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張子正蒙注 | 上頁 下頁 |
大易篇(3) |
|
天德之生殺,本無畛域;以一歲而言,循環往來,無有顯著之轍跡,非春果為首,冬果為尾;以萬物而言,各以其生殺為春秋,其春榮而冬落者,草木之凋者而已。蓋四德隨時而用,物亦隨所受而見為德,此見為義者彼見為仁,氤氳一氣之中,不倚一理以為先後,唯用之各得而已。故曰「天德不可為首」,有首有尾,則運窮于小成而有間斷矣。 然後推本而言,當父母萬物。彖明萬物資始,故不得不以元配乾;坤其偶也,故不得以元配坤。 推其父母萬物者而言之,則資始之德元為首;天生之,即地成之,故資生之德元為首。然未生而生,已生而繼其生,則萬物日受命於天地,而乾、坤無不為萬物之資,非初生之生理畢賦於物而後無所益。且一物有一物之始,即為一物之元,非天地定以何時為元而資之始生,因次亨、次利,待貞已竟而後複起元也。在人之成德而言,則仁義禮信初無定次。故求仁為本,而當其精義,則義以成仁;當其複禮,則禮以行仁;當其主信,則信以敦仁;四互相為緣起。此惟明於大化之渾淪與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貞統於乾、坤之妙,而四德分配之滯說,貞下起元之偏辭,不足以立矣。彖之以乾元坤元言資始資生者,就物之生,藉端而言之爾。 此章舊分為二章,今合之。 仁統天下之善,禮嘉天下之會,義公天下之利,信一天下之動。 惟其會于一原,故時措之而無不宜。不然,則一德之用在一事,而能周乎天下哉!先儒皆以智配貞,而貞者正而固;循物無違,正也,終始不渝,固也,則貞之為信,明矣。即以木火金水言之,坎之彖曰「行險而不失其信」,則君子之取于水者,取其不舍晝夜之誠,非取其曲流委順,遇員而員、遇方而方之詭隨也。君子之智以知德;仁而不愚,禮而不偽,義而不執,信而不諒,智可以周行乎四德而聽四德之用。智,知也,四德,行也。匪知之艱,惟行之艱,行焉而後可為德,《易》之言貞,立義精矣。張子之知德,迥出於諸子之上,於此信矣。 六爻擬議,各正性命,故乾德旁通,不失太和而利且貞也。 此釋乾彖「乾道變化」四句之義,以龍德擬議,六爻之道,自潛而亢,各有性命之正;時位不齊,應之異道,而皆不違乎太和之理,則無不利而不失其正,此純乾之所以利貞也。不然,因時蹈利,則違太和之全體而非貞矣。 顏氏求龍德正中而未見其止,故擇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歎夫子之忽焉前後也。 得渾淪合一之理,則隨變化而性命各正,合太和之全體,顏子之所欲幾及而未逮也。 乾三、四,位過中重剛,庸言庸行不足以濟之, 九二得中,故庸言庸行足濟。 雖大人之盛有所不安。外趨變化,內正性命,故其危其疑, 九三曰「厲」,九四曰「或」。 艱於見德者,時不得舍也。 舍,止也。以庸言庸行為可據之德,止而不疑,則時可舍而舍矣。乾之三四,雖大人之庸德可行,而大經之正,必旁通于危疑,德不易見,安能據自信而釋其憂乎!舜以「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為危疑,而後庸德可見,時為之也。 九五,大人化矣,天德位矣,成性聖矣, 曆乎危疑而誠之至者,變無不通,故大化而聖。 故既曰「利見大人」,又曰「聖人作而萬物睹」。 為天下所利見而天下化之,大人之進乎聖也。蓋聖人之德,非于大人之外別有神變不測之道,但誠無不至,用以神而不用以跡,居德熟而危疑不易其心,及其至也,物自順之而聖德成矣。 「亢龍有悔」,以位畫為言,若聖人則不失其正,何亢之有! 上九之亢,聖人之窮,亦屈伸之常理,非聖人之亢有以致之。知進退存亡之必有,則安死全歸而道合於太虛,況窮困乎?位畫所直,聖人何疑焉!乾之六爻,純乎龍德。九二之學問寬仁,其本也;三四之危疑,所以通乎變也;九五之利見,變而通也;上九之亢,屈伸之常也;相因而互成,此乾道之旁通而無不利者,不失其正也。 聖人用中之極,不勉而中;有大之極,不為其大。 仁熟則不待勉,義精則下學上達,不顯其大,曆乎危疑而成性,九五之德也。 大人望之,所謂絕塵而奔,峻極於天,不可階而升也。 大人閑邪存誠而後光輝達,故不能測聖之藏。 乾之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乃大人造位天德, 造,七到反,至也。位,臻其域也。 成性躋聖者爾。 以乾道保合太和,曆危疑而時乎中,大人義精仁熟而至乎聖,此孔子耳順、從心之候也。 若夫受命所出,則所性不存焉。 時至則聖人不違爾。 故不曰「位乎君位」而曰「位乎天德」,不曰「大人君矣」而曰「大人造也」。 乾體本六陽純成,而自爻言之,有漸造之象焉。惟德則日躋而聖,若位則乘時以登,無漸升之理。以為自潛而見,曆危疑躍飛而有天下,則是曹操、司馬懿之妄幹神器,皆大人矣。《易》不為小人謀,故必以言德者為正。 庸言庸行,蓋天下經德達道,大人之德施於是者溥矣。 溥,周遍也。明倫察物,無所遺也。 天下之文明於是者著矣。 秩敘明則禮樂興。 然非窮變化之神以時措之宜,則或陷於非禮之禮,非義之義, 時變而執其常,則不中而非禮,不宜而非義。惟盡人物之性,善惡、吉凶達乎天之並育並行不相悖害者以貞其大常,而後成己成物無有不化,此乾道之所以必曆三、四之危疑,而始得時中,以造飛龍之天德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