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禮記章句 | 上頁 下頁
卷四十二 大學(4)


  〖注〗此亦承上以起下章。蓋意誠則真無惡而實有善矣,所以能存是心以檢其身。然或但知誠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則又無以直內而修身也。〖衍〗但知誠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則其弊也為克伐怨欲之不行而不足以仁,其流且為異端之狂心乍歇而即為菩提。欲正其心而不能誠其意,其弊也為非不悅道而力不足。大本既正,雖有過而不流於邪,故自正心而益求之意知為善之至,而自誠意以進于正心修身為大學之本。抑嘗推而論之。經傳曰「正」,章句曰「敬」,蓋亦稍殊矣,而非殊也。敬者,正之功也。正者,敬之事也。敬者,敬所正也。正者,敬以正也。敬以正而後正無怠忘勉強之病,敬所正而後敬非惺惺亡實之迷,此聖學異端之大界在正不正,而學者醇疵之別在敬不敬,要諸至善,則敬而正之,其實一也。乃淳熙以後之學者,于存養之功未有得焉,而不能篤信正心之有實,為之說曰「心之體如太虛」,曰「湛然虛靜如鑒之明」,曰「四者不能無而亦不可有」,曰「如鏡未有象方始照見事物」,則疾叛師說,墮於釋氏之支說甚矣。夫其所謂太虛者,吾不知其何指也。兩間未有器耳,一實之理,洋溢充滿,吾未見其虛也。故張子曰:「由太虛有天之名。」天者,理也,氣之都也,固非空而無實之謂也。既與其言太虛者不侔,則彼所謂太虛者得之佛、老而非君子之言審矣。其曰「如鏡未有象,不有四者,故四者有而不失其正」,則正傳之所謂「不得」者爾。得之為言,豈僅不失之謂哉!惟鏡本無象,故妍當前而妍,媸當前而媸,無有正而隨物以移,然則逆吾者當前而忿懥憂懼,順吾者當前而好樂交焉,則盡人而無不然者,而奚以為君子之正乎?惟鏡本無象,妍當前而失天下之媸,媸當前而失天下之妍,一影蔽之,更無自體,相映非實,兩無所喻,則亦見如不見,聞如不聞,甘苦皆茹而固不知味,是正所謂心不在而無所施其修者也。莊周謂之止水,佛氏謂之「大圓鏡智」,乃以是言《大學》正心之功,不已謬乎?至其雲「不能無而亦不可有」,則確為了無實義之戲論,釋氏以此立「啄啐同時,一見不再」之轉語,玩天下於光景之中,學于聖人之門者如之何拾以自誤而惑人也!嗚呼,正心之學不講久矣。朱子明言知誠意而不知存心之弊,以防學者之舍本而圖末,重外而輕內,以陷於異端,乃一再傳而其徒已明叛之而不知;又奚況陸子靜、王伯安之徒不亟背聖教以入於邪哉!然正心之實功何若?孔子曰「複禮」,《中庸》曰「致中」,孟子「存心」,程子曰「執持其志」,張子曰「瞬有存,息有養」,朱子曰「敬以直之」,學者亦求之此而已矣。

  〖注〗自此以下,並以舊文為正。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辟,匹亦反。「賤惡」「惡而」之「惡」,俱烏路反。敖,五到反。好,呼報反。鮮,息淺反。)

  〖注〗「人」,謂眾人。「之」,猶於也。「辟」,猶偏也。五者在人本有當然之則,然常人之情隨其所向而不加察焉,則必陷於一偏而身不修矣。〖衍〗任情則偏,察其情之所偏而正之者,惟其心固有喜怒哀樂之節恒於中而不忘也,故曰「而身不修矣」,推本身之所自修於心之正也。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碩,本音「石」,舊葉音「芍」,自當如字讀之。)

  〖注〗「諺」,俗語也。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是則偏之為害,而家之所以不齊也。〖衍〗好惡不審而偏以致惑,身之不修也,而家所以不齊即在此。蓋好惡者身之大用,而家國天下受之,家其先受者爾。凡十傳互相貫通,初無二理,讀者勿滯可也。

  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右傳之八章,釋「修身齊家」。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弟,特計反。長,丁丈反。)

  〖注〗身修則家可教矣。孝、悌、慈,所以修身而教於家者也。然而國之所以事君、事長,使眾之道不外乎此,此所以家齊於上而教成於下也。〖衍〗修身而教於家,教家之道,修身而已。故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又曰:「父子之間不責善,藏身恕而人自喻。」君子之教家,如此焉耳。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中,陟仲反。後,俗本作「後」者,誤。)

  〖注〗此引《書》而釋之,又明立教之本不假強為,在識其端而推廣之耳。〖衍〗養子之事不待學而能,固有之端也。「識」,察識也。「推廣之」,雖不待學而求盡其理,必有事焉,非恃其不學不慮之知能而無功也。孝以事父,弟以事長,皆不待學,而皆有誠求之事。故曰:「直情徑行者,夷狄之道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注〗「一人」,謂君也。「機」,發動所由也。「僨」,覆敗也。此言教成于國之效。〖衍〗修齊之同德為孝悌慈,齊治之通理為仁讓。孝悌慈也,仁讓也,理一而分殊。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帥,所律反。好,呼報反。)

  〖注〗此又承上文「一人定國」而言,有善於己然後可以責人之善,無惡於己然後可以正人之惡,皆推己以及人,所謂「恕」也。〖衍〗「有善於己」,善為己之所欲,推以與人同欲之;「無惡於己」,惡為己之所惡,推以與人同惡之。所謂「恕」者,如此也。飲食居處,富貴安榮,人各有所嗜而分各有所應得,君子因物順施而於此不言恕,況或所欲所惡有不合於道者乎!

  〖注〗不如是,則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矣。「喻」,曉也。

  故治國在齊其家。

  〖注〗通結上文。

  《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後,俗本作「後」誤,後仿此。)

  〖注〗《詩》,《周南·桃夭》之篇。「夭夭」,少好貌。「蓁蓁」,美盛貌,興也。「之子」,猶言是子,此指女子之嫁者而言也。婦人謂嫁曰「歸」。「宜」,猶善也。

  《詩》雲:「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

  〖注〗《詩》,《小雅·蓼蕭》篇。

  《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

  〖注〗《詩》,《曹風·鳲鳩》篇。「忒」,差也。

  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注〗此三引《詩》,皆以詠歎上文之事,而又結之如此,其味深長,最宜潛玩。

  ▲右傳之九章,釋「齊家治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