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南都魯機國沿革(1)


  (漢唐皆為安息、大食西北境,有西女國亦在境內,元為哈烈國,明為度爾格,今為南都魯機。原無今補)

  《職方外紀》:百爾西亞西北諸國,皆為度爾格所並,內有國曰亞刺比亞,中有大山名西奈山,天主傳十誡之處也。土產金、銀,極精,亦多寶石。地在二海之中,氣候常和,一歲再粟。有樹如橡栗,夜露墮其上,即凝為蜜,晨取食之,極甘美。更產百物,俱豐,自古稱為福土。其地有沙海,廣二千餘裡,沙乘大風如浪,行旅遇之,偶為沙浪所壓,倏忽上成邱山。凡欲渡者,須以羅經定方向,測道裡,又須備糧糗及兼旬之水,乘以駱駝,駝行甚急,可日馳四五百里,又耐渴,一飲可度五六日。其腹容水甚多,客或乏水,則剖駝飲其腹中水。傳聞有鳥名弗尼思,其壽至四五百歲。自覺將終,則聚幹香木一堆,立其上,待天甚熱,搖尾燃火自焚矣。骨肉遺灰變成一蟲,蟲又變為鳥,故天下止有一鳥而已。西國言人物奇異無兩者,皆謂之弗尼思雲。其地有一海,長四百里,廣百里,水味極鹹,性凝結,不生波浪,嘗湧大塊如松脂不能沉物,雖用力按,抑不能入。曾有國王異之,往觀。命人沉水,試之,終不可入。海色一日屢變,日光炫耀,文成五色。因其不生水族,故命曰死海。度爾格之西北,曰那多理亞國,有山多瓊石。國人嘗往鑿之,至一石穴,見石人無算,皆昔時避亂之民,穴居於此,死後為寒氣所凝,漸化為石。其地西界歐羅巴處,中隔一海,寬五裡許,昔有一名王曰失爾塞者,造一跨海石樑,通連兩地,今為風浪衝擊,亦崩頹矣。又有地名際剌,產異羊。羊之絨輕細無比,雨中衣之,略不沾濡,即漬以油,毫不污染也。一種異犬,性好竊衣履巾帨之屬,稍不慎,輒為竊匿矣。有山生草木皆香,過之則香氣馥鬱,襲人衣裾(案:《後漢·西域傳》從安息繞海北行,有飛橋數百里,即此五裡石樑之訛傳)。

  《新唐書》:拂菻西際海,有西女國,種皆女子,多珍貨。附拂菻。拂菻君長歲遣男子配焉。俗產男不舉。

  《文獻通考》:西女國在蔥嶺之西,其俗與東女同(東女在蔥嶺東,南近吐番,後亦為吐番所滅),附於拂菻。唐貞觀八年,朝貢始至。

  《坤輿圖說》:韃而靼各國,迤西舊有女國,曰亞瑪作搦。驍勇善戰。建一神祠,壯麗奇巧,非思議所及。今亦為他國所並,僅存其名耳(案:為他國所並者,即指度爾格國兼併之事)。

  《萬國地理全圖集》曰:土爾其藩屬國,北接俄羅斯及黑海,南連亞剌伯及地中海,東接白西國,西至希臘群島海,為亞齊亞洲極西之地方。北極出自三十度至四十度;東偏自二十六度至四十八度。長二千六百里,闊二千四裡。北方山極險峻,高接雲霓,河源皆在此山。最長者巴河、地額河,對流而東南,及將入海,兩河乃合。屢次漲潦。其湖最著者曰死海。其北為加利湖。其約爾坦河,自北流南,而入死海。

  此地古時分為列國。唐朝年間,回回佔據其地,居民塗炭。今已千有餘年,土官橫征私派,並勒令天主教及希臘回教之徒,概進稅貢。山內有蠻族,心野好戰,時時掠其遊牧。所有列國藩屬如左。又曰小亞西亞國,即南都魯機也。其國半土,山險峻,物產多出胡絲、幹葡萄果等貨,遍地古跡。昔時興旺,今則衰寂。士麥那城,居民十萬,所運出運進之貨價,每年不止幾百萬金。列西國之賈,悉來其地。但其城市不潔,瘟疫易生。

  補撒大城,居民六萬。加士他母尼邑內,有回回廟宇。其黑海北方有得比遜海口,與俄羅斯通商。族類五萬人。內地古地亞城,可尼昔西域之王都也。居民六萬丁。附近安峨剌城,羊毛最細,用之織布最溫軟。西瓦邑,六萬居民。掘山出銅,其東南海濱。居伯羅島,地膏腴,出葡萄酒、南果五穀。女多美麗。但因苛政,民稀土曠。羅得島,水土最宜農。古時各島皆有土酋,今服屬￿土爾其。

  治阿島,居民十五萬。道光四年,土爾其水師上岸,攻其城池,毀其富庶。

  米地鄰島,產酒油。兩河中地,北有亞麥尼地,山嶺險隘,峒峽深邃。洪水初平之際,巨舟閣於其峰。居民奉耶穌之教,好商賈,不憚跋涉。惟回回官甚磨難其民。其都曰葉西倫,有十萬民居。天氣冷,七月有雪。巴牙息在山腳,亞麥尼民之學院,內有壯麗之寺,其教主所會也。近河平坦,地亞北客城,與鄰國通商。

  山內古耳得族類,建堡山穴,以賊盜為生。中地之都會,曰摩俗鄰地。或沙或澤,農苦耕耘,賊奪產物。

  八塔城,昔回回國都。古時殿宇,祥光燦爛。現時衰廢,獨存其古跡。瓦礫如山,可想其城之廣大。因犯上帝之律例,酷待所虜之猶太人,是以遭廢成野。

  在兩河入海之所,曰巴所剌邑。與印度國通商,屋小街窄人穢,然系萬國饒富之市,商賈甚盛。

  案:南都魯本韃靼種,舊遊牧蔥嶺、伊犁一帶,展轉西徙,入買諾,居於拉馬尼亞者也。

  《地球圖說》:土耳基國,東界白爾西亞國,南界亞拉比亞國,西界地中海,北界黑海。其百姓約有一千二百萬之數,其都城在歐羅巴大洲內。土耳基國相間之處,地名孔士旦,半天主教,半猶太教。北有高山,南有曠野,中央平坦。內有大湖名曰死海,鹹而且臭,終無可用。死海之北有加利利湖,即救主耶穌在此宣講真理,多醫疾病,不時顯聖。有約耳坦江,即耶穌領受洗禮之處。又有許多被天火焰燒之城,即巴米辣、巴皮倫、尼尼瓦等城,雖泯沒,而舊跡尚存。再稽聖書內言真神始以土塵造人名亞丹,複以亞丹之筋骨造女,以為夫婦,複栽以田園,以與二人居住之處,暨耶路撒冷城,系猶太國之都。內有真神殿宇,當時之民,每年必三至禮拜。迄後猶太國民終不信從,真神震怒,即加大罰,殛其民,毀其城,至今大相懸殊也。城外有橄欖山,即耶穌日在耶路撒冷城宣教,夜回橄欖山棲宿之地。並耶穌生身之地,長養之地,葬身之地,均在是國。現其塚上,為天主教門徒建立禮拜堂,以耶穌教之門徒無追墓之理也。國內江河極少,運貨俱用駝馬,必旅伴同行,以禦劫掠。牧羊者眾,務農者少,有大江名由非刺氏江(又名比拉江)。土產北果、蒲萄酒、五穀、煙葉、綿布、鴉片、胡絲、羊絨布、獸皮、銅等物。道光十六年,被麥西國人侵佔西南境界。至二十年,幸歐羅巴大國助而複之。

  《外國史略》曰:南土耳其,在亞悉亞藩屬地,南抵亞拉回國,北及黑海,東連峨羅斯、白西等國,西及地中群島等海。達他匿並君士擔海峽隔之。以峨羅斯之微地曰蘇益,與亞非利加相連。北方多山,東方平坦。兩大河匯入白西海隅者,一為以法河,一為得義河。所屬之地,本古各國,後為羅馬所轄。

  小亞悉亞,乃半地所凸出者。廣袤方圓八千里,居民五百萬。田甚豐盛,天氣溫和,多物產。南果、葡萄俱美,出綿花、鴉片、薑花、煙、木料、牛、馬。羊尾長,可織布。又出胡絲、花石、鉛。居民多土耳其人,性驕傲。亦多希臘人,多為商匠。在山內者恣遊牧,頗為盜賊。居民造搭膊布並緞。地分八郡,最廣港口曰士默那,居民十二萬五千,多外國商賈。人戶稠密,多瘟疫。港多商船,運出者,鴉片、蠶絲、百果、藥菜、花氈等貨,運入者各工製造之物。廣通商,無積聚。土甲,居民十萬。舊地亞,居民六萬。

  屬此地之島曰棋賓島,在敘利海邊,居地中海中。廣袤方圓三百四十裡,民多希臘人,亦有教師教主。昔本豐盛,多物產,今只出葡萄。極大之城曰尼可西亞,居民萬六千。全島之山水美不勝賞,故自古閒逸之士,皆集此以適其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