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禮記章句 | 上頁 下頁
卷三十二 表記(1)


  「表」者,植木為標,以測高下淺深之度者也。凡為坊者,必先立表以為之則,表雖無與於坊,而為坊之所自出,是坊末而表本也。以禮坊民,民猶逾之,既不可以坊為無益而廢之,亦不可更峻其坊而束民以不堪,則惟反躬自治以正其表,斯正己之盡而物可得而正矣。故三代以禮坊民,而逾之也率在末君失德之世,則知表之為重,而亦不可咎坊之徒勞矣。二篇皆游、夏之徒引所傳聞夫子之言以發端,而雜引《詩》《書》以證之。其辭悉得之口授,斷章檃括,文或不純,要為修己治人之顯道,不可以辭害之也。凡五十一章。

  子言之:「歸乎!君子隱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

  稱「子言之」者,挈其大綱,謂聖人之言如此,而凡所引伸皆斯言之義也。「隱」「顯」,以出處言。「矜」,以莊示人。「厲」,以威加物也。夫子周流而道不行,乃反而信其自,得之理不必施之政教,而但盡其躬行之實,自強不息,合于天德時行物生之妙,默成於己,而天下萬世之興起變化皆自此出,所謂「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

  ▲右第一章。此章言修身存誠之德,為表正萬物之本。其下八章雜引孔子之言,以申此章之意。

  子曰:「君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以上孔子之言。「不失」者,人不得而摘其過也。「足」,進退之節也。「口」,言也。君子之言貌,非徒欲示人以無失,而純於敬者自無過之可議也。

  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憚也,言足信也。

  「貌」,身容。「色」,面容。敬盡於己,則人自敬信之。

  《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擇言在躬。」

  「甫」,《書》作「呂」。甫,國也。呂,姓也。「忌」,憚也,憚人之見譏。「罔有擇言」者,言皆中理,人不能揀擇其得失也。「在躬」,猶居身。

  ▲右第二章。

  子曰:「裼襲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瀆也。」

  一事而各有節,或裼或襲,不偷循其便而必中於禮,民不得而褻之矣。言君子之于敬,無斯須之或亂也。

  ▲右第三章。

  子曰:「祭極敬,不繼之以樂。朝極辨,不繼之以倦。」(樂,盧各反。朝,直遙反。)

  「極」,盡也。「繼」,終也。「辨」,治也。祭雖獻酬交錯而意不在歡,朝廷之事雖煩勞而威儀必整,皆篤敬以厚其終也。

  ▲右第四章。

  子曰:「君子慎以辟禍,篤以不掩,恭以遠恥。」(辟,毗義反。遠,於願反。)

  「掩」,蓋覆也。立志敦篤,所行皆實,直行而無蓋覆,以辟譏非也。君子于禍患譭謗恥辱之至,無規避之術,惟盡其誠敬而已,蓋處變而惟不失其敬也。

  ▲右第五章。

  子曰:「君子莊敬曰強,安肆曰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終日。」

  「儳」,弱貌。「如不終日」,如不能待一日之終也。莊敬則志嚴,志嚴攝氣,氣以充體,斯日強矣。安肆而偷,則耳目墮,筋骸弛,終日之間如無所措手足,而懨懨以待盡。故敬者,王者以之祈天永命,君子以之修身立命,學者能體驗而有得焉,則近世儒者竊道士胎息之說以言學,其陋見矣。

  ▲右第六章。

  子曰:「齊戒以事鬼神,擇日月以見君,恐民之不敬也。」(齊,側皆反。見,賢遍反。)

  「擇日月」者,初委贄見君,筮吉日也。二者皆先事為期,豫戒以蓄敬,而專致之一日也。

  ▲右第七章。

  子曰:「狎侮,死焉而不畏也。」

  下習玩之,則雖殺人立威而人亦不畏之,言禦下之必以敬也。

  ▲右第八章。

  子曰:「無辭不相接也,無禮不相見也。欲民之毋相褻也。」

  此一節孔子之言。「辭」,主人請事而客答也。「接」,謂擯介相傳。「禮」,客執贄,主人拜辱也。君子盡禮以相敬於上,民乃尊嚴而不敢玩。

  《易》曰:「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告,如字,古沃反。三,蘇暫反。)

  「瀆」,則接神不以禮而神厭之,言神人一理,不可不敬也。

  ▲右第九章。凡上八章皆言君子立敬之道,以申首章之義而為一篇之綱領。《傳》曰:「敬者,德之輿也。」存敬以立本,則涵德於中,而仁義忠信之大用逢原而日生,君子建極以為民表之道備矣。周子曰:「聖王以敬為修身立政之本。」此之謂也。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義者,天下之制也。報者,天下之利也。」

  「表」者,物所望而歸之之謂。「利」,謂交相勸以趨於善也。宜民之道必體民情,故仁以綏之,義以裁之,而尤敦報施之義以達人情而使獲為善之利,斯王道之所以易從而教無不行也。

  ▲右第十章。前九章既言坊民之本,立敬以作則,此又言施於民者必盡其理而達其情,而後教化可行。蓋前以君德言,而此以君道言。其下四章皆以申明此章之意。

  子曰:「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怨,則民有所懲。」

  此一節孔子之言。「以怨報怨」,如其怨而報之,即所謂直也。君子之于怨,審其可怨不可怨而已矣。義之所得怨者而矯情以忘之,斯匿怨之所以可恥也。

  《詩》曰:「無言不仇,無德不報。」

  「仇」,答也。此雖人情之常而亦理之所不爽,君子不拂人情而順行之,所以維禮教之窮而使自勸懲也。

  《大甲》曰:「民非後無能胥以寧,後非民無以辟四方。」(大,他蓋反。)

  「辟」,為之君也。上之惠下,下之奉上,仁義之理也,而報施之道存焉,則報為天下之利,益可見矣。

  子曰:「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

  「仁」,當從鄭氏作民。「寬身」,謂安身求容。「刑戮」,謂眾叛親離而陷刑戮也。二者雖有過不及之分,要皆不酌報施之宜而悖人情以遏天下之利也。

  ▲右第十一章。

  子曰:「無欲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是故君子議道自己,而置法以民。」(好,呼報反。惡,烏路反。)

  「天下一人」,惟體仁之君子能之,非民所及也。承上章而言報以順民情而利勸懲之用。君子通愚賤之志以置法,不以己之不望報而欲施仁者概如之,則亦義之所宜而廣興仁之效也。

  ▲右第十二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