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王夫之 > 楚辭通釋 | 上頁 下頁 |
卷八 九辯(1) |
|
(九篇) 王逸曰:「《九辯》者,楚大夫宋玉之所作也。宋玉者,屈原之弟子也。憫惜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辯》以述其志。」 按:九者,樂章之數。凡樂之數,至九而盈。故黃鐘九寸,寸有九分。不具十者,樂主乎盈,盈而必反也。舜作《韶》而九成,夏啟則《九辯》《九歌》以上賓於天。故屈原《九歌》《九章》,皆仿此以為度。而宋玉感時物以憫忠貞,亦仍其制。辯,猶遍也。一闋謂之一遍。蓋亦效夏啟《九辯》之名,紹古體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詞激宕淋漓,異于風雅,蓋楚聲也。後世賦體之興,皆祖於此。玉雖俯仰昏廷,而深達其師之志,悲湣一于君國,非徒以厄窮為怨尤。故嗣三閭之音者,唯玉一人而已。 (古今絕唱,在形容之外,別有霏微)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因時而發歎也。人之有秋心,天之有秋氣,物之有秋容,三合而懷人之情悽愴不容已矣,故為屈子重悲焉。蕭瑟,蕭條而索盡也。憭栗,不忍其搖落之情也。草枯木脫,變蒼翠為萎黃。登山臨水,見其辭枝而孤飛,隨風飄墜,若臨岐送遠,行者邁而居者獨也。 泬寥兮天高而氣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泬寥,高曠貌。寂漻,與寂寥同,波聲幽悄也。中,如字,入之深也。氣清則天見其高,潦竭而水清以寂。薄寒襲肌,不言悲而孤曠無聊之情在矣。 愴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廩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口廣切。悢,音朗。坎,窪下也;廩,積高也;高下不平貌。薄寒中人,感蕭森而愴怳;天高水清,覽曠寂而懭悢。去故就新,江山之容非舊。失職羈旅,離群無友,遷客自憐之情,適與風景相會,益動其悲。玉代為屈子思,而念其憔悴也如此。 燕翩翩其辭歸兮,蟬寂漠而無聲。雁廱廱而南遊兮,鶤雞啁哳而悲鳴。 廱,與嗈通。鶤雞,當作莎雞。秋聲之形於蟲鳥者如此。或寂或鳴,皆增悲切。 (一句含無盡) 獨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時亹亹而過中兮,蹇淹留而無成。 征,哀吟而將伏也。亹亹,不窮於去也。過中,歲過中也。日月已逝,忠貞不達,勳名不立,如之何弗悲?此章以秋容狀逐臣之心,清孑相若也,寂漠相若也,慘栗相若,遲暮相若也。《九辯》之哀,此章為最,不待詳言所以怨,而怨自深矣。 右一。 悲憂窮戚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去鄉離家兮徠遠客,超逍遙兮今焉薄? 廓,寥廓也。不繹,猶言無緒。徠,一作來。客,寓也,自國都來寓曠野也。薄,與泊通,止也。有美一人,謂屈子。來處於寥廓之野,悲戚無緒,今且不知其何所棲泊。此宋玉思屈子之辭。 專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奈何?蓄怨兮積思,心煩憺兮忘食事。 此下述屈子忠愛之心而哀之也。化,變。憺,動也。思君之情,曆變不渝,而君不知。故當食忘食,臨事忘事。其誠悃有如此者。 願一見兮道餘意,君之心兮與餘異。車既駕兮朅而歸,不得見兮心傷悲。倚結軨兮長太息,涕潺湲兮下沾軾。 朅,去也。結軨,車箱橫木。屈子當懷王之世,雖放而不用,退居漢北,然猶一致事之大夫,故可駕車歸國,欲見君而陳己志。乃君不悅己,讒人間之,不得召見。故去而旋歸,伏軾而涕零,所謂「可奈何」也。 慷慨絕兮不得,中瞀亂兮迷惑。私自憐兮何極,心怦怦兮諒直。 慷慨,謂讒佞之人,言無所忌者。讒人相踵,不可殄絕;君心迷亂,終不己聽。諒直之心,自憐而已。歸國無期,終於飄泊,今且安所棲止乎? 右二。 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 廩、凜通。放逐之臣,危亂之國,其衰颯遼戾,皆與秋而相肖。故《九辯》屢以起興焉。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離披此梧楸。 奄,忽也。離披,葉萎而不振翕,欲脫無聊之狀。 實景耳自然寄愁曠遠 去白日之昭昭兮,襲長夜之悠悠 襲,重也。晝恒陰而夜益永也。 離芳藹之方壯兮,餘萎約而悲愁。 壯,盛也。約,少也。余,草木自餘也。芳菲藹茂,所存無幾,有愁悴之色焉。 秋先戒以白露兮,冬又申之以嚴霜。收恢台之孟夏兮,然欿傺而沈藏。 台,音怡。恢台,盛大而潤悅也。收,隱而不知所往也。然,若然也,猶言如是。欿,與坎通,陷也。傺,止也。恢台倏而萎約,由衰思盛,由舍思用,追憶而不可複得,若有沈埋而蔽藏之者。 葉菸䓃而無色兮,枝煩拿而交橫。顏淫溢而將罷兮,柯仿佛而萎黃。萷櫹椮之可哀兮,形銷鑠而瘀傷。 䓃,音邑。菸䓃,黯蔽也。煩拿,參差相拒貌。葉落枝橫,無複團欒,但見其相撐拒爾。顏,枝葉之容。淫溢,浸漸也。罷,盡也。萷,與梢同,樹杪也。櫹椮,無葉孤存而劃空貌。銷鑠者,嚴霜迫之使耗也。 惟其粉糅而將落兮,恨其失時而無當。 惟,思也。紛糅,敗葉衰草相雜委也。當,遇也。因今之已衰,恨昔之未能乘時而玩其芳藹。 攬騑轡而下節兮,聊逍遙以相佯。 騑,服馬。下,按也。節,策也。相佯,與倘佯通。前寫秋容,此下乃言遊覽者之秋懷。 歲忽忽而遒盡兮,恐余壽之弗長。(「長」,一作「將」。) 遒,迫也。余,代屈子自稱。摧殘者不可以久延,如歲之欲暮,過時不用,行將萎折矣。 悼餘生之不時兮,逢此世之俇攘。(「俇」,音「匡」;一作「□」,一作「恇」。「攘」,一作「躟」。) 俇攘,與劻勷通,遑遽也。國勢日蹙,救亡不逮也。 澹容與而獨倚兮,蟋蟀鳴此西堂。心怵惕而震盪兮,何所憂之多方!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極明。 澹,孤寂也。倚,徙倚於簷楹也。卬,與仰通。主昏國危,如秋欲暮,感此百憂俱集。月明星皎,窮愁炯炯,欲告無從。知屈子之心有如此之耿然者。敔按:極,至也。明,曉也。至於天曉也。 右三。 (再以高吟振起)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