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
八四 |
|
【陰陽柏】 海鹽橫山崔孝廉培元家,廳事前二柏,殆百年,專左花右實。予聞而特過之,真奇種也。按陳繼儒《太平清話》,南渡時高麗進陰陽柏二株,僅二尺許。高宗以賜王陶,陶種之永懷寺,高與殿齊,每歲左花則右實,右花則左實。 【紅豆樹】 南京牛首山東北鄭太監墓,有紅豆樹。 【順棘】 長清縣豐齊鎮北古城棘刺,皆順而不鉤。世傳宋藝祖微行過此。(《長清縣誌》) 【𦵧草】 《山海經》曰,大騩之山,其陰多鐵、美玉、青至。有草焉,其狀如蓍而毛,青花而白實,其名曰𦵧。服之不夭,可以已腹病。今亦存其名耳,並美玉、青堊,皆烏有也。(《密縣誌》) 【松羔】 秦地松樹彌望,山中尤多。其小者曰松羔,以木稱羔,與羊羔之羔義同。(楊士聰《玉堂薈記》) 【金剛纂】 天目山金剛纂樹,長不滿三四尺,多屈曲,雖春夏亦無葉。每觸其枝,曳裾不前。夷緬國有是種。相傳剉其末以漬水,水必毒,飲者立死。(《安吉州志》) 雲南大侯州產金剛纂,其色青,狀如刺桐,性最毒。 【赤藤】 赤藤產緬甸,朱色,可為杖。 【孝陵海棠】 孝陵海棠獨結實,外香中酸。指甲花:指甲花五六月開,花細而黃,類木犀。中多須菂,香亦絕似。葉染指甲,其紅過於鳳仙,稽含《南方草木狀》:胡人自大秦國移植南海。(《日詢堂手鏡》) 【婆樹木花】 婆樹木,葉似海桐,又似楊梅,花紅白色,三四月盛開,備紅紫白諸色,叢蕊並蒂,大可尺許。出四川峨眉山。 【木蓮】 峨眉山木蓮,四季葳蕤若續。 旱金蓮,五臺山出。瓣如池蓮,較小一圍,而色如真金,挺生墮地。相傳是文殊勝跡也。 【娑羅樹花】 天臺山娑羅樹花,一名鶴翎,出華頂峰。以多經風霜,樹不高大,樹數十枝,枝千餘頭,頭六七葉,經冬不凋,花如芍藥,香如茉莉。唐天寶初,安西道進娑羅樹。 【唐婆鏡】 唐婆鏡,一名羞天花,一名倒垂蓮,《本草》所謂鬼臼也,其花背日,與蜀葵相反。 【薝蔔花】 牛首山鄭太監(強)墓,有薝蔔花。 【滇茶】 禦史鄧煉論滇茶十德:色之豔而不妖,一也;樹之壽經二三百年者猶如新植,二也;枝幹高竦有四五丈者,大可合抱,三也;膚紋蒼潤,黯若古雲氣樽罍,四也;枝條黝糾,狀似麈尾龍形可愛,五也;蟠根獸攫,輪囷離奇,可馮而幾,可藉而枕,六也;豐葉森沈叢茂,七也;性耐霜雪,四序常青,有松柏之操,八也;次第開放,近月方謝,每朵自開至落可曆旬餘,九也;采入瓶中,水養之十余日顏不變,半含者亦能自開,十也。 昆明池山茶,見吳人葛一龍《四憶詩》。 【玉女花】 沁水縣韓王村玉女祠有樹,每歲再花,春赤秋黃,人不之識。張大理五典載之《縣誌》,大理長孫都督道浚,遂名曰「玉女花」。蓋今人耳目短隘,或他處有是花,具其名,未可知也。曹縣青山之土神祠,《縣誌》雲,樹古不知其名,郗秀才元謂南人過之,雲樸也。夫樸為下材,猶隔於淺識,況其它乎?孔林之楷,子貢所植,即吾鄉黃楝。嫩葉可茹,俗名茶娘也。予年五旬,因過丹陽,摘芽同舟人語及有省,否則終其身不知楷為何木矣。 【勞山牡丹】 膠州勞山明霞洞宮,白牡丹一本,非近時物。豪家匡氏移去,而匡氏敗。有白衣人見夢于道士曰「我今來矣」。果舊坎複蘖,至今存,匡氏之種萎。高相國記。 延安府膚施縣南四十里牡丹山,曰花原,山多牡丹,樵者以為薪。又縣西牡丹川,牡丹特盛。又宜川縣東二十五里牡丹原。 【沈萬三牡丹】 南京都察院河南道署中牡丹單紅,為國初沈萬三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