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禮記章句 | 上頁 下頁
卷三十三 緇衣(1)


  《緇衣》者,蓋《表記》之下篇,其以《緇衣》名篇者,因篇內之文,猶《士喪禮》之下篇以《既夕》名也。舊說以為公孫尼子所作,使然;則《坊》《表》二記亦同出於尼子矣,未知是否。《表記》續《坊記》而作,以敬為本,以仁義為綱,修身以立民,極之道盡矣。此篇所述則以好惡言行為大旨,蓋好惡者仁之端,言行者義之實,君子之居仁由義以正己而物正者,於此焉慎之,則不待刑賞而民自從矣。《坊記》以下至此三篇,本末相資,脈絡相因,文義相肖,蓋共為一書,而雜《中庸》於《坊記》之後,則傳者亂之爾。大抵《禮記》一書,戴氏隨采而輯之,初無先後之序,故宋賢升《大學》於《中庸》之前,誠得意而忘其跡。乃近世姚江之徒,謂《中庸》在《大學》之前,學者當以《中庸》為入德之門,其亦陋矣。凡二十五章。

  子言之曰:「為上易事也,為下易知也,則刑不煩矣。」

  好惡定,則所求于民者有恆而易事,為之下者曉然具知上之所求於我者在此,則興起於為善去惡而不疑,何煩刑之有!

  ▲右第一章。此章首明好惡之理,以終前篇「仁者天下之表」之旨。其下五章,雜引孔子之言以申此章之意。

  子曰:「好賢如《緇衣》,惡惡如《巷伯》,則爵不瀆而民作願.刑不試而民鹹服。」(好,呼報反。「惡惡」,上烏路反。)

  此一節孔子之言。《緇衣》《巷伯》,好賢惡惡之至者也。好惡篤至而善惡別白,此以易事易知不待刑賞而民自化也。「願」,謹厚也。

  《大雅》曰:「儀刑文王,萬邦作孚。」

  「儀」,與「宜」通。「刑」,法也。「作」,起也。「孚」,信也。萬邦起信,無事刑賞矣。

  ▲右第二章。

  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遁心。」(夫,防無反。)

  此一節孔子之言。蓋即《論語》之言而傳之小異,引之以申上章不用刑賞之意。「遁」,幸逃苟免也。

  故君民者,子以愛之,則民親之;信以結之,則民不倍;恭以蒞之,則民有孫心。(子,祥之反。孫,蘇困反。)

  三者皆德之事。德立於上,為教之本,而後禮可興也。

  《甫刑》曰:「苗民匪用命,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是以民有惡德而遂絕其世也。

  「苗民」,謂有苗之君。「命」,《書》作「靈」,善也。三苗不用善化而虐于用刑,故民益頑而國遂亡。引此以證尚刑者之失。

  ▲右第三章。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好,呼報反。下同。)

  此一節孔子之言。「物」,事也。

  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惡,烏路反。)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斯為天下之表矣。

  ▲右第四章。

  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豈必盡仁?」

  此一節孔子之言。「立」,即天子位也。「遂」,成也。「豈必盡仁」者,謂非其民質性之皆仁也。禹好仁惡不仁,好惡大明於天下,而民化矣。

  《詩》雲:「赫赫師尹,民具爾瞻。」《甫刑》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大雅》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赫赫」,位高望盛也。「師」,大師。尹,尹氏。「成王」,謂成王者之德。「孚」,德喻於民而民信之也。雜引《詩》《書》以證君為民表之意。

  ▲右第五章。

  子曰:「上好仁,則下之為仁,爭先人。」(好,呼報反。)

  此一節孔子之言。

  故長民者章志貞教,尊仁以子愛百姓,民致行己以說其上矣。(長,丁丈反。子,祥之反。說,弋雪反。)

  「長民」,為民上也。「章」著也,「貞」,壹也。「章志」者。章明其好惡以示民。「貞教」者,教之專壹於仁也。「致」,自盡也。「行己」,謂力行於躬。「說」者,求合於上所好也。蓋上之所好惟仁;則用人行政莫匪德教,而為民表者在是矣。

  《詩》雲:「有梏德行,四國順之。」(梏,當依《詩》作「覺」。行,胡孟反。)

  「覺」,直也。好惡正則所行皆直遂而民從之矣。

  ▲右第六章。

  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

  此一節孔子之言。「綸」,綬也。「綍」,大索。「出」,謂臣民傳之也。王者言之於內而臣民傳之,附益益廣,得失宣著,不可掩也。

  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則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詩》雲:「淑慎爾止,不諐於儀。」(「危行」「行不」之「行」,胡孟反。諐,與愆同。)

  「遊」,浮也,不實之言也。「不可行」,過高難行之言也。「不可言」,幽暗不可告人之行也。「危」,過也。「止」,容止。「儀」,禮也。上節述夫子之言專言慎言,此引《詩》專言慎行,互文以相發明也。

  ▲右第七章。此章明言行當慎之理,以終前篇「義者天下之制」之旨。其下二章皆以申明此章之義。

  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道,徒到反。行,胡孟反。)

  此一節孔子之言。「道」者,引人於善,言之美者歆動人而從之也易。「禁」者,止人之惡,必躬行無邪,而民乃知格也。

  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詩》雲:「慎爾出話,敬爾威儀。」

  言雖美,行雖善,然或偏有所過,則其末流之弊至於詖淫詭異者有矣。君子慮之于始而慎之,所以寡民之過也。

  ▲右第八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