「綿綿若存。」 遠我昏乎!人其盡死而我獨存乎!」

  〔解曰〕 物固無可窮,物固不可測。而欲治之者,窮其無窮,測其不測,適以攖物而導之相疑相欺、相非相誚、以成乎亂而已。蓋自攖其心,則仰而見陽之浮光,遂以為明;俯而見陰之委形,遂以為冥;魂逐光而魄沉於質,則方生之日,早入於死,以其自死者死天下。日月之光所以荒,雲雨之所以錯,草木之所以凋,皆民喜怒、湮滯、飛揚之氣,幹陰陽之和召之也。夫死固不能不死矣,必反於土矣。而至陽之明不亂於浮灮,則至陰之冥不隨形以陰為野土;陰音蔭 。與天地為無窮,物皆在其所含之中,無有可說以相攖者,相就以化,緡緡常存而去其昏,群生遂矣,皇王之道盡矣。

  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 雲將,雲也。扶搖,風也。鴻蒙,太虛一氣之未分也。 鴻蒙方將拊髀雀躍而遊。 髀音彼,股骨也。一本作脾,非是。 雲將見之,倘然止,贄然立, 贄,不動貌。 曰:「叟何人邪?叟何為此?」鴻蒙拊髀雀躍不輟,對雲將曰:「遊」。雲將曰:「朕願有問也」。鴻蒙仰而視雲將曰:「籲!」雲將曰:「天氣不和,地氣鬱結,六氣不調,四時不節。今我願合六氣之精以育群生,為之奈何?」鴻蒙拊髀雀躍掉頭曰:「吾弗知,吾弗知。」雲將不得問。又三年,東遊,過有宋之野, 心之分野。 而適遭鴻蒙。雲將大喜,行趨而進曰:「天忘朕邪?天忘朕邪?」再拜稽首,願聞于鴻蒙。鴻蒙曰:「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遊者鞅掌,以觀無妄。 鞅掌,勞也。其游似勞而非勞。 朕又何知?」雲將曰:「朕也自以為猖狂,而民隨予所往;朕也不得已於民,今則民之放也。 放、仿同。 願聞一言。」鴻蒙曰:「亂天之經,逆物之情,玄天弗成。解獸之群,而鳥皆夜鳴; 鳥獸弗安,二句互文見意。 災及草木,禍及昆蟲, 昆,一本作止,止豸通。 意! 噫同。 治人之過也!」雲將曰:「然則吾奈何?」鴻蒙曰:「意!毒哉! 絕物者毒也。老子曰:「亭之毒之。」 仙仙乎歸矣!」雲將曰:「吾遇天難,願聞一言。」鴻蒙曰:「意!心養。 句。 汝徒處無為。 徒處,空虛也。 而物自化。墮爾形體,吐爾聰明;倫與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釋神,莫然無魂; 莫然,無貌。 萬物云云, 云云,自然貌。 各複其根。各複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若彼知之,是乃離之。無問其名,無窺其情,物故自生。」雲將曰:「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再拜稽首,起辭而行。

  〔解曰〕 有形而無跡,有為而無情,輕微飄忽而能蝹 以澤萬物者,莫雲若也。然而至陽之原,日月之所不至,不得而至;至陰之原,重淵之所不徹,不得而入。亦用陰陽之殘以為質,而攖太虛之清寧,則功小而過大,利短而害長。獸解鳥鳴,草木昆蟲有受其恩者,即有受其災者。自以為猖狂,而終與民相往放。玄天且受其擾,而況於物?固宜為鴻蒙之不屑詔也。大明者,無所施明於物也。窈冥者,物且不知其窈冥也。有所施則隨物俱往,說於物而以物攖其心;物知之則且放之,而物攖我,我固不容已於攖物。惟鴻蒙之游,遊而未嘗不遊也。無形無體,無明無冥,含物而忘物,與物同而不同乎物,此天地之本體,而于人為心。心之至虛者,一影不存於昭曠之中,無所鬱結以成乎浮雲之體,六氣自行,而不屑以育群生為說。是其揮斥群有,無求無往無放者,真毒矣哉!能然,則勸不以賞,畏不以威,為皇為王而不歆,為光為土而不戚。其於天下也,無功無名,耕者自耕,鑿者自鑿,人自親其親,人自長其長,無所桎梏於名法之中,斯乃與天同道,而非雲將之所能擬其萬一也。不以知攖心,則亦不攖物之知,而物自養其知以護其根。率群生以各貴愛其身,而又何育焉?然則堯之仁天下也,亦雲也,其如天者不在此也。雲惡足以仁天下哉!不能在也,不能宥也。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惡人之異于己也。同於己而欲之,異於己不欲者,以出乎眾為心也。夫以出乎眾為心者,曷常出乎眾哉?因眾以甯所聞? 寧,詰詞。詰其所聞者何如。 不如眾技眾矣。 不如眾人之才技者多矣。 而欲為人之國者, 「為人之國」,與「為邪」「為政」之為同。 此攬乎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國僥倖也。幾何僥倖而不喪人之國乎?其存人之國也無萬分之一,而喪人之國也,一不成而萬有餘喪矣!

  〔解曰〕 有所說者眾矣,莫甚於說出乎眾以為心。攖心者多矣,莫甚於因出眾為心而僥倖。攖人者多矣,莫甚于惡人之異己而強之使同。凡夫以仁義臧人之心,取天地之質,官陰陽之殘,合六氣之精,以求遂群生者,皆自謂首出萬物,而冀天下之同己者也。故言利物者以三王為最。將攬之以為眾之所放,而不達人心,不達人氣,同其不同,以標己異,幸愚賤之可惟吾意而駕其上,搖精勞形,以困苦天下;不知自愛,因以傷人;不知自貴,因以役人;人心一攖,禍難必作,故以喪人之國而有餘。

  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 為物所物。 物而不物, 亦物也,然而不物。 故能物物。 故凡物我皆可得而物之。 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豈獨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之謂至貴。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于向; 向、響同。 有問而應之,盡其所懷,為天下配;處乎無向,行乎無方;挈汝適, 評曰:以其身行遊。 複之撓撓, 評曰:自反而撓弱。 以遊無端;出入無旁,與日無始; 評曰:昨日往而今日來,何始之有! 頌論形軀, 寓言寓形,釋氏所謂動身發語也。 合乎大同;大同而無己。無己,惡乎得有有? 不曰有物,而曰有有,是並其獨有而不有也。 睹有者昔之君子,睹無者天地之友。

  〔解曰〕 小而治一國,大而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無他道焉,知有獨而已矣。惟知有獨而不物於物,則獨往獨來,有其獨而獨無不有。不得已而臨蒞天下,亦蒞之以獨而已。一人之身,其能盡萬類之知能、得失、生死之數乎?而既全有於己,則遺一物而不可。能此者不能彼,能清者不能濁,能廣者不能狹。惟貴愛其身者,靜而與地同其寧,喜怒不試;虛而與天同其清,生殺無心;則身獨為吾之所有,而不為物有。靈府之所照燭,惟有其身而不有物,則物不攖己,己不攖物,神動天隨,人皆自貴愛以胥化,若形影聲響之相應,不召而自合矣。獨有者,有其無物者也。有其無,而有者無窮,其於大物也,蔑不勝矣。有其有,則且以所說者為有,而仁義之名歸,道德之真喪矣。此三王之利所以害也。

  賤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固者民也,匿而不可不為者事也,粗而不可不陳者法也,遠而不可不居者義也,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節而不可不積者禮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故聖人觀于天而不助,成於德而不累,出於道而不謀,會於仁而不恃,薄於義而不積, 薄,普各切,泊通,如舟之艤岸然。 應於禮而不諱, 無所忌諱以殉名。 接於事而不辭,齊於法而不亂,恃於民而不輕,因於物而不去。物者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

  〔解曰〕 此十德者皆有也,有之皆可說也,說之皆因也。心在於十德,則不能在天下矣。據一德以使天下同己,則不能宥天下矣。然其本無也,不待無之而後無也。絕聖者非絕之,棄知者非棄之。有絕之棄之之心,則亦多知之敗矣。無有者,過而去之而已。夫雲將亦幾於過而去矣;而聚之成其蝹 ,散之流為雨液,則亦未嘗去也。至陽至陰之原,大明而雲不能掩,窈冥而雲不能入,獨有萬有而任物之問,順應之以與相配,此十德者複何礙哉?可名為十德,而不可以十德名之,是之謂天地之友。

  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德;不通於道者,無自而可。不明於道者,悲夫!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

  〔解曰〕 人莫不在宥於天,而各因仍於其道,則不以物攖己,不以己攖物,雖亂而必治,物自治也。物之自治者,天之道也。屑屑然見有物而說之,以數攖之者,人也;有司之技也。主貴而臣賤。臣道者,一官一邑之能,宋榮子猶然笑之,人役而已,貴愛其身者弗屑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