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魏源 > 海國圖志 | 上頁 下頁 |
越南一 |
|
安南國在暹羅之東北,國都建于傅依(此曰傅依,後又曰虎地,蓋西京順化港之異名也),亦原有三國。一曰廣南,一曰幹波底阿,一曰東京。並有幹波底阿所屬之臘阿土窮巴兩小國(幹波底阿地接廣南,當即《明史》之賓童龍,與古城接壤者,蓋廣南以東瀕海之小國)。千有七百七十四年(乾隆三十九年),因廣南光中王,沖幼被難,與其遺臣遁於海島,遇佛蘭西教師阿特蘭,彼此投契,其懷義憤,遂回佛蘭西乞師。適值佛蘭西國難未定,閱數載,始請得兵船助其恢復。於千有七百九十年(乾隆五十五年),滅仇複國(案此志謂安南光中王沖幼被篡,事在乾隆三十九年。借西洋兵複國,事在乾隆五十五年。既非明嘉靖中,黎維祁復仇滅莫之事,又非嘉慶七年,阮福映借暹羅兵復仇滅阮之事。乾隆五十五年,正阮光平篡黎氏,黎氏投中國之時,更與此情事不合。以前後考之,此當專指廣南而言。《高宗禦制詩集》乾隆乙未題平定合符詩注雲李侍堯奏,粵民李阿集私越邊界,至安南國之順化,其地在安南王城西南,遠隔重洋,昔為阮姓竊據,曆幾世皆稱順化王,與安南黎王世仇。會順化王死,有子二,嫡幼而庶長,先立。其舅擅威福,有同姓阮翁袞者,以除奸立嫡為名,募兵自稱西山王,逼順化城,二子皆出走。李阿集以戰功封開國公。阮翁袞思自立,眾解不從李,阿集入海遇順化二子舟,劫奪其財,攜家回內地,為有司所執,籍其家,得調兵玉符,上下各一,左右鑿枘相應,形圓而橢鐫小篆文云云。案乾隆乙未為四十年,與此志三十九年,先後一歲情事正符,而二子海中被劫,即此志所謂遁入海島之事。阮光平本名阮惠,有兄阮岳,即詩注所謂嫡幼庶長之事。蓋阮光平幼時,本遭難遁荒,及長,乃借兵恢復廣南,又乘黎鄭內釁之際,因並據安南耳。中國惟知其晚年盜有安南之事,不知其幼年亡失廣南之事,惟禦制詩,與此志相表裡。而《滇系》載師範《安南紀略》亦與此志互有出入。光中王之為阮光平無疑)。光中王既感歐羅巴之扶佐,又慕歐羅巴之兵法,遂仿造兵船、火器,訓練國兵,是以現有炮船三百艘,大兵船一號,在阿細亞洲諸國罕與匹敵,是以兼取安南、東京及幹波底阿國,併合三國而統一之(此處始謂阮光平兼併安南東都之事)。緬甸、暹羅兵制,皆由各頭目招募充伍,器械皆長槍刀弩,雖有火槍,皆西洋所廢棄之物,購買修整,不堪適用。惟安南軍器制度,得之歐羅巴,故在緬甸、暹羅兩國之上。其水戰兵船,長自八丈以至十丈不等,而寬僅八尺。其製造之法,取整油木一株,截定長短尺寸,先用火燒出中槽,後用刀斧刳斫而成。沿河各城,均備此以待。臨時一招而至,即有五百號。每船棹槳五六十人,各帶長槍短劍,別配火槍兵三十人。船頭平直,安炮一門,自六棒至十二棒重不等。遇敵將船橫排成列,群唱戰歌,極力掉槳,頃刻逼近,隨即死鬥。如敵人大船欲衝擊小船,則小船閃避又甚巧速。其王與貴人尋常所乘之船,雕飾鍍金,映水熣燦,士庶不敢僭也。安南兵船近日造作愈精愈巧,每船長十丈九尺,其材可作西洋兵船之中桅。緬甸、暹羅兩國,陸戰全恃堅銳木棚,環繞重豪,雖英吉利之兵馬,亦有時可以拒之。第兵欠紀律,設一破其柵,即未免潰亂奔竄。安南軍制,按歐羅巴兵法訓練而成,可雲紀律之師,計其兵數,於千有八百年間(嘉慶六年),約十有四萬,今則不過五萬,內有三萬在國扈衛國王。聞安南國王庫貯金錢,計有七百十四萬員,而銀則不計其數也。緬甸戶口,約有五百萬。暹羅戶口,約百有二十萬。安南東京戶口,五百有十萬四千。臘阿士戶口,約八十有四萬。蕪萊由戶口,約十有九萬。又中國人,在彼人籍,約四十有四萬。其官制章服文字,大略都遵中國,為東方諸國所不及。眉公河為安南最巨之河道,亦發源雲南。南經巴爾門而注之海(眉公河似指富良江其上游,即雲南之黎花江經安南入海)。由海口溯流而上,約二十餘日。巨舶可揚帆直駛。三國土產木棉、谷米、油木、花木、白糖、胡椒、藤竹、縢黃、檳榔、燕窩、海參、象牙(原本)。 安南國東界海,南界海,西界暹羅,北界中國廣西。以虎地為國都,領部落二十有一(原本部落名皆夷語,今刪之。其安南郡縣具詳前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