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禮記章句 | 上頁 下頁 |
卷三十一 中庸(6) |
|
哀公問政。 〖注〗哀公,魯君,名蔣。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注〗「方」,版也。「策」,簡也。「息」,猶滅也。有是君,有是臣,則有是政矣。 「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夫,防無反。) 〖注〗「敏」,速也。「蒲盧」,沈括以為「蒲葦」,是也。以人立政,猶以地種樹,其成速矣,而蒲葦又易生之物,其成尤速也。言人存政舉,其易如此。〖衍〗「人道」者,人之所以為人,有其性,有其情,有其才,而能擇能執者也。 「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注〗此承上文「人道敏政」而言也。為政在人,《家語》作「為政在於得人」,語意尤備。「人」謂賢臣。「身」,指君身。「道」者,天下之達道。「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生者,所謂「元者善之長也」。言人君為政在於得人,而取人之則,又在修身。能仁其身。〖衍〗備仁之理於身也。 〖注〗則有君有臣而政無不舉矣。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殺,所戒反。) 〖注〗「人」,指人身而言。具此生理,自然便有惻怛慈愛之意,深體味之可見。〖衍〗此言「仁」者,愛之理,仁之用也,道也。知仁勇之仁,言心之德,仁之體也,性也。立體以致用,而後用無不行,率性而道乃可修也。 〖注〗「宜」者,分別事理各有所宜也。「禮」,則節文斯二者而已。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注〗鄭氏曰:「此句在下,誤重在此。」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注〗為政在人,取人以身,故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故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欲盡親親之仁,必由尊賢之義,故又當知人。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皆天理也,故又當知天。〖衍〗此節既結上文,抑與「知斯三者」一節相為終始。此但言舉政之道不可以不然,乃知其不可以不然而終不能然者,未得所以能然之實而致功也。知以吾三近之德修身而治人,則天人皆知,而誠身順親,仁義禮之無不舉矣,人道之所以能敏政也。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知,珍義反。) 〖注〗「達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書》所謂「五典」,孟子所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衍〗親、義、別、序、信,仁義禮而已。 〖注〗「知」,所以知此也。「仁」,所以體此也。勇,所以強此也。〖衍〗「所以」者,取之身而加彼之辭。 〖注〗謂之「達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一」,則誠而已矣。達道雖人所共由,然無是三德則無以行之。達德雖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誠,則人欲間之,而德非其德矣。〖衍〗誠則人欲自不能間。但遏人欲而未即能誠,德亦終非其德也。 〖注〗程子曰:「所謂誠者,止是誠實此三者,三者之外更別無誠。」〖衍〗「誠實此三者」,言三者之皆充實也。一有不誠,未至乎充實,斷而不恒,小而不擴,偏而不全也。若夫偽者後起之妄,小人之所為無忌憚,非一有不誠而即偽也。三者之未實,則必為欲所乘;然雖人欲間之,亦尚未至於偽,惟不仁不知不勇之極,而濟之以無忌憚之才,然後偽生。誠不與偽對,但去偽亦未能誠。而先儒或言去偽存誠者,乃為陷溺梏亡深重者示自新之路,去偽而不自恕,不自恕則愧怍而反求諸道,庶幾可得而誠也。鄉黨自好者其偽亦鮮,何況君子而豈但無偽之即誠哉!然則君子之存誠也,懼三者之未充實,則以好學充其知,力行充其仁,知恥充其勇而已矣。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強,其爾反。) 〖注〗知之者之所知,行之者之所行,謂「達道」也。以其分而言,則所以知者「知」也;所以行者「仁」也;所以至於知之成功而一者,「勇」也。以其等而言,則生知安行者,「知」也;學知利行者,「仁」也;困知勉行者,「勇」也。〖衍〗總以見知仁勇之交相為功,而生安、學利、困勉,皆資所性之達德以知行耳。學者不得其立言之旨而效其分配,為無益而已矣。 〖注〗蓋人性雖無不善,而氣稟有不同者,故聞道有蚤莫,行道有難易,然能自強不息,則其至一也。〖衍〗困勉者亦有能自強不息之資,惟其三近之德足於性也。 〖注〗呂氏曰:「所入之塗雖異,而所至之域則同」,此所以為中庸。〖衍〗繩墨之不可改,彀率之不可變也。 〖注〗「若乃企生知安行之資為不可幾及,輕困知勉行謂不能有成,此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 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好,呼報反。「乎知」之「知」,珍義反。) 〖注〗「子曰」,二字衍文。此言未及乎達德而求以入德之事,通上文三知為知,三行為仁,則此三近者勇之次也。〖衍〗三者皆性之德也。知、仁、勇,天德也。天德者,天之道。此三者人之性,人之道也。「近」者,天人之辭,人以是而近天,所謂「達天德」也。天人於此而相接,所謂「繼之者善」也。蓋嘗論之,天之明于人為知,天之純于人為仁,天之健于人為勇,是其主宰之流行化生,人物為所命之理而凝乎性焉。然人之與物,雖有偏全、大小、明暗、醇疵之不同,而皆有之矣,惟此好學、力行、知恥之心,則物之所絕無而人之所獨也。抑天之所未有,而二氣五行之精者凝合為人而始有也。天地之生人為貴,貴此而已。天有道而人能弘之,弘此而已。以向於學而好之不舍者,孰為誘之?以務於行而力之不吝者,孰為勉之?以有所恥而知其所當恥,以不昧於恥者,孰為區別而警之?觸而用之,有其幾焉;反而求之,有其實焉。發之不知,存之不忘,用之不倦,不學而能,不慮而知,非所性固有之德哉?誠之者,人之道也。人之道者,人之性也。故以此三者修身而身修,以此三者治人而人治,不可勝用也。盡其心則性盡而道弘矣。不知用此,則雖知知而知有所窮,不能複通;知仁而仁有所間,不能相保;知勇而勇有所竭,不能複振。無他,上用天德,則形器所域,固不能與天同其理;下用與物同有之性,則且與物同其偏而一往必窮也。故子曰:「不如丘之好學也。」又曰:「發憤忘食,不知老之將至。」聖人之性焉,安焉者;性此、安此而已矣。其曰「勇之次」者,則以見聖人以至於愚柔之資,皆有此三者爾,所謂「人皆可以為堯舜」也。 〖注〗呂氏曰:「愚者自是而不求,自私者徇人欲而忘返,懦者甘為人下而不辭。故好學非知,然足以破愚;力行非仁,然足以忘私;知恥非勇,然足以起懦。」 「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注〗「斯三者」,指三近而言。「人」者,對己之稱。「天下國家」,則盡乎人矣。〖衍〗人道之所以能敏政也。 〖注〗言此以結上文「修身」之意,起下文「九經」之端也。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注〗「經」,常也。「體」,謂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子」,如父母之愛其子也。「柔遠人」,所謂「無忘賓旅」者也。此列「九經」之目也。呂氏曰:「天下國家之本在身,故修身為九經之本。然必親師取友,然後修身之道進,故尊賢次之。道之所進莫先其家,故親親次之。由家以及朝廷,故敬大臣、體群臣次之。由朝廷以及其國,故子庶民、來百工次之。由其國以及天下,故柔遠人、懷諸侯次之。此九經之序也。」視群臣猶吾四體,視百姓猶吾子,此視臣視民之別也。 「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 〖注〗此言九經之效也。「道立」,謂道成於己而可為民表,所謂「皇建其有極」是也。「不惑」,謂不疑於理。「不眩」,謂不迷於事。敬大臣則信任專而小臣不得以間之,故臨事而不眩也。來百工則通工易事,農末相資,故「財用足」。柔遠人則天下之旅皆悅而願出於其途,故「四方歸」。懷諸侯則德之所施者博而威之所制者廣矣,故曰「天下畏之」。 「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齊,側皆反。去,邱矩反。遠,於願反。好,呼報反。惡,烏路反。斂,力驗反。既,許亮反。稟,力稔反。稱,昌孕反。朝,直遙反。) 〖注〗此言九經之事也。「官盛任使」,謂官屬眾盛,足任使令也;蓋大臣不當親細事,故所以優之者如此。「忠信重祿」,謂待之誠而養之厚,蓋以身體之而知其所賴乎上者如此也。「既」,讀曰「餼」。「餼稟」,稍食也。「稱事」,如《周禮》稿人職曰「考其弓弩,以上下其食」是也。往則為之授節以送之,來則豐其委積以迎之。「朝」,謂諸侯見於天子;「聘」,謂諸侯使大夫來獻。《王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厚往薄來」,謂燕賜厚而納貢薄。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 〖注〗「一」者,誠也。〖衍〗「一」,猶言無異道。擇善而後知所誠,固執而後無不誠,《大學》所謂「無所不用其極」也。 〖注〗一有不誠,則是九者皆為虛文矣,此九經之實也。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行,胡孟反。) 〖注〗「凡事」,指達道、達德、九經之屬。「豫」,素定也。〖衍〗立天下之大本而後素無不定,所以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也。 〖注〗「跲」,躓也。「疚」,病也。此承上文言凡事皆欲先立乎誠,如下文所推是也。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注〗此又以在下位者推言素定之意。「反諸身不誠」,謂反求諸身而所存所發未能真實而無妄也。〖衍〗「所存」者,一於存真;「所發」者,加之察妄。 〖注〗「不明乎善」,謂未能察于人心天命之本然,而真知至善之所在也。〖衍〗「天命」,天之命我者也。凝乎心而至善有恆,萬物皆備于我,於己取之而已,故格物致知,非逐物而失己也。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從,七恭反。中,陟仲反。) 〖注〗此承上文「誠身」而言。「誠」者,真實無妄之謂。〖衍〗「妄」者,無本而動之謂,天理不實,人欲間之以動也。 〖注〗天理之本然也。〖衍〗天下之事,其本然無非天理,不隨妄動,無不誠也。 〖注〗「誠之」者,未能真實無妄而欲其真實無妄之謂,人事之當然也。〖衍〗既其當然,抑其能然;惟其能然,是以當然。 〖注〗聖人之德,渾然天理,真實無妄,不待思勉而從容中道,則亦「天之道」也。〖衍〗德,已成之德也。如孔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已。 〖注〗未至於聖,則不能無人欲之私,而其為德不能皆實。故未能不思而得,則必擇善,然後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則必固執,然後可以誠身,此則所謂「人之道」也。〖衍〗「未至於聖」,聖功尚未成也。「此則所謂人之道」,既已為人則必務乎此,雖聖人亦以此而盡其人道,好問好察,拳拳服膺,皆聖功也。 〖注〗不思而得,生知也。〖衍〗義精則「不思而得」。 〖注〗不勉而中,安行也。〖衍〗仁熟則「不勉而中」。 〖注〗擇善,學知以下之事;固執,利行以下之事也。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注〗此「誠之」之目也。學問思辨所以擇善而為知,學而知也;篤行所以固執而為仁,利而行也。程子曰:「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注〗君子之學,不為則已,為則必要其成,故嘗百倍其功,此困而知、勉而行者也,勇之事也。 「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注〗「明」者,擇善之功;「強」者,固執之效。呂氏曰:「君子之所以學者,為能變化氣質而已,德勝氣質,則愚者可進於明,柔者可進于強;不能勝之,則雖有志於學,亦愚不能明、柔不能立而已矣。蓋均善而無惡者,性也,人所同也。昏明強弱之稟不齊者,才也,人所異也。誠之者,所以反其同而變其異也。〖衍〗欲反其同,即以其所同者反之。好學、力行、知恥,人之與聖人同者也。以此三者合而用之,則弗措矣。氣質者與生而俱,非性之德無以變之,則終於愚柔矣。愚柔者以變化氣質,聖人以馴至聖功而達天德,不可有二用,有二用則終不可得而同也。 〖注〗「夫以不美之質求變而美,非百倍其功不足以致之。今以魯莽滅裂之學,或作或輟,以變其不美之質,及不能變,則曰天質不美,非學所能變,是果於自棄,其為不仁甚矣。」 ▲右第二十章。此引孔子之言以繼大舜、文、武、周公之緒,明其所傳之一致,舉而措之,亦猶是爾。〖衍〗格天配命,創制顯庸,皆一實之理,人或知之,而要諸至德之原,皆自好學、力行、知恥而生。嗚呼,知此者鮮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