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相宗絡索 | 上頁 下頁 |
三性 |
|
此性指識中相應心所有此三種差別,於見分三性中俱依他起性攝,以皆資藉緣生故。若圓成實性,但一無三。 「善性」能成善品十一之才質。 「惡性」能造根本六惑、大隨八、中隨二十、小隨十之才質。 「無記性」記謂紀其功過之因,而別之為善惡之果。無記者,可以善而未即善,可以惡而尚未惡,乃識初發之機,一切惡善皆由此作,遍行、別境、不定三位、十四心所之才質也。別有士用果,如著衣吃飯耕種工技等,其果亦無記,亦由遍行別境起其功用。此無記性複有二: 一「有覆無記」,覆,蓋覆也。如瓦隙日光,四邊皆受障蔽,但受一隙之影。此性覆障真如廣大之體,於五蘊中,八識執持我為我,我法為我法,雖未即為惡,而為染汙之本,乃七識別境中一分邪慧所成。惡性成煩惱,善性成無明,而煩惱乃無明所發生,故前六隨惑皆七識根本四惑所生,而四惑又別境慧所生。若論其本體,則此性即是無覆性錮蔽而成有覆,如隙中日即全日光;故統言三性,不分為四。 二「無覆無記性」乃真如不守自性,加被潤生所成,本無覆障,雖為七識所染,而本體自如,遍行初心但有覺了,無執著,無分別。然其可善可惡不得純淨無垢,如水初波,未有寧靜。善惡二性,唯第六通具,以一切善惡皆緣意造也。前五善性具,惡性有缺,識依根發,功不勝故。如小隨十,前五對境則有,境去則妄,不留滯結成內毒,如第六之攀緣過去未來也。前五善惡亦待一分同時意識和合乃成;若同時意識未生,但與五根和合,則前五止有有覆無記。 無記八識俱有。此性在八識但成五遍行,未墮善惡。至七識結就,則即此遍行而生別境之慧。至六識生,則即此五遍行具諸別境,及不定四。其流注前五,則遍行生五別境;其遍行止是一性,貫串八位識中,為可善可惡資糧。在八識但有初發識光,未有障覆。至結成第七,則此性自生覆矣。七識以障覆為性,還能障覆第八,使成異熟種子,結生死因;又能障覆前六,使成根隨諸惡、根本四惑及八大隨,皆此有覆之所結成。此有覆性以法執成我所,是所知障。無明現行為煩惱種子,非即有煩惱現行,故但名無記,不便判作惡性耳。六識受七識之染,前五以第七建立我所,各各成自類遍行別境,不得圓通,皆是有覆,不能還歸第八無覆本位。唯八識一位無覆無記,餘俱有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