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
普魯社國沿革(1) |
|
(原無今補) 《貿易通志》曰:破路斯國,政事有名,國人戴之;產五穀、材木、白鉛、大尼麻布,商船六百五十二隻,外國船進口者二千隻,所載入之貨,與各西洋國不異(此條補入)。 《海錄》單鷹國,又名帶輦,在雙鷹西北,疆域風俗略同。今番舶來廣東,用白旗畫一鷹者是。 又曰埔魯窎國,又名馬西噶比,在單鷹之北(此以單鷹與埔魯社國為二者,蓋埔魯窎指其國都,而來粵貿易之單鷹,乃其屬地,亦猶安集延之幹敖罕也),疆域稍大,風俗與回回同(案:普魯社奉天主教,且疆域與回回不相接,此言風俗偶同,非謂教門同也)。自亞哩披華至此,天氣益寒,男女俱穿皮服,仿佛如中國所披雪衣,夜則以當被。自此以北,瀕海則不知其所極矣。 《萬國地理全圖集》曰:陂魯斯國,南連峨羅斯、奧地利、加日爾曼、佛蘭西等國,北及巴得冰海,東至波蘭、峨羅斯國,西連綏林、領墨等國,北極出地自四十九度至五十八度,偏東自六度至二十度,廣袤方圓三十二萬方裡,居民一千三百萬丁。其房屋三百三十一萬一千間。每年入國帑銀三千六百萬員,所出者相等,其中兵餉銀千五百六十九萬員,國之欠項銀萬三千萬員,此時漸減少。兵十六萬五千人,其中侍衛萬八千人,騎兵萬九千人,炮手萬五千七百,步兵十萬零四千;另有民壯三十五萬九千二百,共計五十二萬四千。國分東西兩方,共十部,或在日耳曼內,或在於其國外。 陂魯斯東路各部,一曰班丁堡,縱橫阿得河流,而大舟航其水面,沿河水澤,泥地暢茂,草場畜牲;其餘地平坦,多沙無土,故所出之五穀不足用。其地面四分之一,系松橡林而已。居民製造磁器,又織昵、緞等貨。其會城為國都,曰伯鄰,在北極五十度,及三十一分,遍東十三度二十二分。居民二十二萬丁,城周圍三十六裡,有市二十二,門十五,上帝之殿二十七,其居民大半皆崇耶穌正教。城內有孤子院,養孤子千人;武藝院,醫院內收諸旅客、貧民五千有餘。其殿袤四十六丈,廣二十七丈,高十丈,古狀巍巍。其軍局多大炮兵器,其文學院內,有儒千六百餘。其磁器造房有名,居民絲綢、布帛、百貨,製作在西國最著出眾,商旅不遠萬里而來。一曰陂墨鄰部,廣袤方圓三萬六千方裡,居民九十萬丁。阿得河通流之,入巴得海,其海濱最低,有沙阜,時出琥珀。南方田豐肥,其餘地多沙,出木料、麻、五穀,河口商船出入不絕。居民文學甚興。會城士得丁,在河濱。居民二萬七千丁,自有商船百六十只。其郊長大海口,稱曰瑞隱口,大船出入無礙。率他港城,在巴得海濱,居民萬五千丁,其上帝之殿堂,蓋以紅銅。額林城內建文學院,吉鄰城在海邊,街直屋美,文石為路。薩牙居民七千丁,房屋高大。北勒有居民四千,城中學院之師,學問有名。近城有聖池,於宋朝年間,居民初進耶穌之教,時受洗禮,每次數千人。田宜谷麥。突比城,離海不遠,由小河交通,居民巧造琥珀奇器。 治勒,隱班之南,一帶山嶺,阿得河源在此境,自南至北通流其地,大半膏腴,所耕之六萬九千頃多出五穀;但人稠地狹,必由外國運入以補之也。有八千機杼,織夏布,又賣羊毛與英國;山出鐵,每年十五萬石,銀二千六百七十七斤。其會城曰伯老,居民八十萬六千丁,內多巧匠;其文院多名儒。瀕河堅城,曰瑞匿,曰勒匿,曰額剌,曰峨告,曰匿士,皆深溝高壘。又一曰薩普部,在隱班部西南,多五穀,其羊毛最細,居民好禮溫柔;皆崇正教;其都會抹得堡固城,居民三萬二千丁,壘高池深,屢次擊退國敵。哈勒為大文學院,內有千儒。吉令堡,昔乃尼姑所掌,多寺廟,令居民棄邪歸正。又一曰陂斯部,乃極東之境,與峨羅斯交界,即以此都會為國名;平坦無山,出五穀,出松橡,高宜建船,賣與英國。省會王山,居民六萬三千丁,其城垣周圍二十七裡,但不可防禦攻敵。其河名日河澤,界境東西,陂魯斯城在此。海口澤城有六萬居民,經營貿易。道光八年,所入之船,千有五十只,運出麥最多。敵兵圍困其城,所失者千五百萬員。至北之墨麥城,與西國通商,有得實城與佛蘭西議和之處,有益平城在海口,每年進千四百船。又一曰波新部,昔屬波蘭,今陂魯斯據其地,釋其奴,教其子,令庶民向化,其民始怨終服。其地惟出五穀,無他物產。會城居民二萬五千丁,街市廣大,百姓半執異端。 陂魯斯西路各部一曰西法裡,在日耳曼國中間,多澤密林,居民織漂麻布,售火腿;半崇異端,未奉正教,其會城曰閔士得。一曰如勒山部,在萊尼河沿山地,居民最巧,造各項鐵器、布匹甚眾,每年貨價銀數百萬員。會城曰可倫,在來尼河邊,居民五萬丁,造香水、綢緞,其城之廟甚古,入之者自覺肅畏。本城內大文學院,益百田人民蔚起,戶口繁多,出鐵器、布帛。突鄉,在萊尼河邊,街闊市廣,為樂國。一曰下來尼部,多出葡萄酒,但缺五穀。因山水之秀,遠客恒往遊賞。全地在來尼河濱,其都會曰穀鄰城,有民萬二千,亞金居民三萬二千丁,織造布帛。陂魯斯國新立不久,在明朝年間,為日耳曼國之諸侯,盡忠治國,其王悅之,封以藩地。於康熙三十九年,始自稱王號。其世子深通韜略,武藝絕倫,又善理財,遂以富強。嗣子菲得王,國帑充足,與外國結仇,百戰百勝,自後威聲大震。後王淫湎,其國漸衰,戰敗受辱,其世子屏斥奸邪,以厚風俗。但嘉慶十一年,佛蘭西水軍由海道,侵國,戰敗,所失不可計數,割去地之一半;六年後捐餉招兵,結列國為唇齒,擊退佛軍,攻復舊都,再取昔所據地。國王遂修文偃武,善得民心,務農商,興學院,訓練兵卒,召各部貴人會議政務,是以國勢複盛。 《地理備考》曰:布魯西國,一作普魯社,在歐羅巴州之中,北極出地四十九度起,至五十六度止,經線自東三度三十分起,至二十度三十分止。通國分為東、西二處,東方則東至厄羅斯、波羅尼、奧斯的裡三國,西連亞諾威爾、布倫瑞克二國,南接波羅尼、奧斯的裡、薩克索尼三國,北界乖零德勒利地斯二國,暨州中海,長二千一百二十五裡,寬一千一百三十七裡,地面積方十萬零八百五十裡。西方,則東至諾威爾、亞裡曼等國,西連賀蘭、北爾日加二國,南接佛蘭西國,北界賀蘭、諾威爾二國,長七百五十裡,寬約六百餘裡,地面積方約一萬七千五百里,總計煙戶一京二兆四億六萬八千口。本國東北二方平坦廣闊,地勢低窪,頗為荒瘠。西南二方,岡陵聯絡,田土膏腴,中有磽確,河之至長者九,湖之至大者八,土產金、銀、銅、鐵、錫、硝、磺、礬、煤、雄黃、信石、白玉、琥珀、瑪瑙、硇砂、磁粉、及各色花石等,實為富庶;穀果敷用,牲畜蕃衍。至於王位,歷代世襲;所奉之教,乃路得羅修教,暨羅馬天主公教,通國之人,奉修教者五分之三,奉公教者五分之二,至外國人寄寓所奉何教,概不禁止。技藝精良,商賈雲集。 在昔民皆北狄之類,不受外轄。宋理宗嘉熙元年,始有亞裡曼國人進薄其地,以兵服之。明憲宗成化二年,亞裡曼國人暴虐無道,本國人冀避水火,求拯于波羅尼亞國王,越十二載遂為波羅尼國所轄。明萬曆四十七年,波羅尼國君薨絕嗣,仍歸本國管轄。時國君改立,開闢疆域。中國康熙四十年,雖遭干戈之苦,然皆自能創業。嘉慶十一年,與佛蘭西國戰敗,皆為那波良所取。越九載,各國公使集維耶納地會議,複還所喪各地,仍為歐羅巴州巨邦。通國分八部:一名巴郎的布爾尼部,首邑名伯爾靈,乃國都也,建於斯波勒河岸,宮室峻麗,貿易興隆,人煙輻輳;一名波美拉尼部,首邑名斯德丁;一名細勒西部,首邑名北勒斯勞;一名波森部,首邑亦名波森;一名布魯西亞部,首邑名哥尼斯北爾;一名薩克索尼部,首邑名馬德不爾厄;一名維士德發裡部,首邑名蒙斯德爾;一名勒那納部,首邑名哥羅尼。以上八部之內,其巴郎的布爾尼、波美拉尼亞、細勒西亞、薩克索尼亞、維士德發裡亞、勒那納等六部,乃與亞裡曼國結盟,通共應出兵丁七萬九千二百三十四名,其國通商沖繁之處,內外不一,或為海邊大馬頭,或為內地大埠頭,兼攝之地惟一,名曰牛弗沙德爾,在蘇益薩國境內。 《地球圖說》:波路西亞國,又名波路斯,又名普魯社,東界峨羅斯國,南界阿士氐拉國,西界伯利諸恒國,並荷蘭國,北界海;百姓約四百萬,都城名比耳林。城內民二十二萬,大半耶穌教,小半天主教,是國昔年最小,厥後東侵西占以廓其地。書院廣設,百工技藝嫻習,地雖平坦,大半磽瘠,難樹五穀,內有至大之江三:即耳蘭英江、烏達江、伊拉伯江是也。土產綿花、布、羊毛、布呢、綢緞、磁器、木料、琥珀、鐵器,並所造之奇器等物。 《外國史略》曰:陂路斯國,漢人謂之單鷹,亦以其船之旗名之。唐朝年間,在陂蘭、日耳曼交界,屢爭鬥,始立君自衛,所駐地曰班丁布,曆三百年陸續廣地,後衰。及明永樂八年,有何欣素林者即位,抑五爵以靖地方,但其地褊小,無多物產。明嘉靖間,其君務令百姓服上帝,崇正教,國從此興。萬曆四十七年,國君卒,所有東界之陂路斯國,盡歸班丁布,境益遼,民日繁。維時在日耳曼國之西邊,各據地方,與歐羅巴列國結盟,連兵肇釁。明崇禎年間,有智勇之君,曰威嚴者,號第一王興焉。招新民,墾荒地,和睦鄰國,賢才雲集;三十年物阜民康,其子纘述立國。嗣王好兵,廣募壯士,多積財帛,卒後其子號威得第二王即位,輒募兵先取親屬所據治利西之地,敗東國之兵,名揚海外;各國忌之,結盟來侵,戰攻連歲,國帑空虛。既而陂路斯國,權勢愈增,版圖愈廣。威得王之侄嗣位,不履正道,欠項日積,先業日衰。嘉慶二年,威得威嚴王號第三王即位,甚不好戰,不肯肇釁,值佛蘭西國之大變,陂路斯不之助,是以佛國深恨之。嘉慶十年,佛國主波那穩,乘機攻敗陂路斯軍,降其堅城,雖峨羅斯兵來助皆敗退;陂那穩王遂據地大半,重徵稅餉,待陂路斯如藩屬。嘉慶十七年,佛軍在峨羅斯國敗退,陂峨連合,結為唇齒,脅力以遏佛國,招日耳曼、瑞丁東等國陷其軍。於是陂路斯武功大震,並列國之兵,入佛之都,令佛之君波那穩退位,其舊主威聲王複立,且恢復其原地加益焉。波那穩王再舉返國之時,陂軍又合英人擊敗之,再入佛都,而立其原君。於是其王攝權,多設學館,廣通商,與日耳曼等國互易,大開造制之局,練軍士,益民壯。其世子于道光二十年即位,力行善政,廣貿易,恭奉救主耶穌,只畏上帝焉。 陂路斯國,大半在日耳曼地內,為其外藩也;地廣袤方圓千一百七十八裡,居民二百三十七萬二千三百口,平坦無山,多沙,其澤瀦長江,自波蘭流來者曰威悉河、尼憫河,近海,水甚淺;東北兩港甚長甚窄,惟入小船。林甚廣,天氣冷。其都城曰王山,居民六萬五千口,在必額江邊廣大古邑也。多五穀木料,但悉城在巴得海中,居民五萬八千口,最廣之埠也;屋五千餘家,多製造物件,並將五穀木料等貨皆運出售於他國;益賓城居民萬九千口,特悉城居民萬一千五百口;此邑距峨羅斯界不遠,昔佛蘭西王與陂峨二國于此結平焉。 博閔部廣袤方圓五百七十四裡,居民百八萬五千丁,地平坦,在巴得海隅之南;阿得河分兩支,又分三派入海;其地大半沙磽,獨比力士、他押兩邑之郊外甚腴,產麥穀,其海產狗肚魚、琥珀;其會城曰士得丁,居民三萬二千口,在阿得江邊;出糖,冬多雪,廣通商;士達孫在巴得海邊,貿易次之;此部之書院,在開瓦得,居民一萬零五百口;士達甲居民萬有一千;比力在豐地最多穀。南宋寶慶間,其崇佛教之居民,初進天主教,故作受浸禮之池,立教館以志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