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禮記章句 | 上頁 下頁
卷三十一 中庸(2)


  〖注〗其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衍〗「實體」,誠也。誠者,天之道也。「備於己」者,人之天道也。

  〖注〗次言存養省察之要,終言聖神功化之極。蓋欲學者于此反求諸身而自得之。〖衍〗求之之實,求諸三近而已。誠之者,人之道也。自得之,則天道複矣。

  〖注〗以去夫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楊氏所謂「一篇之體要」是也。其下十章,蓋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終此章之義。〖衍〗此章之義,中為體,和為用,存養為主,省察為輔。體用主輔合一以為道,而內外本末曆然自分,聖學所以為萬善之統宗而非異端之所可冒也。《章句》之開示切矣。世教衰,邪說逞,於是而有並戒懼於慎獨以蔑存養之說者出焉。「道之不行,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夫見為過者,豈能過哉,不及而已矣。一念之起,介然有覺,是非粗辨,梏亡者亦有之也。未之感應,天理森然,萬物皆備,非君子莫之能得也。念之始萌,是非甚細,權衡之審,即念而明,非君子莫之能著也。未嘗實致其力於靜存之學,則茫然無得。因其未得,不信君子之有,乃據一念介然之覺以為極致,是其不及者遠矣。而自謂能過於君子之道,不已誕乎!且惟然,而其所謂介然之覺,是非之果辨與否焉,吾不能保也。抑其乘天機之未泯以為介然之覺者,自謂獨知,而天下之人則已如見其肺肝也。故人欲之不可肆,鄉黨自好者而知之矣,佛、老而先知之矣,即夫縱欲敗度而思返者亦知之矣,非特知之,且遏之矣。乃佛、老之知之,無殊於縱欲而疲者之知之也,則惟其無大本存焉,而聽志氣之息以斂者也。迨志氣之疲,而乃知人欲之非,所當逐焉,故曰人已見其肺肝而始有介然之覺也。則專言慎獨者,蓋終身而未嘗有其獨也。於是為邪說者益叛而為遁辭曰:「獨者無對之體,是不與非對,善不與惡對,己不與物對,事不與理對,即吾性也。」則其竊佛氏真空不二之說,以洸□浮游于人心之危,而本心盡失。是其終身之久,以至於終食之間,求其痛癢之自知,乃至一念而不可得。信乎終日言獨,而不知何者之為獨,而況可得而慎乎!斯所以昏然長迷,為鮮能之民,而終之以無忌憚。故曰:其不及者遠矣,奚過之有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注〗「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惟君子為能體之,小人反是。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注〗王肅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程子亦以為然。今從之。君子之所以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隨時以處中也。〖衍〗「處」,猶制也。

  〖注〗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無所忌憚也。

  〖注〗蓋中無定體,隨時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衍〗無定體則亦無定用,然不可謂無定用,蓋用雖至賾而其趨一也。若無定用,則莊周「兩行」之說歸於無忌憚而已。

  〖注〗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謹不睹,恐懼不聞,而無時不中。〖衍〗雖無定體,而在我則有皆備之實體,可固執也。於此獨言戒慎恐懼,則存養為聖功之主,亦可見矣。

  〖注〗小人不知有此,則肆欲妄行而無所忌憚矣。〖衍〗凡以私意為邪說詖行者,必以徇其所欲而使得肆;若無所欲,其行雖妄,猶將有所忌憚也。

  ▲右第二章。此下十章皆論「中庸」,以釋首章之義。文雖不屬而意實相承也。變「和」言「庸」者,遊氏曰「以性情言之則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則曰中庸」是也。然中庸之「中」,實兼「中和」之義。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鮮,息淺反,下同。)

  〖注〗過則失中,不及則未至,故惟中庸之德為至。〖衍〗失中則亦不及於中,故必不得至。至未有能過之者,皆不及爾。

  〖注〗然亦人所同得,初無難事,但世教衰,民不興行,故鮮能之,今已久矣。《論語》無「能」字。

  ▲右第三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知者」之「知」,珍義反。)

  〖注〗「道」者,天理之當然,中而已矣。〖衍〗中者道之體,道者中之用。自此以下篇內言道者,皆修道之教也。

  〖注〗知愚賢不肖之過不及,則生稟之異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過,既以道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賢者行之過,既以道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又不求所以知,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衍〗明行相互而言者,理之固然,誠則明,明則誠也。誠明相資以為體,知行相資以為用,惟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資以互用,則於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為用,資於異者乃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不知其各有功效而相資,於是而姚江王氏知行合一之說得藉口以惑世;蓋其旨本諸釋氏,於無所可行之中,立一介然之知曰悟,而廢天下之實理,實理廢則亦無所忌憚而已矣。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注〗道不可離,人自不察,是以有過不及之弊。

  ▲右第四章。〖衍〗無忌憚之小人,賊道者也。鮮能之民,昧道者也。過不及者,學道而不至者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夫,防無反。)

  〖注〗由不明故不行。

  ▲右第五章。此章承上章而舉其不行之端,以起下章之意。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知,珍義反。與,以諸反。好,呼報反。)

  〖注〗舜之所以為大知者,以其不自用而取諸人也。「邇言」者,淺近之言。〖衍〗明非左右近習之言。

  〖注〗猶必察焉,其無遺善可知。然於其言之未善者則隱而不宣,其善者則播而不匿,其廣大光明又如此,則人孰不樂告以善哉!「兩端」,謂眾論不同之極致,蓋凡物皆有兩端,如小大厚薄之類。於善之中又執其兩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後用之,則其擇之審而行之至矣。然非在我之權度精切不差,何以與此。此知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行也。〖衍〗忽學問為無益於知,而專己求明是為過。怠於學問則不及矣。凡言過者,皆經過涉略而不入於室之謂。

  ▲右第六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知,珍義反。期,居之反。)

  〖注〗「罟」,網也。「擭」,機檻也。「陷阱」,坑坎也。皆所以掩取禽獸者也。「擇乎中庸」,辨別眾理以求所謂中庸,即上章「好問」「用中」之事也。「期月」,匝一月也。言知禍而不知避,以況能擇而不能守,皆不得為知也。

  ▲右第七章。承上章「大知」而言,又舉不明之端以起下章也。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注〗回,孔子弟子,顏淵名。「拳拳」,奉持之貌。「服」,猶著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間,言能守也。顏子蓋真知之,故能擇能守如此。此行之所以無過不及,而道之所以明也。〖衍〗行之不力,志大而不能掩,是為過。不力於行,則不及矣。舜之智,好學故大。回之仁,力行故弗失。人皆曰予知,亦有知焉而不能好學也;不能期月守,亦既行焉而不能力行也。好學,然後擇之審而行之不疑;力行,則身體而喻之深。好學力行,作聖之極功,雖聖人不能不資之,審矣。

  ▲右第八章。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注〗「均」,平治也。三者亦知、仁、勇之事。〖衍〗「知、仁、勇」,天德也。好學、力行、知恥,人道也。人之道者,凝於人而為性,盡性則至於命,不徒恃天德而自達天德,君子不言命也。徒恃知、仁、勇之天德,則有倚於一偏之病,能三者而量止矣。

  〖注〗天下之至難也,然皆倚於一偏,故資之近而力能勉者皆足以能之。至於中庸雖若易能,然非義精仁熟而無一毫人欲之私者,不能及也。〖衍〗好學則義精,舜之能用中也;力行則仁熟,顏子之能弗失也。知恥則不以勝人為勇而勇於自治,其人欲之私,恥一毫之尚存,君子之強而備中和之德也。

  〖注〗三者難而易,中庸易而難,此民之所以鮮能也。〖衍〗能乎三者而尚不能乎中庸,況未能乎三者哉!

  ▲右第九章。亦承上章以起下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