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續春秋左氏傳博議 | 上頁 下頁 |
子家羈反昭公之賜 |
|
(昭公三十二年) 交天下者,雖其實之已盡,尤重其名矣;交于天下者,苟其名之已然,弗問其實矣。故名實之用,不可不辨也。君子不能絕天下之交而惡其失己,是故別嫌明微於進退辭受之間,慎重其名,以不輕受天下,而匪曰吾不享其實而以無愧也。夫且天下之交君子,與君子之受交於天下,豈以其利為重輕哉?交者以情也,以禮也,而後天下之交君子也,異於輿台之養。受其交者,參之情而可矣,酌之禮而可矣,則其交天下也,雖舉四海之富,推而奉之隴首,而固有所不辭。若其未也,則亟正其不可受之名,而無所依違於其際,別托一清白之跡以自全。夫君子之受交天下,既惟其名之正而不恤其實,則以接傾蓋聞聲之儔侶蔑不由焉,而況其所尊親者乎! 子家羈從昭公於外,茹蘖飲冰八年,草次猶父子也。公將薨,而有雙琥、環、璧之賜。羈度之心,受而安焉,拜嘉而寶藏之,以戴公於沒世可矣。如曰:吾從公羈處而不能歸公於正寢也,罪在不逭,而矧敢受其賜!則亦泣請於公,終弗受焉耳。姑受之,待公薨而返之府,羈欲辭忘死其君而欺泉壤之罪,其將能乎?夫羈之為此,以為吾弗利焉,雖有受之名而亦何傷。嗚呼!君子所重愛於己,挾與生死而不可涅者,非此名哉?賜之者公,而公知其受不知其返矣;公不知其返,而又將誰返乎?君父畀之,當陛拜之,奉歸而宿於其家。凡為人臣者之受於君,亦此為九鼎之榮爾。過此以往,則寶玉祿糈皆糠秕也。取九鼎之重,舍糠秕之輕,求以號於人曰:「吾無染也。」於以□天下之崇利而不知情禮者則得矣,而君子其孰信之?君子之是非,即夫人之自為心者是也。輾轉以飾其初心,則叩之心而早已不自信。故謂子家氏之內不失己,上不背君,吾不信也。意者,以暴其無所利於昭公之跡,以告無罪于季孫乎?故淹恤規諫於公者,皆冀容于季而徼覆水之收,未有卓犖振迅、奪奸臣之膽,深謀全量、圖光復之功者也。 然則羈者,亦自矜而不剛、忠君而不固之具臣耳。從昭公者皆廝養之才,而羈乃臨深以見高。公即用羈,亦但為一乘之返,而公亦不成乎其為君矣。論者惜羈之不用,吾以知其用而亦無能救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