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耶馬尼下(2)


  各國內通商沖繁之地,海邊大馬頭四處,內地大埠九處。

  《外國史略》曰:日耳曼,蠻族也,其疆為東國、陂路斯兩國據其大半,然尚有小國屬日耳曼者,風俗話音均同,其俗身體高大,發黃眼藍,耐冷不耐熱,畏渴好戰,善牧牲畜,喜射獵,不農不工,付之奴婢,女習勞苦,男反安坐熊皮飲酒賭博,產業蕩盡,則自賣為奴,勇者為頭目,然國有危難,不避死亡,婦女亦勇於赴敵,男女恥苟合,將戰則公擇首領,歡呼賀之,戰息復舊,不相統屬,以日月山嶺為神而崇敬之,戰必先禱以詛敵。漢武帝元光年,侵羅馬,為羅馬所敗。漢哀帝時,羅馬築城於來尼河,以逼侵日耳曼,日耳曼或降或亡,其後複糾合種類,力攻羅馬國,幾及四百年。是時中國交界之匈奴等,遊牧於其郊,盡驅日耳曼種類遷於他國,散處佛蘭西、英吉利、是班牙、亞非利加各海邊。宋元徽間,羅馬都陷,日耳曼之民萃焉。蓋歐羅巴之民,半系日耳曼之族,在本國者無幾,尚守古教,而猛性常存,散處佛蘭西者,已進天主新教。唐元和八年,日耳曼之裔,複在佛國潛起募兵,自成一國,沒後諸子各分其地,而路得威號第一王,于唐武宗會昌年間,創立國基,始有日耳曼之號。羅馬國廢,日耳曼之君仍其名號,雖各部皆有本酋五爵操權,而國王能得民心,自強政治以彈壓其下,但與羅馬教皇積釁,因募兵前往意大裡國,又欲據猶太國救世主所葬之墓,自領大軍與回族死戰,壯民多亡,其教主遂乘勢弄權。南宋鹹淳七年,有賢君出,立新例,令百姓遷善,雖向為盜竊者俱許為良民,否則殺無赦。明永樂年間,國君複集會各教主辨論,名聞海外。後國分為十部,各部皆有君爵。正德十四年,是班亞君即位,使使來脅從天主新教,禁止耶穌本教,日耳曼百姓不從。萬曆四十五年,老教新教之民互相攻伐,三十年不息,兵火之餘,遍地荒蕪,而瑞丁、佛蘭西、是班亞三國又來侵伐,日耳曼君乃盟國人於郊外,令兩教之人任意拜上帝、救主耶穌,外求成于三國,時順治四年也。後日,國又屢與佛蘭西、土耳其兩國肇釁,其東國之君本日耳曼舊所兼攝,其君歿後無嗣,各國相爭,以分其地,其國王女內招百姓為國家出力,外與意大裡國和親,遂獲勝,國乃定。當佛蘭西國大變,日耳曼民欲匡救其災,卒為所敗。嘉慶十年,日耳曼國奉事佛蘭西,佛君盡變其國政,又創立他姓以主其國。嘉慶十七年,國人逐之,各部相結,自為一國,隨時會商國事,遂為海外不侵不叛之邦。

  日耳曼地內有東國並陂路斯所屬之地,方圓萬一千四百三十八方裡,居民四千萬,國內有王四位,大侯八位,侯九位,小酋十一位,別有城四座,事皆自主,各邦如之,計三十八處,與中國之土司無異,二十五年之內,居民增至千萬丁。其國南連意大裡、瑞丁等國,北及州中海大尼國巴得海隅,東及峨羅斯東國,西連佛蘭西,南方有高山,北地悉平坦,其最長之河曰來尼河,由瑞士國流出北向最為廣大,由日耳曼國過荷蘭入北海,多惱河由西流東向,阿得河在陂路斯國,伏流地中入巴得海隅,益北江西流入北海,其北方最高之峰三百五十丈,南方之山高千二百丈,天氣冷,多松,中央天氣溫熱,多橡,多羊,西方產葡萄,最美。北方產牛馬,新開運河甚長,其水道高於海百二十八丈,費銀四百八十六萬圓。北方居民聰明,有膽略,英國原民悉由此去。其語音為西洋之官話,若荷蘭、瑞丁、大尼並英吉利之話,皆如之。凡各國所未見之書惟日耳曼人能讀之,百姓共三分,一曰上下五爵,一曰良民,一曰農夫。上爵之中有公侯,受地者也。居民崇耶穌本教者千六百萬,其餘崇天主新教者二十五萬,皆猶太人也。在南方有邑一千零八所,北方之邑千三百一十一所。

  除東國、陂路斯國各據之地,所有日耳曼列盟會各國共計方圓四千五百里,居民千六百五十六萬八千,農務興焉。出五穀,善牧,畜羊之多甲于他國,馬牛豕次之。林廣而密,多木料,運出者由撒孫山來。有銀礦,每年價約八十九萬六千圓,金礦每年約四萬二千七十斤,銀二百二十九萬六千圓,亦出銅、白鉛、鐵、錫。日耳曼國多儒,敬教勸學,為西方之最,今將列國地方列于左:

  一拜焉列國。于陳朝文帝年間進天主教,後地益廣,與佛國合。南宋淳熙間始立君,為其國始祖,累世執天主新教,與東國結盟,且欲滅老教。近日與佛蘭西約和以擊東國,背前好焉,由是為日耳曼列國之害。佛蘭西那破裡穩王時封拜焉之君為王,益以地,自嘉慶九年後,拜焉遂為日耳曼內大國,執天主新教,然其君愛民勤政,有名海外,計公帑銀千六百二萬一千三百圓,公費千五百三十七萬五千三百圓,存庫者八十二萬六千圓,國之欠項七千四百七十七萬圓。其地廣袤千三百九十八裡,居民四百四十一萬,近河之地多豐,近山之地多磽,多惱河亙其間,買尼江濱,葡萄所產也。多野獸,產卑酒,外國人好飲之。產五穀、麻、煙,作各項玩器,而不能造布匹、絲、緞,國分八郡二百三十一邑,都城曰閔金,宮殿炫耀,亦設肄業院,各士雲集。尼林山系古城,居民四萬六千九百口,大半執正教。奧布古邑,居民三萬。威得布,居民二萬六千。已埽,居民一萬。林布,居民二萬二千。班山,居民二萬。弗地,居民萬五千,多猶太人。各處設大學院三間,中院七間,小院十八間,公學五千零五十一間。百姓頗聰明,國事悉聽鄉紳會議,君惟拱手而已,國中二十歲者多為兵,計三萬五千丁。

  一威丁山列國。在拜焉之西,亦古地也,其君悉本諸侯,不以國務為重,故兵疊侵之。嘉慶九年,其君與佛君波那穩王盟,封為王,實為佛國附庸,然頗藉佛蘭西權勢,鄉紳會議,聽其號令。其山最高之峰二百二十丈,產銅、鐵,微有銀,林多松,各木料皆浮來尼河以至荷蘭國,耕地在多惱河下,五穀不甚豐,人稠地狹,田園不足於耕,是以民多就食於外。其地廣袤二百六十二裡,居民百六十八萬,每年入公帑銀千六百零五萬圓,出千六百三萬四千圓,存留萬五千五百圓,國之欠項千二百六十六萬四千圓。邑百三十二座,居民百八萬七千名。崇天主老教,民樸實勤勞,即移居他處,亦善積財,百姓運出木料、五穀、牲畜、煙、油、綿、布、麻布價值八百萬圓,田產之價約一萬萬圓,牲畜千五百萬隻。學館多在大學院,有從外國來學者。其國都曰突押,居民三萬八千。烏林,居民萬四千六百。律嶺,居民萬一千五百。國有六大臣,俱不得自專,惟聽五爵鄉紳定議,每三年一次集會,以商國事。

  一撒孫列國。在日耳曼中央,齊朝年間,其國日強,屢降他國,常駕小舟,駛至英國,璩其民,海外畏之。唐時佛蘭西大甲利王募兵伐之,大勝,強令奉天主教,百姓與佛國人習久,聲音俱同,始知農務,遂辟荒地,建鄉邑,土田豐盛,其君遂於日耳曼之間創國,居民頗聰明,明成化十七年,有賢士曰路得,幼習耶穌教,貧乏不能自存,及冠,得聖書,遂棄俗入道,伏處三年,虔禱耶穌,後才思日進,以其道為教師,遂赴羅馬國與教皇議論旋國,後遂宣言教皇之謬,切勸各國去教皇異端,值新君踐位,召路得詢其教本末,路得遂將聖書翻譯日耳曼語,令民讀之,乃興崇正道,於是,路得之名揚海外,羅馬教皇之徒憾之。

  日耳曼各國之中,以撒孫國君為正教之首,第國分則勢微,康熙間,撒孫君仍崇天主新教,受王爵國于陂蘭地,自此兩國結釁,與瑞丁等國戰多年,撒孫遂受佛蘭西君陂那裡穩王之封,使募各屬國兵與陂蘭合,迨波那裡穩王敗後,撒孫國遂將其地讓給陂路斯國,國地日蹙,廣袤僅二百七十二裡,居民百七十二萬,國帑每年收五百萬圓,費用銀四百九十七萬圓,缺銀九萬八千五百圓,國之欠項銀千一百一十七萬圓。南方多山,益比河出焉。廣約百丈,地雖不甚豐,其民能竭力,故物產亦盛,田萬一千頃,松林八千頃,葡萄八十頃,羊毛極細,所製造者,每年約二百萬圓。河內產珍珠,礦價每年約銀百五十萬圓,所造之洋青,價約三十萬圓,多運至中國。黃銅約六千石,黃銅線約二千石,馬口鐵湯匙每年約三百六十萬件。造各項磁器者六萬人,磁器之妙,甲於海外。織匠二千五百名,織大彩緞、麻布,每年約值三百萬圓,大呢甚細,出花布。大小學院不勝數,女多美色,男帶歡容,皆樸實端正。國分四部,其都城曰得信,居民八萬口,其大埠在益比河。又立悉邑,居民五萬口,學士千二百名,四方商旅雲集。金匿邑,居民二萬二千,工製造。非山邑,諸民萬二千口,多事礦務。王操大權,有要務,則五爵士民會議而後行。軍士一萬三千七百丁。

  一漢那爾列國。北及北海,西連荷蘭,東南界陂路斯國。民性勇,與日耳曼多肇釁,康熙四十八年,屢與佛蘭西國交戰,後為佛君所據,未幾,還其地,部落四散無統屬,道光十七年,英國王之亞弟君其國,兩國分矣。此地廣袤六百九十四裡,居民男八十五萬,女八十六萬。國帑所入每年約六百五十六萬圓,所出五百五十八萬圓,國之欠項千七百三十一萬八千圓,存庫項九十八萬圓。其地大半沙漠,獨河邊豐田,西方有山,出礦銀、銅、白鉛、等,每年價不上二十萬圓。民務農通商,頗聰明。設學院,崇耶穌本教,其都城居民二萬九千。額丁音,居民萬二千,內多交士。呂尼部,居民萬一千,軍士萬九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