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周易外傳 | 上頁 下頁
繫辭上傳第七章


  天地無心而成化,故其於陰陽也,泰然盡用之而無所擇:晶耀者極崇,而不憂其浮也;凝結者極卑,而不憂其滯也。聖人裁成天地而相其化,則必有所擇矣。故其於天地也,稱其量以取其精,況以降之陰陽乎?

  聖人賴天地以大,天地賴聖人以貞。擇而肖之,合之而無間,聖人所以貞天地也。是故於天得德,於地得業。尊天之崇,不以居業;順地之卑,不以宅德。借不然者,違其量不擇其精。務過高之佹行,不與百姓相親;安不足之涼修,不與禽獸相別;行過高,而業不稱義之宜;修不足而德不掩道之充,乃為之說曰:「大德若不足。」或為之說曰:「究竟如虛空。」恒得陰陽之過而倒循之,其邪說詖行之成,有自來矣。

  夫以崇法天,以卑效地,聖人以擇之既精者判然而奠位。然非其判然奠位而遂足以貞天地也。

  天終古而崇,無所留以為滯;地終古而卑,無所隙以為浮,其位是已。而一往一來,一動一靜,其界也迥別而不相襲,其際也抑密邇而不容間。故天崇而以其健者下行,地卑而以其順者上承,虛實相持,翕辟相容,則行乎中者是已。「行乎其中」者,道也,義也。道以相天而不驕,義以勉地而不倍。健順之德,自有然者,而道義行焉矣。

  繼善以後,人以有其生,因器以為成性,非徒資晶耀以為聰明,凝結以為強力也。繼其健,繼其順,繼其行乎中者,繼者乃善也。行乎其中者,則自然不過之分劑,而可用為會通者也。

  知因虛以入實,其用下徹;禮用器以載道,其用上達。下徹者,要崇而納之於不浮;上達者,致卑而升之於不滯,紹介以使之相見,密絡以不使之相離。故知、禮者、行乎天地之中,以合其判然者也。

  惟然,故聖人有門以上而遵道於天,有門以下而徙義於地。天不以處之尊,恝然舍人而養其高;地不以位之實,頹然舍人而保其廣。于彼不舍者,於此得存。故存天存地,而行乎其中者,成性固存之矣。

  奚以明其然也?天虛而明,地繁而理。禮法繁理,手足為容;知效虛明,耳目任用。下徹者虛明之垂也,上達者繁理之積也。虛明下徹,故日星風雨,足以析物之根荄而酌為授;繁理上達,故草木蟲鳥,足以類化之菁華而登其榮。是故知無不察,所知者不遺於毫毛;禮無不備,所體者不舍乎仁孝。蓍龜感於無形,吉凶者居室之善否也;俎豆修於在列,昭明者上帝之陟降也。不然,異端浮其量以為知,崇而不來,覺識無以作則;祝史滯其文以為禮,卑而不往,歌哭無以發情。知禮不相謀,崇卑不相即。篤實之性,去於異端;哀樂之性,去于祝史。去者不存,不存則離。天亢上而地沉下,匪特其中之離也,抑無以安其位矣。

  大哉!聖人之用《易》也。擇其精,因其中,合其妙,分以劑之,會以通之,人存而天地存,性存而位存,析乎其有條也,融乎其相得也,斯則以為「存存」也。玄者之竊《易》曰:「存存者,長生久視之樞也。」釋者之竊《易》曰:「存存者,不生不滅之真也。」夫百聖人存之而如一聖人,一聖人存之而正萬愚不肖,要以設人位而貞天地之生。彼之固命以自私,滅性以遠害者,其得竊文句之似以文其邪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