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英吉利國廣述上(1)


  卷五十一

  ◎英吉利國廣述上(原無今補)

  《英國論略》(新嘉坡人所撰):英吉利國,乃海中二方嶼也。其南大島曰倫墩國,北島曰蘇各蘭國,兩國共名英吉利。又有小島稱為倚耳蘭,鼎足環峙(道光二十二年,英夷在江寧與當事議款,其文書曰英國之以耳蘭墩云云,蓋其兵帥氵菐定渣,乃以耳蘭墩人也)。南及英海峽,隔佛蘭西國,北及大北海,西至大西洋海,東距荷蘭國不遠。英島延袤二十六萬一千方裡,戶千有五百萬口。耳蘭島延袤九萬六千方裡,戶七百萬口。本國雖褊小,而除本國外,所割據他洲之藩屬國甚多。若地中海島,則有十四萬戶口;若亞非利加、海濱新地,則有二十五萬三千戶口;若五印度各藩屬,則有八千四萬口;在北亞墨利加接花旗國地,則有百五十萬口。並其洲東群島,白黑居民,八十二萬口,別有新荷蘭島,當中國南洋萬餘裡,人戶歲歲增益。此等屬國,互相離遠,無陸可通,惟以舟船聯絡。本國生齒殷繁,歲有幾萬,離家開墾新地,建邑造船,故其人散佈天下。無論何埠,皆有英商貿易。

  其人肌膚白髮則自黃白紅黎各色皆具,中多有紅毛,故以紅毛稱之。剪髮留短,其瞳睛或藍或綜或黑。其女美豔聞四海,男四時衣呢戴氈,內襯汗衫,外罩背心短衫,內外二褲,冬則外套長袍,足躡皮靴,女衣用綢緞及各洋布,隨風俗,依時式,百變千式,首戴大帽,面掛薄帕,身衣長衫三四重,最好潔。首飾珠寶,不計價值,歸必購各國之珍,以貽女奩。民日三餐,早飲茶加菲等暨麵包餅餌,牛乳油,午後大餐牛羊雞豚魚菜,惟荷蘭薯,甲乎各國。居宅高廣數層,堊飾精麗,牆貼華紙,板鋪花氈,戶垂帷帳,周懸山水之圖,庶民惟拜天主,盡絕道釋,不奉異神。其教有二:一曰洗禮,一曰聖餐。城邑鄉里,各派教主,每七日一禮拜,老幼男女,聚集殷堂唱詩,讚美教主耶穌之德,祈福懺罪,而後聽教,教主尊若官府。英國近北海,故甚寒,其天氣不定,今日晴霽,明日靉靆,夏暑而不熱。水果佳甚,國有良馬綿羊,其毛以造呢羽,獵大以捕野牲。國內約計馬百二十五萬隻,牛驢五百五十萬隻,田二百有七萬三千頃,有麥無米,不贍於食,必由外國運至。山多石炭錫鐵銅,百貨皆來自外國。國中無論男女,皆習文藝,能詩畫,兼工刺繡。婚姻必男女自願,然後告諸父母,不用媒妁,惟拜教主,祈上帝,婿則以戒指插新婦之指,即為夫婦。因上帝原初止造一男一女,故不能娶二婦,亦不許出妻。多有男終身不娶,女終身不嫁者。父母產業,男女均分,不能男多女少,嫁則婿受其貲焉。倘違禁娶兩女者,其罪流國人相接,除帽示敬,尊坐卑立,惟跪拜上帝。即見國王,亦不拜也。

  英人有三品:一曰五爵,二曰紳士,三曰庶民。五爵惟其長子世襲,其餘皆為紳士。不論何等人,皆可供職,其教士之長,大者等於五爵,下者如中國塾師,必學三四國語音。通經能文,精曆法,明測驗推步,然後可以教人。其醫皆有考試,考中方許治病。其訟師學法律,亦有考試。畫師畫山水林泉及塑像,皆以逼真為貴。不似中國白描寫意,虛多實少。農夫共計九十七萬八千有餘戶,田地瘠磽,故設奇器引水以溉之,圍以籬笆,有似園圃。英人最好花園果林,五爵皆有獵場。冬月則蓋暖室,內排各種蔬菜果樹及遠方異種草木,溫養發芽,故四時常有異果名花。機房織造,不用手足,其機動以火煙,可代人力。以羊毛與棉花紡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道光十八年,所制出絲綢布帛銅器百貨,計價銀三百萬兩有餘,綿布計銀萬有二千四百萬兩,綿線計銀二千七百六十萬兩,鐵條與鐵器計銀九百四十萬兩,麻布計銀九百六十萬兩,羽呢等貨計銀千有三百八十萬兩,共計一年運出之貨,價銀二萬一千六百四十萬有餘兩。而國內所用貨物,不在此數。皆務工勤商,早夜經營之效。由人煙稠密,戶口繁滋,田園不足於耕,故工匠百有三十五萬戶,多於農夫三之一。不止貿易一國一地,乃與天下萬國通商也。

  所運進廣州府之貨物,如海菜、沙血蠍、洋蠟、檳榔、海參、燕窩、冰片、血珀、阿魏、息香、牛黃、烏木、紅銅、珊瑚、瑪瑙、綿花、綿紗、兒茶、青石、火石、象牙、犀角、白米、魚翅、魚肚、檳榔膏、玻璃器、錫鉛鐵鋼、沒藥、乳香、胡椒、蘇木木香、紅木、檀香沙藤、自鳴鍾、時辰表、大呢、羽緞、嗶嘰、小絨、洋布、花布手巾,所有運出者,茶葉、湖絲、綢緞手巾、紫花布、夏布剪絨、縐紗、紋布、花幔、絲絹、繡絹、牙器銀器、漆器、雲母、草席、磁器、白礬、笙竹、硼砂樟腦、桂皮、桂油、桂子、硬飯頭、銅箔、雄黃、牛膠、螣黃、澄茄、紙、墨、鉛粉、麝香、大黃、白糖、冰糖、糖果、薑黃、銀朱等貨,一年間所出入之貨,價值不下銀二千二百萬員,而雅片不在此數。除大清國貿易外,尚有與花旗列國貿易之貨。在道光十六年,共價銀三千六百萬兩,其外國貨運入本國海口者相仿。所用商船,大小萬有四千五百餘只,水手十四萬八千名,道光十七年,外國船到英國埠頭者,大小七千四百餘只。每年所納稅餉,共計銀六千六百萬兩(按:此數不可信,考上文,每年貨價出入不過數千萬,稅餉不過稅其十一,安有竟與貨價銀數相埒之理?是為誇誕不情)。其廣推貿易之法,有火輪船,航河駛海,不待風水。又造曆轆路,用火車往來,一時可行百有八十裡。虞船貨之存失不定,則又約人擔保之。設使其船平安抵岸,每銀百兩,給保價三四圓,即如擔保一船二萬銀,則預出銀八百員;船不幸沉淪,則保人給償船主銀二萬兩。其通國行寶為金,每金三兩,分作銀價二十二塊,其銀再分銅錢,兼用銀票,錢鈔楮幣,與金銀同價。

  當中國漢朝時,英民猶未向化,游獵林中,值羅馬國兵來侵,降服大半(按:羅馬國,亦作羅汶國,即意大裡亞也),東國野族,蜂起攻擊,土人逃匿山林,英地盡為各國所據。漸奉耶穌教,始知風化。宋朝年間,有鄰部那耳曼者,渡海力據英境,強役土民,不及二百年,兩族合成一國,勤勞速興。當明之季,英百姓盡崇正教,通文字,自棄舊俗,權勢益增,民人敢作敢為。兵船出巡四海,屢拒退外國之兵。且文藝大興,博覽經典、法術、武藝,不可勝數,但其語音,與漢語大不同。其言長,切字多,正字少,只二十六字母,是以讀書容易,數日間即可學之。故此學者無不通習文藝,如國史、天文、地理、算法,不曉者則不齒於人。目前王后主國,年尚少,聰慧英敏,眾民悅服。貴臣共十二人,為管國帑大臣,審辦大臣,持璽大臣,戶部大臣,內國務宰相,外國務宰相,管印度國務尚書,水師部大臣,貿易部大臣,兵部大臣,此外尚有議士協辦大臣等,皆理政事者也。設有大事會議,各抒己見。其國中尊貴者曰五爵,如中國之公侯伯子男,為會議之主。且城邑居民,各選忠義之士一二,赴京會議。國主若欲徵稅納餉,則必紳士允從,倘紳士不允,即不得令國民納錢糧。若紳士執私見,則暫散其會而別擇賢士,如有按時變通之事,則庶民擇其要者,敬稟五爵。鄉紳之會,大眾可則可之,大眾否則否之。

  每年稅餉田賦入國帑者,共銀萬一千一百萬兩。除國用外,所餘不及百萬兩,若越於此數,則減稅餉。國之欠項共銀二十三萬六千七百萬兩有餘,每年利息八千八百二十四萬有餘。施濟閭閻,每年銀二千五百萬兩(利息及施濟兩項銀數皆不近情,不足信),其銀乃各屋主良民所捐。又教師抽國產十分之一,每年銀共四百萬兩。弁兵十九萬丁(此據《地理志》及新聞紙數目,原本作九十萬,非誕即訛),此外另募于五印度國若千萬丁,以鎮守邊境,水師兵船大小六百有十隻,水手四萬名,中有大艦,每只載大炮百有二十,或一百,或九十,或七十四,或六十門;其中等者或四十四,或二十八門;其小者或二十,或十,或六門也。自嘉慶十九年西方列國大臣會議結和戢兵,以後兵船惟巡海護貨而已(原無今補)。

  《貿易通志》曰:英吉利本國,止產錫銅煤炭,然其國人好利爭勝,精技藝,治船械,不憚險遠,故凡他國物產皆聚于倫墩國都,百姓插英吉利商船共計二萬二千四百三十五隻,載三千九百二十七萬石,水手十有六萬,別有小船十二萬九千八百二十六隻,水手五十八萬。其最大之埠頭為倫墩、利味埔、裡胡裡新堡、牙爾木、牙臘士、莪力亞、比耳亭、伯利、木可耳奇、土比林、比利法等處。外國進口之船,四千五百四十二隻。道光十三年,貨出口者三萬二千萬員,進口者二萬一千萬員。

  《職方外紀》:歐邏巴西海迤北一帶,至冰海,海島大者曰諳厄利島(即英吉利),曰意爾蘭大島(英夷屬島),其外小島不下千百。意而蘭大島,經度五十三至五十八,氣候極和,夏熱不擇陰,冬寒不需火。產獸畜極多,絕無毒物,其國奉教之初,因一王宮之婢,能識認真主,遂及王后國王以訖一國(其地有一湖,插木於內,入土一段化成鐵,水中一段化成石,出水面方為原木也。旁一小島,島中一地洞常出怪異之形,或雲煉罪地獄之口也),諳厄利亞,經度五十至六十,緯度三度半至十三,氣候融和,地方廣大。分為三道,共學二所,共三十院(其地有怪石,能阻聲,其長七丈,高二丈,隔石發大銃人寂不聞,故名聾石。有湖長百五十裡,廣五十裡,中容三十小島,有三奇事:一,魚味甚佳,而皆無鬐翅。一,天靜無風,倏起大浪,舟楫遇之無不破。一,有小島無根,因風移動,人弗敢居,而草木極茂,孳息牛羊豕類極多。近有一地,死者不殮,但移其屍於山,千年不朽,子孫亦能認識。地無鼠,有從海舟來者,至此遂死,又有三湖,細流相通達,然其魚絕不相往來,此水魚誤入彼水輒死。傍有海窖,潮甚時,窖吸其水而永不盈,潮退即噴水如山高。當吸水時,人立其側,衣一沾水人即隨水吸入窖中,如不沾水,雖近立亦無害)。

  《萬國地理全圖集》曰:英吉利國,乃海中兩嶼,其大者分二方,南曰英蘭,北曰蘇各蘭,兩者共名英吉利。其小島曰倚耳蘭,中隔海港,相離不遠。北極出自四十九度五十八分至五十五度四十五分,偏東自二度至四十二度,英島袤延方圓二十六萬方裡,居民一千五百萬。耳蘭島九萬六千方裡,居民七百萬丁,其海濱隅{奧土},港汊分歧,市埠遍佈。蘇各蘭海之群島亦稠,英國距荷佛兩國不遠,一日可渡,用火輪船,僅需半日。蘇各蘭之北,山嶺不絕,與英島之西相同。其山磽沙,其坦地則豐產。至以耳蘭島,則澤渚廣延焉。英吉利島褊小,其河不大,故國都即在但士江邊,大船易入。山出石炭錫銅鐵鉛,而石炭最多,每年價銀千萬兩。產駿馬牛羊,共馬百五十萬,黃牛三百九十七萬,羊二千六百二十四萬。產大小麥谷,其穀不足食,必由外國運入。居民不織布,乃制鐵綱機關而造之。每年所造呢羽嗶嘰等物,共計銀千八百萬兩,其棉花布銀,每年一萬零二百萬兩,每年用棉花四十萬七千石以織之,皆由外國運進。其務織者,共四十九萬三千名,其機關巧細,但弱女幼子,亦可容易動之也。所用絲,由意大裡及中國運入,所織價值,每年銀三千萬兩。鐵銅造鑄機關,鳥槍大炮刀劍各項器械,價值銀五千一百萬兩。道光十八年,所運之貨,計價銀一萬四千八百萬兩,所運進者,其計銀一萬七千九百四十萬兩,故國用充裕。

  英國現攝權者為女王,號捷勝,尚少年,聰慧英敏,經嫁與日耳曼之君。其大臣共十二位,謂管國帑大臣,審事大臣,持璽大臣,戶部大臣,內國務宰相,外國務宰相,管印度國務大臣,水師部大臣,貿易部大臣等,餘有議士協辦等,以治國政。又有大爵公侯,會議政事,又立紳士會以詢問政務,籌辦國餉。人稠地狹,田園不足於耕,只得外徙新地,昔皆往花旗國,今亦移至亞齊南之大地矣。英吉利分南北東西之部,南方七部,蘇悉北幹地蘇利漢威利突悉等部,在此地海邊有造船之廣廠,英國兵船與商船所雲集之處稱謂港口也。各兵船回家之時,即到其口修理。其南方遍處山崗,樹林蔭,河流清,春夏萬紅千紫,其城邑乃幹得布利教師所駐,大有殿堂,又綠威,系水手受傷之後,老邁所退之院。又風素耳地,乃王室隱逸避靜之宮殿。東方各部,曰以邑,蘇弗,千橋,匈丁敦林君,那耳威城,廣追呢布,千橋邑,乃大英有名之書院,學儒攻書之地。中央各部,曰中悉瓦威士答弗,特未若丁翰,墨度,不敬翰,屋度,北翰敦,來悉特,北度其中系國都蘭敦,居民百有四十七萬四千名,其保羅殿堂特異,可納罕超卓,其西殿亦然。兩堂內立英傑名師之像,以旌其德。若論其通商,則遠國之船,每年進其口者,一千零五十七隻,英船進者,三千七百三十只。所有公銀鋪,每年所稅本銀,六千萬兩。如有財而欲置之安穩,則繳於銀鋪也。其城之穹橋下路各有奇異,其屋度,乃國之古書院,其北明翰,專造刀器鐵皿。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