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西南洋五印度沿革總敘


  行海以指南針取向,地球以渾儀辨方,五印度地,當震旦西南。以中國偏東形勢格之,為丙午丁未方;以地平二十四盤分之,則在巽己雲。唐以前西域貢道,由蔥嶺達玉關,道雖迂迢,而歷代取經求法之僧,足與目謀,圖畫指掌。至宋天聖中,防西夏鈔掠,始改大食等國貢道,由海達廣州,自後習於航海之使。於是自古西域西南近海之國,概稱西南洋。古時國名十亡其六,元有天下吞併西域,分封駙馬子弟為王,盡易國名以蒙古語。而古今沿革,十亡其九。明《一統志》,稱自後魏至隋唐,康居、安息二國地界相混,豈知大秦與條支二國、罽賓與印度各國,尤混之混。甚至《宋史》謂天竺以東之注輦國,距廣州四十一萬里(天竺以東,當與今滿剌加接壤。在緬甸暹羅之南,距廣州不及萬里)。《元史》征爪哇,謂以五千卒,渡海二十五萬里,征從古未至之國(《史弼傳》)。考其方域,距閩粵皆裡不及萬。至馬八爾國,在天方之西境,較注輦、瓜哇稍遠,亦計裡不過萬餘。而《元史》謂自泉州至其國,約十萬里,皆無稽之說。地周九萬里,自歐羅巴大西洋至中國幾於繞地半周,為裡亦不過五六萬里。烏有阿細亞洲之南洋近接西藏、緬甸,動稱數十萬里者乎。又甚者,以元太祖至鐵門,見角端之地為東印度,不知尚未入北印度也。以西藏、吐番之地為古佛國中印度,反以中印度之痕都斯坦為罽賓(《西域圖志》),而不知印度河、印度海,至今尚存西南洋也。以蔥嶺東西回部,自昔皆回教,無佛教,不知自古皆佛教,無回教也。六合以外,存而不論;八荒以外,論而不議;九州以外,議而不辨。西南諸國,近在九州以外,尚非八荒之外也。且海防切膚之災也,烏得不論而烏得不議。輯五印度沿革六篇,恒河考二篇,附北印度疆域考二篇,元伐征西域考二篇,蔥嶺以東新疆回部考二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