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禮記章句 | 上頁 下頁 |
卷三十一 中庸(4) |
|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注〗「素」,猶見在也。言君子但因見在所居之位而為其所當為,無慕乎其外之心也。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注〗此言素其位而行也。〖衍〗「行」者,為所當為。為其所當為,則不失己而自得矣。若富貴無憂勤之心,患難無冰淵之戒,夷狄無羞惡之志,忻然自得,則亦小人而無忌憚矣。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注〗此言「不願乎其外」也。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易,以豉反。) 〖注〗「易」,平地也。「居易」,素位而行也。「俟命」,不願乎外也。「僥」,求也。「幸」,謂所不當得而得者。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正,諸盈反。) 〖注〗畫布曰「正」,棲皮曰「鵠」,皆侯之中,射之的也。子思引此孔子之言,以結上文之意。 ▲右第十四章。子思之言也。凡章首無「子曰」字者放此。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注〗「辟」譬同。 《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好,呼報反。樂,盧各反。帑與孥通,乃都反。) 〖注〗《詩》,《小雅·常棣》之篇。「鼓瑟琴」,和也。「翕」,亦合也。「耽」,亦樂也。「帑」,子孫也。 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注〗夫子誦此詩而贊之曰:人能和于妻子、宜於兄弟如此,則父母其安樂之矣。子思引《詩》及此語,以明行遠自邇、登高自卑之意。 ▲右第十五章。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注〗程子曰:「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衍〗天地之功用,造化之跡,謂之「鬼神」。 〖注〗張子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衍〗妙于生化曰「良」。 〖注〗愚謂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伸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衍〗就其所自來而為魂為魄各成其用,與其所既往而魂升魄降各反其本,則為二物;自其既凝為人物者和合以濟,無有畛域,則為一物矣。雖死而為鬼神,猶是一物也,實一物也。以祭祀言之,求之于陽者神也,求之于陰者鬼也,是所謂陰陽之靈也。思成而翕聚者神也,未求之先與求已而返於漠者鬼也,是所謂「至而伸」「反而歸」也。 〖注〗「為德」,猶言性情功效。〖衍〗有氣斯有理,理氣合則有性情,有性情則有變有成,與人物相效則有功效。 「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注〗鬼神無形與聲,然物之終始莫非陰陽合散之所為,是其為物之體而物所不能遺也。其言「體物」,猶《易》所謂「幹事」。〖衍〗既為物之體,則經營之、辟闔之,富有日新,充塞見聞,特人欲以有窮之目力視之,有窮之耳力聽之,則不見不聞爾。人不自知其耳目之力有窮,而於聞見不及之地狂妄蔔度,斯異端之所自熾也。 「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齊,側皆反。) 〖注〗「齊」之為言齊也,所以齊不齊而致其齊也。「明」,猶潔也。「洋洋」,流動充滿之意。能使人畏敬奉承而發見昭著如此,乃其「體物而不可遺」之驗也。〖衍〗鬼神之德非耳目之所可及,而獨與心相感。使人畏敬者心之動,發見昭著者心之喻。蓋鬼神者二氣之良能,而心者人之良能也。心為大體,無所遺,故不可遺。耳目則知性情之發而不知性情之藏,知功效之跡而不知功效之由,小體也,其遺多矣。故自耳目言之,則為隱;自心言之,則為不可掩也。 〖注〗孔子曰:「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正謂此爾。 「《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度,徒落反。射,羊益反。) 〖注〗《詩》,《大雅·抑》之篇。「格」,來也。「矧」,況也。「射」,厭也。言厭怠而不敬也。「思」,語辭。 「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夫,防無反。) 〖注〗「誠」者,真實無妄之謂。〖衍〗誠則無妄矣。凡妄之興,因虛故假。流動充滿,皆其實有,妄奚從生哉! 〖注〗陰陽合散無非實者,故其發見之不可掩如此。〖衍〗陰陽合散之際,無心而有理。昧者不察其有理而但見其無心,則謂之漚合而漚散矣。漚之散合無其理,則合之散之無性情,故漚亦無性情;為合為散無功效,故漚亦無功效。若二氣之良能,其動滿盈,其理各得,其信無毫髮之爽,其妙曲盡而微至,其靈赫然昭著而感物之哀樂也深,性情功效粲然不欺,而豈漚之類哉!故知空虛無物之中,沖漠無朕之際,乃仁義禮智之都,哲謀肅乂之府,特耳目窮而昧者不察爾。不然,天下之性情功效惡從而盛,以貞之萬世而合符不爽如此哉! ▲右第十六章。不見不聞,隱也。體物如在,則亦費矣。此前三章以其費之小者而言,此後三章以其費之大者而言,此一章兼費隱、包小大而言。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與,以諸反。) 〖注〗「子孫」,謂虞思、陳胡公之屬。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注〗舜年百有十歲。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注〗「材」,質也。「篤」,厚也。「栽」,植也。氣至而滋息為「培」,氣反而遊散則「覆」。〖衍〗於此益見陰陽合散之幾,無心而有理矣。 「《詩》曰:『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憲,呼典反。樂,盧各反。) 〖注〗《詩》,《大雅·假樂》之篇。「假」,當依此作「嘉」;「憲」,當依《詩》作「顯」。「申」,重也。 「故大德者必受命。」 〖注〗「受命」者,受天命為天子也。 ▲右第十七章。此由庸行之常推之以極其至,見道之用廣也。而其所以然者,則為體微矣。後二章亦此意。〖衍〗大德以受命,莫之致而自至,天之微也。舜之夔夔齊栗盡孝以凝命,聖人之微也。下二章備論幽明禮樂之故,推及於義之難明,皆以著君子道用之隱。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