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禮記章句 | 上頁 下頁
卷十八 學記(3)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多」,泛記而不親也。「寡」,專持而不廣也。「易」,果為而不知難也。「止」,循分而不能進也。「心」,謂情質也。

  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多、寡、易、止,雖各有失,而多者便於博,寡者易以專,易者勇於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則善長矣。

  ▲右第八章。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繼」,續也;啟其端而使彼續成之也。「志」,思也。

  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言」,教者之訓辭也。「約」,簡也。「達」,可通于大全也。「微」,不顯說也。「臧」,美也;謂精美有義味也。「罕譬」,不多為譬釋也。「喻」,曉也;大旨已曉了也。以此三者立言,則為可繼,以待學者之自求,所以引人之志於無窮也。

  ▲右第九章。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而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長,丁丈反。

  「至學」,謂至手所學之道也。「難易」者,斯道大小顯微之序也。「美惡」,學者材質之差也。「博喻」,謂所喻者眾也。「長」,官之正長。知道之序而盡人之材,則因機設教而人無不可喻者矣。以之為長為君,而建道宜民,程材器使,皆此道耳。君長之道,皆于師道取則焉。故自天子之元子至凡民之俊秀,欲明君長之德者,得所師而取法不遠,是以王者擇師以立教,則子孫臣庶則而效之,而治隆俗美也。

  《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俗本惟作唯。「此」字讓有「其」字者,訛。)

  「四代」,虞、夏、商、周。「惟其」,慎擇之辭。

  ▲右第十章。此章承上章師道之大而言擇師之當慎。自此以下六章,皆言親師為學之道,學者之事也。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

  「嚴」,尊敬也。惟尊德樂道者,乃能忘勢而尊師,是以難也。

  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民」,人也。「敬」,重也。

  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于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詔」,告也。天子入大學而親有所問,則東面,師西面,所謂「弗臣」也。天子尊之于上,其下莫敢不尊也。

  ▲右第十一章。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歸功曰「庸」。「怨」者,怨其督責。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說,他活反。)

  「易」者,疏理易析處。「節目」,木枝節所自出,堅撐處也。「說」,謂節目隨理而脫也。「解」,判也。喻善問者因言以知意,即顯以察微,漸漬之久而大疑自決。若擇隱奧者以為詰難之端,而輕其淺易者為不足問,是不誠于求知而躐等以矜善問,終於迷而已,程子所謂「揀難處問」者是也。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從,七恭反。)

  「待」,應也。「從容」,猶言良久。「聲」,餘韻也。因問而答,大者不吝,小者不濫,而意味有餘,使人思而得之,引伸於無窮。

  此皆進學之道也。

  善問善答,則學日進矣。

  ▲右第十二章。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

  「記問」者,無察識之實,懵於次序,述誦以教人,傾盡而止。惟己學已明,則審知學者所至之淺深,聽其所問之語而因量以善誘之也。

  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語,魚詎反。舍,如字,始夜反。)

  「力不能問」者,不知疑也。「舍」,置也。言師必因材而授,不可則止,以警學者之自勉。

  ▲右第十三章。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冶裘之事,熔合以底於完。弓箕之事,矯揉以適於用。始學禦者,馬反向輿,曳車卻行,使易就禦而不騁。察於此而知識小以成大,變質以合理,向道以閑邪,雖未能即合轍于古人,而就其所能以擬議之,則不迷其方而為之有漸,其於學也,有日孳孳而不能已者矣。

  ▲右第十四章。

  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當,丁浪反。治,直利反。)

  「醜」,齊也;因聲色而知學與師之重,所謂「比物丑類」也。「鼓」,謂考擊之也。「水」,調塗之也;鼓之所以宣五聲之和,水之所以成五色之章,質因其自然,而為之者人力也。「五官」,耳聰、目明、貌恭、言從、思睿也。天之所賦,雖各效其靈,而非學則無以盡其材而不淫於妄也。「五服」,斬、齊衰,大、小功,緦也。親師明道而後能盡倫也。

  ▲右第十五章。

  君子曰:大德不官,

  「大德」者,人官之本,涵於未發,以為視聽言動之則,不倚於官也。

  大道不器,

  「大道」者,事物之本,為事物之所共由,散於有形而為器,而不滯於一器也。

  大信不約,

  「大信」者,信在言前,不言而信固存,不待期約之結也。

  大時不齊。

  「齊」,有恆期而無參差也。聖人之時,因時而處中,無畫一之理而同歸一致。如天之有四時寒暑,參差變化,無一定之期而自不爽;蓋時為齊之本,而齊不可以為時也。

  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本矣。

  四者之理,居靜以禦動,不為而成功,惟其有本也。學能知本,則修之在躬,存之在心,雖未發見於事物,亟著於功效,而應事接物之道即此而具,蓋明其德以修身,而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理,不外是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謂務本。

  河,海之源也。海,河之委也。源雖小而必先之,重本也。故守約而施博,君子之學,求諸己而已矣。此篇所言,皆親師講藝之事,而終之以務本。所以見古人為學,求之己者,但盡其下學之事,而理明行篤,則天德王道即此而上達焉。蓋與《大學》至善知本之旨相為符合,而後世竊佛、老之說,以文其虛枵狂誕之惡者,亦鑒於此而可知其妄矣。

  ▲右第十六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