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耶馬尼下(3)


  歐羅巴各國,惟日耳曼國四分五裂,各自稱王立國,亦有未受王號而專制一方者,隨在有之,威丁山之西與佛蘭西交界之巴丁部,廣袤方圓二百七十六裡,居民百二十九萬,歲入帑銀四百五十九萬二千圓,所出銀四百五十三萬八千圓,庫內存留銀五萬四千圓。地瀕來尼河,山水大佳,夏月,異國來遊覽者,車馬不絕。產葡萄、栗、杏、桃等。居民造自鳴鍾,每年十萬件,造金銀玩物甲於海外。其都曰甲利安城,居民二萬三千五百。曼林城,居民二萬。害得山城,居民萬三千五百。設肄業院,耶穌正教之士爭赴之。

  黑信國,在日耳曼中,廣袤方圓百八十二裡,居民七十四萬七千四百口,其地分四部,歲入帑三百六萬五百圓,出帑三百二十五萬八千二百圓,缺十八萬七千七百圓,國之欠項百二十六萬圓,其都城曰加悉。黑信所屬侯地,廣袤方圓百五十三裡,居民八十一萬九千六百口,入公帑銀三百九十萬圓,所出如之,國之欠項二百十一萬圓。地分十一郡:擔城,居民二萬九千口,國都在焉。買匿城最堅固,居民四萬五千口。阿丁布部,在日耳曼之西,與荷蘭交界,廣袤百一十四裡,居民二十七萬三千,地大半沙漠,鮮物產,每年入公帑銀八十五萬圓,所用如之。鹿信布部,本荷蘭地,廣袤八十九裡,居民三十八萬九千,地豐盛。默林布治林部,在巴得海隅,廣袤二百八十八裡,居民四十九萬口,每年入國帑銀百三十五萬圓,所出如之,國之欠項五百五十萬圓,其地多沙漠,產五穀,通貿易。默林布士地勒部,廣袤方圓四十九裡,居民八十九萬六千口,每年入公帑銀三十八萬八千五百圓,所費如之,此沙漠之地,土產微。撒孫圍馬部,在日耳曼中間,廣袤六十七裡,居民二十五萬,國帑銀五十五萬五千圓,所出之費六十萬圓,缺四萬五千圓,公欠項三百四十萬六千圓。居民最聰明,其土君好學,能納賢敬士。

  右所言皆大侯之地,另有小酋地列于左:合石老布部,廣袤方圓百八十六裡,居民四十九萬七千口,每年入公帑百三十七萬圓,所出如之。那掃部,廣袤八十七裡,居民三十九萬七千口,每年入公帑銀一百零三萬四千圓,所出如之,國之欠項百七十萬圓,此最美之土,產嘉果及各美物。報寧衰地,廣袤方圓六十九裡,居民二十五萬六千口,入公帑百四十三萬八千圓,國之欠項六百九十三萬九千圓,上上邑也,出礦,民樸實。撒孫買甯,地四十三裡,居民十五萬口。撒孫哥布,地三十四裡,居民十四萬。撒孫亞丁布,地二十四裡,居民十二萬。此二地在日耳曼中,居民繁多,勤勞營生,執正教。安哈第埽,地十五裡,居民六萬二千。安哈賓布,地十四裡,居民四萬七千。安哈哥丁,地十二裡,居民四萬。又有五爵之地:瓦得,地二十二裡。立比,地二十二裡。悉馬林,地十七裡。路突城,地十六裡。孫得好,地十五裡。來西,地十五裡。少布,地七裡。古來西,地六裡。希西,地五裡。黑幸,地四裡。光石,地三裡。皆微小,不足比數。

  另有通商各城邑,能自操權,不服王化者,如含布城,在日耳曼西北,距益比河不遠,列市通商,為日耳曼莫大之交易,日漸興旺,其居民善積財帛,與各地貿易,一年所進船約三千隻。三年前,其邑災,殿閣宮室皆火,今複建,比前更美,所屬地七裡,居民十五萬,每年入公帑銀二百四十七萬圓,所出者二百五十八萬圓,欠公項銀千二百萬圓。北閔城,在威悉河,亦通商,亦到中國貿易,居民六萬五千,每年入公帑銀六十萬八千圓,出五十九萬七千圓,存銀萬一千圓,欠項銀二百三萬圓。呂必,古城地,生意甚微,居民五萬,入公帑銀二十九萬圓,出銀二十八萬圓,存銀萬九千三百圓,欠公項銀百二十四萬圓。凡弗,亦大邑也,在買尼沿河,為最要之地,居民六萬五千,日耳曼各君調兵護守,亦派公使會統辦各國之事。以上日耳曼各地,在海外各國,未有分裂如此之多者,國小而迫,各私其地。自日耳曼被鄰國所侵,國內諸侯,多與敵為奸,往往召外盜,久之各自為主,且在各國界立關收餉,大礙通商。近日,陂路斯國因約其列君除內地之關,只在交界納餉,由是,通商始盛,所用之綿花至二十五萬石,線紗四十萬石,絲、緞、綢等貨,所運入者四千四百石,運出者八千九百石。所運出之麻布,價三百八十九萬圓,統計運入之貨實過於運出。餉亦綦重,君民均獲益焉。道光二十年,所進陂路斯等國之船共六千隻,所出者五千九百隻,此足以知日耳曼之通商廣大。各國雖散處,而各海島頗懷聯絡,各擇賢士以議各國之事,若有戰陣,各地募兵合為一軍,以俟防禦,共兵三十萬三千五百,此內步兵二十二萬八千餘,騎兵四萬餘,炮手二萬餘,炮五百七十六門。各國境與佛蘭西相向之地,築三堅城,列國之軍士,相為護守。

  《瀛環志略》曰:日耳曼界內江河最長者為來因河,自南而北,轉西至𪡏國界入西海,河濱土脈腴潤,產蒲桃最良,沿河多名山古跡。多惱河,亦大水,在界內橫流如帶,北方則易北河,其名水也。北方之民多強健,淳良好學術,南方奢侈,醉飽無遠圖,西南一帶,勤苦謀生,力作不倦,界內列侯皆大小國,婚媾往來,用敵體禮,會盟雖眾,蠻觸不免,遇大敵而心力不齊,難於制勝,幸維也納歃盟之後,佛郎西止戈保境,未發難端,或亦恐眾怒之難犯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