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緬甸


  卷十

  ◎東南洋五(海岸之國)

  ○緬甸

  緬甸與暹羅安南三國,在阿細亞洲南洋。歐羅巴人以其與印度交界,統謂之為印度外。前代歐羅巴人罕至其地,所知者,不過孟阿臘安治市河之東岸而已。伊揖畫師比多裡彌所繪地理圖,其圖內大海灣之西岸,有梯泥城,即緬甸之底泥色領城也。意大裡亞人,曾至中國海岸,而所繪之國亦未詳確。佛蘭西國,當日攻取麻六甲地,所考察者僅附近一隅。佛蘭西又曾遣羅比裡至暹羅國,欲行教化,始略知暹羅國大概。近日英吉利已得印度之地,多與三國交界,故所說此方之事,雖不詳備,較前代歐羅巴人,則所得為多。緬甸國建都阿瓦,又謂之馬臘麻,原是三國:一曰阿瓦,一曰阿臘幹,一曰秘古。各不相統,恒相爭奪。惟緬甸當沖,受害尤重。千有六百年(明萬曆二十八年),緬甸興兵攻服秘古。迨千有七百年(康熙三十九年),秘古複約荷蘭西洋兩國之兵同攻緬甸,屢戰屢勝,直抵阿瓦,禽獲緬甸之底布裡王,維時緬甸反屬￿秘古。然緬人強悍,突有阿羅般部落,招集土兵,恢復阿瓦國都,自立為王,盡收緬甸舊地,遂出師攻滅秘古國。其子山巴領嗣位後,秘古複叛,山巴領又攻勝之。遂乘勝並取暹羅,久仍為暹羅所敗,僅存麻六甲以西沿海之麻爾古底呢色領等城耳。山巴領歿,其弟皿底臘疑勃老嗣位,又併合阿臘千為一國。此外尚有攻取加渣爾加色等處,軍威可謂矣。然以麻爾古之地,皆與孟阿臘接壤,孟阿臘屬￿英吉利,兩國接壤,日久複起兵爭。千有八百二十六年(道光六年),英吉利遂起印度之兵攻緬。緬恃其習戰,視英寇蔑如也。然緬軍紀律不嚴,進銳退速,以此為英軍所挫。英軍亦不習其水土,地險餉艱,瘴惡多疾,難以深入。本欲退師,反聲言直取阿瓦,長驅而進。緬軍屢衄氣阻,遂卑辭求和,乃割阿臘千、麻爾古達阿依底尼色領沿海之地。複償英吉利兵餉,始罷兵。然緬甸陸戰全恃堅銳木柵,環繞重濠,有時英吉利兵馬亦為其所拒。其國賦稅,如東方中國之法,以田地錢糧為正供,此外徵收外國貿易稅餉不作正項,別貯內庫。緬甸、暹羅、安南皆然。傳聞緬甸國王與西洋構釁講和,津貼英軍兵餉,咄嗟立辦,可見其國之富。緬甸、暹羅、安南,政事大略與東方各國相同,權柄專制于王,百官不得專擅。所用律例,皆合中國印度兩國之律,參酌損益而行。如緬甸之職官,若翁疑士,若敬翁多士,若阿達翁士,皆在國都助王理政,並有律官出外分轄各部,徵收賦稅,解都供餉。部民有事,先赴訴麥翁衙門,次始上控于羅都衙門,由羅都而達于王,以判斷之。有烙鐵之刑,有咒詛之法,斟酌施用,與印度略同。印度外,鹹知文字。惟緬甸語音龐雜,有用佛語,有用韃韃裡音語,有用中國音語,參雜而成,歐羅巴人不能分其句讀,望之如一長句,說寫俱難。書籍皆編貝葉,國王則以象牙為篇頁,以金飾邊,貯以描金盒,並有雕刻成字,而金飾之者。藏書雖富,專以講論神明為主。而史記音樂,醫學畫譜,謂之雜說小書。惟安南文學獨遵中國,較緬甸、暹羅為深奧。緬甸屋舍最陋,以竹插地,用藤系架,用席作牆,而苫覆之,即謂落成。大者不日可完,小者頃刻立就,雖潦草而便易,風雨坍塌,既無推壓之虞,回祿偶遭亦無蕩貲之戚。伊底河發源西藏,南流經緬甸之麻羅城而入海(案:伊底河謂雅魯藏布江,即大金沙江也)。

  緬甸國,東界南掌暹羅,西界孟阿臘,南界海,北界西藏、雲南。以阿瓦為國都,領部落四十有八,戶口約四百萬名。(原本)

  阿瓦(國都)門額爾西糜哥裡布江墩凍米拉比那古巴爾麻芝補窮皿打梗翁蔑拉布拉光墩邦布磨觀邊定拉公釐高梗蒙厘布郎欲河班沙巴宕謬麻拉西格呀都麻渣布阿拉幹渣岩特曩休蔑都皿特新達比衣謬呢特濟騷麻欲疏蘭梗皿巴麻爾打曼東俄底奴彪波丹謬哥士皿衣岩知那麻幾爾巴三西利晏麻羅(大金沙江,由此城西入東印度)母哇(原本止此)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