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春秋家說 | 上頁 下頁
哀公十六論九


  求仁而得仁,未聞求仁而得位者也。求仁而得仁,則無怨矣,未聞求仁得位而以安者也。求仁而得仁,無所貪也,未聞求仁而得位,不待貪而自獲也。

  蒯瞶之出,輒壓于王父而不得伸其孝養。靈公薨,輒可伸矣,奚但辭位而避之已哉?請于國人,迎父而嗣國。國人聽,是國人之為君子成孝子之美也;國人弗聽,是國人者皆輒不共戴天之仇也。誠壓于王父之命而不得報,死之可矣。輒必不肯立乎其位而仇國人,國人之賢者感以自悛,必不固裕先君之蠱,其党南子而為譖人以亂國者,且心憚輒立之仇己,複奚輔哉?

  輒避,而國人能強之,輒之為子可知矣;必授之輒,而輔之以拒父,國人之為臣可知已。無他,歸於不仁而已矣。不仁之人而為之酌其可,何其謬也!

  《春秋》書衛世子,而《魯論》論夷、齊,大義炳如日星,乃猶懸立一國人輔輒之說,以疑天下。洵然,伯夷之去,孤竹之臣民亦可迎夷以歸,逐叔齊而立之乎?複奚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