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相宗絡索 | 上頁 下頁
三量


  量者,識所顯著之相,因區畫前境為其所知之封域也。境立于內,量規於外。前五以所照之境為量,第六以計度所及為量,第七以所執為量。

  「現量」現者,有現在義,有現成義,有顯現真實義。現在,不緣過去作影。現成,一觸即覺,不假思量計較。顯現真實,乃彼之體性本自如此,顯現無疑,不參虛妄。前五於塵境與根合時,即時如實覺知是現在本等色法,不待忖度,更無疑妄,純是此量。第六唯於定中獨頭意識細細研究,極略極回色法,乃真實理,一分是現量。又同時意識與前五和合覺了實法,亦是一分現量。第七所執非理,無此量。第八則但末那妄執為量。第八本即如來藏,現量不立,何況比非。故《頌》但言性,不言境量。

  「比量」比者,以種種事,比度種種理。以相似比同,如以年比兔,同是獸類;或以不相似比異,如以牛有角,比兔無角,遂得確信。此量於理無謬,而本等實相原不待比。此純以意計分別而生,故唯六識有此。同時意識以前五所知相比,求其得理;散位、獨頭緣前所領受以證今法,亦多中理,皆屬比量。前五不起計較,不具比量。第七一向執持汙塵,堅信迷著,不起疑情,亦無此量。第八無量,前注已明。

  「非量」情有理無之妄想,執為我所,堅自印持,遂覺有此一量,若可憑可證。第七純是此量。蓋八識相分,乃無始熏習結成根身器界幻影種子,染汙真如,七識執以為量,此千差萬錯,畫地成牢之本也。第六一分散位獨頭意識,忽起一念,便造成一龜毛兔角之前塵。一分夢中獨頭意識,一分亂意識,狂思所成,如今又妄想金銀美色等,遂於意中現一可穰可竊之規模,及為甚喜甚憂驚怖病患所逼惱,見諸塵境,俱成顛倒。或緣前五根塵留著過去影子,希冀再遇,能令彼物事倏爾現前,皆是第六一分非量。前五見色聞聲等,不于青見黃、于鐘作鼓想等,故不具此量。第八無量,准前可知。

  現量乃圓成實性顯現影子,然猶非實性本量。比量是依他起性所成,非量是遍計性妄生。

  《瑜伽論》三量外,有至教量,謂值佛出世,及法恒住,所說一實至教,聞己生信,即以所聞至教為己識量。此量從根門入,與意識和合而成,亦三量所攝。若因聞至教,覺悟己性真實,與教契合,即現量。若從言句文身思量比及,遮非顯是,即屬比量。若即著文句起顛倒想,建立非法之法,即屬非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