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禮記章句 | 上頁 下頁
卷十九 樂記(5)


  樂著大始,而禮居成物。

  萬物之生以感而始,樂之自無而有,亦因感而生,故與乾之知大始者同其用。物有定體,性命各成。禮之因其成材各為位置,亦以正萬物之性命而安其所,故與坤之作成物者同其功,此明禮樂之原與乾坤合其撰者也。

  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動者,地也。

  「著」,法象之昭示者也。乾知大始而統乎成,流行而不息;樂以之而自無之有者,終始相貫而成章。坤作成物而正位居體,凝而不動;禮以之而效其成材者,法制一定而不易。此明禮樂之成與天地同其德也。

  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間也。

  大始而不息,「動」也。成物而不動,「靜」也。動靜各有其則,而天地之間化機流行,則動以養靜,靜以居動,互相為用,合同而成化。蓋動靜有必合之幾,而萬物由之以生成,不可偏廢也。

  故聖人曰禮樂雲。

  一動一靜互用以成化,故禮必得樂以和,樂依禮以節,聖人必合言之。

  ▲右第十七章。自第五章以下至此章凡十三章,皆合論禮樂,以斯二者相須而成用,故此章終言聖人之合言以結其意。其第九章、第十一章,皆以禮樂分配天地,第十五章、第十六章,合天地之化體以配禮樂,其旨雖殊而道無定在,要不可執一以論,誠如斯也。至此章則又以動靜之合幾發明禮樂並行之義,其于乾坤中和保合之妙,與先王文武張弛同原並建之精意,尤為深察。學者考其分合之由而不滯於一端之見,則道之全體亦自此而可窺矣。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侯。故天子之為樂也,以賞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時熟,然後賞之以樂。

  琴始於伏羲氏,或曰神農氏,今雲舜作者,以五弦異也。《南風》,琴操名。鄭氏曰:「其辭未聞。」今世傳「南風之薰兮」者,孔氏謂屍佼、王肅所撰耳。始,猶於是也。教尊,謂治教隆盛也。諸侯受賞,乃得用樂於賓祭。

  故其治民勞者,其舞行綴遠;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綴短。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諡,知其行也。(「舞行」之「行」,胡郎反。「其行」之「行」,胡孟反。)

  「行綴」,舞人相躡之數,人少則相去遠,人眾則相去短也。民逸則舞人多,象其致民之盛也;民勞則少,象其民之乏也。「德」,加於民者。「行」,成於己者。天子于諸侯,生則寵之以樂,沒則錫之以諡,用示勸懲,其義一也。

  ▲右第十八章。

  《大章》,章之也。

  堯樂名,言章明其德也。

  《咸池》,備矣。

  黃帝樂名。「池」之為言施也。言德咸備而施之溥也。

  《韶》,繼也。

  舜樂名,謂紹繼堯治。

  《夏》,大也。

  禹樂名,言功被四海。

  殷、周之樂盡矣。

  殷樂,謂殷之《大濩》也。周樂,謂周之《大武》也。兼文德武功而盡之。

  ▲右第十九章。此章言六代之樂各象其功德。

  天地之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饑。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事者,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

  「道」,化也。「疾」,民病也。穀不熟曰「饑」,謂旱澇也。「教不時」者,張弛失度,風雨偏而世道傷矣。「事不節」者,勞逸無等,勤而無成也。

  然則先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象德矣。(行,胡孟反。)

  「法」,肖也。「行」,民興行也。「德」,君德也。樂取法於政教,酌高下疾徐而因時合節則善,善則移風易俗,民之行皆順君之德矣。

  ▲右第二十章。

  夫豢豕為酒,非以為禍也,而獄訟益繁,則酒之流生禍也。(夫,防無反。)

  以穀飼畜曰「豢」。「為」,造也。天之物,人之事,無有成乎惡者,皆禮以為之體;惟無禮則禍生。

  是故先王因為酒禮。

  「酒禮」,飲酒之禮。人心喜樂,自然之節,先王因之而已。

  壹獻之禮,賓主百拜,終日飲酒而不得醉焉,此先王之所以備酒禍也。

  「壹」與「一」通。「一獻」,士禮也,於禮為略,然且容儀繁多,則三獻以上益可知矣。「百拜」,極言其多。「備」,防也。

  故酒食者,所以合歡也;樂者,所以象德也;禮者,所以綴淫也。(食,祥吏反。綴,陟悅反。)

  「綴」,禁也。「淫」,放泆也。燕饗之禮,禮行而樂作,象其德,綴其淫,使優遊於為善之樂而自遠於非辟,三者並行而不悖矣。

  是故先王有大事,必有禮以哀之;有大福,必有禮以樂之。哀樂之分,皆以禮終。(樂,盧各反。)

  「大事」,喪也。「大福」,祭也。衰麻哭奠,所以將哀;酬嘏籑胙,所以將樂。「終」,成也。上二節因饗燕以明禮樂為防情止過之用,此節因喪祭而明禮樂為順性飾情之美,則因此推之人事之繁,吉凶常變,皆禮樂以為之經,原本性情而為天下之達道,不可須臾離也。

  ▲右第二十一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