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春秋家說 | 上頁 下頁
文公十九論十三


  秦至於穆、康之世,中國之義已絕,而成乎夷矣。歸禭而略其君臣,伐晉而特以號舉,蓋至是而《春秋》之詞緩楚而急秦也。秦方為君子之所急,而況于晉乎?晉之不急,反托以置君。趙盾之所為,操心積慮以成乎逆,惟擅晉之利於己,而不恤天下之憂,惡已憯矣。盾所弗恤,君子不得而為之急。令狐之戰,平詞以緩秦,所以甚趙盾之心也。

  夫秦吞西周之壤,東向以爭天下,周之君子賦《黍離》焉,歸過於天而無如何也。所難者,晉而已矣。晉捍秦以捍中國,而周托以立命,故曰「周之東遷,晉、鄭焉依」,鄭捍楚,晉捍秦也。鄭弱而非楚敵,故楚以威劫之;晉強而秦不能劫,故秦恒以好誘之。文公之伯,得之楚而失之秦者,唯秦挾援立之餌也。以文公之盛,一受其餌,則終制于秦,以為嗣子憂,而況其後乎!

  夫盾豈弗察,而甘心托國以召侮?蓋石敬瑭、趙延壽之心,有他存焉故也。盾以國人不與,而幸不亡,敬瑭、延壽以決計必為,而底於滅。亂臣賊子謀錙銖之利,延天下之毒,貪斯須之權,流天下之禍,罪不勝誅,而慘有餘痛,韓厥猶昌言曰「宣孟之忠」,小人滔天之惡有如是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