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禮記章句 | 上頁 下頁
卷三 檀弓上(3)


  布幕,衛也;縿幕,魯也。(縿,思邀反。)

  「幕」,所以覆棺而殯者。「縿」,縑也。天子縿幕,諸候布幕。魯、衛皆侯國,而魯獨縿幕者,沿成王賜周公以天子之禮,後遂無所不僭。並言之,其失自見矣。

  ▲右第十七章。舊說皆以此章連上章,俱為曾申答穆公之言。今按曾申所答乃禮之大者,其餘喪制概未之及,不應獨詳一幕。故分為二章雲。

  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曰:「然則蓋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謂我欲弑君也,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重,直龍反。蓋,與盍反。)

  申生,事詳見《春秋傳》。「言子之志」,謂暴其事之誣也。「安」,狎而便之也。「傷公之心」者,謂事白,驪姬當抵罪,戚公心也。「如」,往也。「之」,亦往也。迭言「行如之」者,迫遽之辭。按《春秋傳》,申生死於新城,時重耳在蒲,此言重耳諫申生,蓋傳聞之訛。

  使人辭於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於死。申生不敢愛其死,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伯氏不出而圖吾君,伯氏苟出而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再拜稽首,乃卒。(少,詩照反。難,乃旦反。)

  「辭」,訣也。狐突,申生之傅。「不念其言」者,皋落之役,突嘗勸之出奔也。「子少」,謂奚齊。「再拜稽首」,拜君命也。「卒」,自縊死。

  是以為恭世子也。

  恭世子者,其後晉人諡之。《諡法》:「執行堅固曰恭。」僅得為「恭」而不得稱孝,以其不能全身格親,必如舜之「不格奸」,而後人子之道盡。記者記此,以見孝道之難也。

  ▲右第十八章。

  魯人有朝祥而莫歌者,子路笑之。夫子曰:「由,爾責於人,終無已夫,三年之喪,亦已久矣夫。」(莫,芒故反。夫,防無反。)

  「祥」,大祥。二十四月之餘,已交乎三年。「久」,謂喪極於三年,傳行自舊,不可過也。

  子路出,夫子曰:「又多乎哉?逾月則其善也。」

  「多」,猶甚也;謂子路之責之,亦非已甚也。「逾月」,謂更逾一月,二十七月也。君子以禮恕人,則人易從;若自盡之道,則不得苟可免譏而止也。

  ▲右第十九章。

  魯莊公及宋人戰於乘丘。縣賁父禦,卜國為右。馬驚,敗績,公隊,佐車授綏。(乘,繩證反。縣,胡涓反。賁,博昆反。隊,與「墜」同,直類反。)

  乘丘,魯地。「敗績」,公之戎路僕也。「佐軍」,副車。「授綏」,援公登車以免。

  公曰:「末之蔔也。」縣賁父曰:「他日不敗績,而今敗績,是無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馬,有流矢在白肉。公曰:「非其罪也。」遂誄之。

  古者將戰必蔔禦、右。莊公謂蔔之未審,致用賁父而敗,辭若寬之,實深責之也。賁父禦不失正,知非己罪,而以為己適禦而敗車,不能辭無勇之罪,因馳入敵師而死。「白肉」,股裹肉也。馬中矢而驚,敗非禦者之罪,始明矣。無罪而死,義。故莊公哀而誄之。誄則諡。

  士之有誄,自此始也。

  禮:大夫乃有誄。此記禮之所由變也。

  ▲右第二十章。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執燭。

  「病」,疾甚也。子春,曾子弟子。元、申,皆曾子之子。「隅坐」,不與成人並。

  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與,以諸反。呼,朽居反。)

  「華」,畫飾。「睆」,刮去節目去也。「簀」,床笫,時曾子所臥者。「止」,令勿言,恐曾子聞而欲易之也。「瞿然」,驚視貌;目先將瞑,至此驚而蘇也。「呼」,欲問而不能之聲。

  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

  童子知欲問,不忍欺而再告也。

  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革,紀力反。)

  「革」,急也。「變」,動也。「細」,小也。「姑」,且。「息」,安也。「何求」,言不望及旦也。「舉」,掖而起。「扶」,擁令稍坐也。季孫優老尊賢,以其簀奉養曾子,曾子寢之而不嫌,孟子所謂「不以為泰」也。死生之際,雖曰一如其素,而為人生之大變,則謹禮守正,尤為不可不慎。曾子養其大勇浩然之氣,當病革之頃,徙義如不及,志正而不憂其氣之不勝,朱子以為「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而不為」之心是已。或以受季孫之賜為非禮,而不當獨慎之於將終之際為疑,其亦淺矣。

  ▲右第二十一章。

  始死,充充如有窮;既殯,瞿瞿如有求而弗得;既葬,皇皇如有望而弗至。練而慨然,祥而廓然。(瞿,九遇反。)

  「充充」,悲填膺貌。「窮」,無所複之也。「瞿瞿」,驚視貌。「求而弗得」,不信其亡而常若欲求之。「望而弗至」,虛望而已。「慨然」,憤不自輯也。廓然,寥廓而意孤也。此章可謂善狀孝子之心矣。惟其如此,故聞樂不樂,食旨不甘,居處不安,而疏衰之服饘粥之食、哭泣之哀,一行其所不容已而已矣。

  ▲右第二十二章。

  邾婁複之以矢,蓋自戰於升陘始也。(婁,力豬反。複,芳服反。)

  邾,曹姓之國;稱邾婁者,齊人語也。升陘之戰,在魯僖公二十二年,與魯戰也。邾雖勝魯,死傷亦眾,屍橫原野,不得收斂。招魂者榮其死事,以矢代衣。後雖非兵死,亦習用矢,成乎蠻夷之殊俗矣。

  魯婦人之髽而吊也,自敗於台駘始也。(台,本「壺」字之誤,產吳反。)

  去纚而露其紒曰「髽」。「台駘」,《春秋傳》作狐駘。魯為邾所敗,事在襄公四年。有喪則不吊。魯師大敗,兄弟姻亞甥舅同死者眾,方髽而互相吊,其後遂沿之成禮。此二事皆因兵事而成乎失禮,則兵為禍始,其可輕試之哉。

  ▲右第二十三章。

  南宮縚之妻之姑之喪。

  南宮縚,南容也;其妻,孔子兄之子。

  夫子誨之髽,曰:「爾毋從從爾,爾毋扈扈爾,蓋榛以為笄。長尺而總八寸。」(從,子勇反。長,直亮反。)

  古者以縚韜發,不露其髻。初喪,男子免而婦人髽,則去縚而為露髻。「從從」,高也。「扈扈」,廣也。髽,當約發而卑小其髻,不為飾也。「笄」,簪也。「總」,以六升布一條束髻上而垂其餘。婦為舅姑齊衰期,惡笄有首,或用椫,或用榛,故夫子言「蓋」,謂可通用也。凡吉笄長尺二寸,今以髽卑小,故短之。「總八寸」者,齊衰之總。斬衰總六寸。

  ▲右第二十四章。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