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西印度西巴社國


  卷二十三

  ◎西南洋

  西印度西巴社國(一作包社,一作高奢,一作報達,一名百爾西亞。即漢之安息,唐之大食,皆屬西印度西地)

  巴社國,又名巴爾齊亞,在都魯機之東。西與都魯機毗連,以戈厘斯頓山為界;東與新都司頓毗連(即溫都斯坦),以比魯山為界;北與俄羅斯韃韃裡毗連(韃韃裡,即西哈薩克、西布魯特各部)以古疏山為界;南界海,即利瑪竇所謂默生丁海是也。史記所載,亦古名邦,如阿西利阿。巴比羅尼阿先日之國都,即巴社邊界之地也。後有國中之西臘士征服巴比羅尼阿,遂稱為巴社國。以伊士巴含為國都,恃其兵力,遂取西裡阿伊揖、小阿細亞及東界之印度,疆域之大,古未有綸。後以奢淫無度,為額力西所覆(額力西,一作厄勒祭,在意大裡國之東,今並于西都魯機)遂將巴社印度等處,均改為部落。至耶穌紀歲三百年(漢永康元年),始有阿達色爾士,奪回巴社自立為王,並敗羅汶之兵。至七百年間(唐武后則天年間),為阿丹所滅,改遵阿丹之回教,率師東征,拓地益廣。忽又被都魯機韃韃裡互侵,國中複為戰場。至千五百八十六年(明萬曆十四年),國中阿巴士,糾集部眾,悉驅外國之人,恢復故都,設官立政,垂二百餘年。複有阿富晏士作亂,所過焚戮,人民塗炭。越十有四年,有高裡坎王者,起兵攻擊阿富晏士,自立為王。然以暴易暴,身沒無嗣,頭目爭立,為一大將所據,稱曰加林坎王。在位十有六年,身沒,國中複亂。時耶穌之千七百七十九年也(乾隆四十四年)。有閹人阿牙磨哈墨者,以兵定亂於千七百九十六年(嘉慶元年),始立發底阿裡沙為王。厲精圖治,百廢俱舉。巴社之瘡痍稍息,雖俄羅斯亦常侵擾,奪去邊境數部,而國中無恙。惟屢遭兵亂,古昔典冊,泯蕩無存。改遵回教,尊君卑下,尚勝於東方諸國。各部頭目,世襲其職,擅財賦兵馬,各制一方,國王不得過問。各頭目角勝爭強,人民伺勝負為去就,彼勝歸彼,此勝歸此,故頭目爭結民心以自固。國王之女,止與教師婚配,不下嫁于頭目,以其掌兵,恐謀篡奪。國王額設護衛兵三千,謂之王僕;步兵萬二千,以為外護。按名給田,耕屯自養。其餘兵馬,分統于各頭目。遇警徵調,可二十餘萬。善騎射,耐辛苦,斷敵糧草,絕敵水道,是其所長。曾以此困羅汶,後被韃韃裡阿富晏士攻敗,從此兵威不振。近世國王,複按歐羅兵法,訓練其兵,漸還舊觀。佛蘭西王前曾遣牙鼎尼求援于巴社,以攻英吉利東邊之屬國。英吉利旋亦使至巴社,力陳利害,發佛蘭西詭謀,巴社兵遂不東。複請英國將官往助訓練,故其騎兵輕捷,長於槍劍。複有槍炮步兵萬人,皆合歐羅巴法度。嗣值巴社與都魯機用兵,英國恐己將士助戰生釁,盡召回本國。

  其地平遠,中央大山,起自都魯機之阿彌巴阿,至南邊海岸。深山大谷,洞穴曲通,多為盜窟。平時專事劫奪,有事亦可募為軍鋒。北界俄羅斯,時虞侵逼。故近日國王移都于南,並於加士比奄海(即裡海也,亦名鹹海,亦名北高海),設立水師防衛其國。戶口傳聞二萬萬人,多黃色,壯而不秀。客籍流寓,種類甚多。國中音語不一,有額力西者,有阿丹者,有羅汶者,有都魯機者。風俗虛假鮮實,善諂媚,尚禮貌,一見如故,久始知其知有己不知有人也。奢靡甲東方,宮室外則磚石閎麗,內則陳設璀粲。衣飾珠寶,一衣有值十餘萬金,至二十、三十萬金者。命婦衣皆絲縷寬袍大袖,不蒙頭不出戶也,顏色易凋,不十年儼如老嫗。母以子貴,無論嫡庶。尤喜良馬,不惜高價。其嗜馬之心,百物無以尚之。惟飲食疏儉,罕供魚肉,筵宴賓客,僅以果品為豐。巴社素稱文墨之邦,先日以詩名者,有哈斐士,長於揄頌;有沙底,善論風化;有法部西,工言情。歐羅巴之人,譯出讀之,文奇趣溢,各極其妙。然古時文學,早已殘缺。近日王重文學,每日必有詩人在側。曾對英吉利使者誇讚之,每一脫稿,即賜一金錢潤筆。醫學、星算諸館,亦與文學並重,各有教授傳習之人,歲費三四十萬棒。故巴社之人多信星蔔,謂可致富貴。歐羅巴人皆不信之。俗奉回教,以阿厘為宗主。阿厘者,馬哈墨之兄子,亦即其婿也。阿厘之教,即馬哈墨所傳。都魯機、阿丹等國均宗馬哈墨,何以各有不同,互爭得失,致成仇敵?有謂阿厘之教,雖授自馬哈墨,然其中悟會,亦少有分別,各自流傳,遂成偏執。如巴社禁人不飲酒,禮拜火神,即與他國回教不同。產米、麥、鹽、絲、發、五埰地氈、羊毛、綢緞、磁器、紙皮、寶石、銅鐵,領小部落二百六十有六。(部落名目,原本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