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張子正蒙注 | 上頁 下頁
神化篇(4)


  變化者,因天下之動也。其道則不私於形,不執一於道,不孤其德,神存而順化以協其至常,六龍皆可乘以禦天,特在時位移易之間爾,可於此以征神之所為。

  見《易》則神其幾矣。

  《易》有六十四象,三百八十四變,變化極矣,而唯《乾》之六陽、《坤》之六陰錯綜往來,摩蕩以成其變化爾,此神之所為也,故易簡而行乎天下之險阻。於此而知神之為用,純一不息,隨其屈伸消長皆成乎化。聖不可知,唯以至一貞天下之動,而隨時處中,在運動之間而已。

  知幾其神,由經正以貫之,則寧用終日,斷可識矣。

  經,即所謂義也。事理之宜吾心,有自然之則,大經素正,則一念初起,其為善惡吉凶,判然分為兩途而無可疑,不待終日思索而可識矣。張子之言,神化盡矣,要歸於一;而奉義為大正之經以貫乎事物,則又至嚴而至簡。蓋義之所自立,即健順動止,陰陽必然之則;敔按:此所謂立天地之大義正其義則協乎神之理,凝神專氣以守吾心之義,動存靜養一於此,則存神以順化,皆有實之可守,而知幾合神,化無不順。此《正蒙》要歸之旨,所以與往聖合轍,而非賢知之過也。

  幾者,象見而未形也;

  事無其形,心有其象。

  形則涉乎明,不待神而後知也。

  已形則耳目之聰明可以知其得失,不待神也。然而知之已晚,時過而失其中,物變起而悔吾生矣。

  「吉之先見」雲者,順性命則所先皆吉也。

  精義而存之不息,則所守之大經,固性命各正之理,於此閑邪存誠,一念之動罔非吉矣。故《易》曰:「介於石」,正其經也;「不終日,貞吉」,今一起而即與吉為徒也;順天地之至常,變化而不渝矣。

  知神而後能饗帝饗親,

  不知神而以為無,是不得已而姑向之也,則亡乎愛;以為有,是以山妖木魅饗之也,則亡乎敬。

  見《易》而後能知神。

  《易》卦非錯則綜,互相往來。神伸而生,生則饗於鬼;神屈而死,死則返於神;錯綜往來不息之道也。

  是故不聞性與天道而能制禮作樂者,末矣。

  天以神為道,性者神之撰,性與天道,神而已也。禮樂所自生,一順乎陰陽不容已之序而導其和,得其精意于進反屈伸之間,而顯著無聲無臭之中,和於形聲,乃以立萬事之節而動人心之豫。不知而作者,玉帛鐘鼓而已。此好言明有禮樂,幽有鬼神,皆自無而肇有;唯窮神者兩得其精意,以鼓舞天下而不倦,故以鬼神興禮樂,以禮樂求鬼神者,從其類也。

  「精義入神」,豫之至也。

  義精則與神同其動止,以神治物,冒天下之道,不待事至而幾先吉,非立一義以待一事,期必之豫也,故中庸以明善為誠身之豫道。

  徇物喪心,人化物而滅天理者乎!存神過化,忘物累而順性命者乎!

  陰陽之糟粕,聚而成形,故內而為耳目口體,外而為聲色臭味,雖皆神之所為,而神不存焉矣,兩相攻取而喜怒生焉。心本神之舍也,馳神外徇,以從小體而趨合於外物,則神去心而心喪其主。知道者凝心之靈以存神,不溢喜,不遷怒,外物之順逆,如其分以應之,乃不留滯以為心累,則物過吾前而吾已化之,性命之理不失而神恒為主。舜之飯糗茹草與為天於無以異,存神之至也。

  敦厚而不化,有體而無用也;

  敦厚,敬持以凝其神也;化,因物治之而不累也。君子之于物,雖不徇之,而當其應之也必順其理,則事已靖,物已安,可以忘之而不為累。若有體而無用,則欲卻物而物不我釋,神亦終為之不寧,用非所用而體亦失其體矣。敔按:莊子所謂「其神凝而物不疵厲」者,蓋有體而無用也

  化而自失焉,徇物而喪已也。

  必欲事之靖,物之安,則事求可,功求成,馳情外徇,而己以喪矣。敔按:此言管、晏之學

  大德敦化,然後仁智一而聖人之事備。

  大德,天德也。敦,誠以存神而隨時以應;化,則大而化之矣。敦者仁之體,化者智之用。

  性性為能存神,物物為能過化。

  性性,於所性之理安焉而成乎性,不為習遷也。物物,因物之至,順其理以應之也。性性,則全體天德而神自存;物物,則應物各得其理,雖有違順,而無留滯自累以與物競,感通自順而無不化矣;此聖人之天德也。學聖者見幾精義以不違於仁,動而不括以利用其智,立體以致用,庶幾別於異端之虛寂、流俗之功名矣。

  無我然後得正己之盡,存神然後妙應物之感。

  此言存神過化相為體用也。徇物喪己者,拘耳目以取聲色,唯我私之自累,役於形而不以神用,則物有所不通,而應之失其理。故惟無我,則因物治物,過者化,而己以無所累而恒正;存神,則貫通萬理而曲盡其過化之用。過化之用即用存神之體,而存神者即所以善過化之用,非存神,未有能過化者也。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過則溺於空,淪於靜,既不能存夫神,又不能知夫化矣。

  範圍天地者,神也,必存之以盡其誠,而不可舍二氣健順之實,以卻物而遁於物理之外。釋言「真空」,老言「守靜」,皆以神化為無有而思超越之。非神則化何從生,非化則神何所存,非精義以人神,則存非存,知非知,喪己而不能感物,此二氏之愚也。

  「旁行不流」,圓神不倚也。

  圓者,天之道也。屈伸順感而各得,神之圓也。不倚於形器,則不徇物而流。

  「百姓日用而不知」,溺於流也。

  作息飲食,何莫非神之所為,氣動而理即在其中。百姓日所用者皆神,而徇物以忘其理,故如水之流而不止,違於神而趨於鬼,終屈而莫能伸也。

  義以反經為本,經正則精;

  經者,人物事理之大本;反者,反而求乎心之安也。止此倫物,而差之毫釐則失其正,無不正則無不精,非隨事察察之為精也。

  仁以敦化為深,化行則顯。

  敦厚以體萬物之化,乃盡物性而合天行,而仁之用顯,顯者,顯其所敦也,故《易》曰「顯諸仁」。

  義入神,動一靜也;仁敦化,靜一動也。

  存諸中者為靜,見諸行者為動。義精而入神,則所動而施行者皆中存之天德,非因事求義而專於動也;仁敦化,則寂然不動之中,萬化之理密運於心而無一念之息,非虛寂為仁而專於靜也。敦化者豈豫設一變化以紛吾思哉?存大體以精其義而敦之不息爾。動靜合一於仁而義為之幹,以此,張子之學以義為本。

  仁敦化則無體,義入神則無方。

  《易》曰:「神無方而易無體。」仁函萬物以敦其全體,則隨所顯而皆仁,六位時成,《易》之所以冒天下之道者此也。義之精者,體陰陽、屈伸、高下之秩序而盡其神用,義非外襲而圓行以不流,神之所以藏諸用者此也。無體,無孤立之體,異於老、釋之靜;無方,無滯於一隅之方,異於名、法之動。無體者,所以妙合無方之神,精義之德至矣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