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六〇


  【玉泉山】

  荊門州玉泉山有關侯祠,祠下方二十步皆黑土。相傳侯嘗駐兵,作書遺其子平,書罷以研汗擲地,故至今土為之緇。其青龍刀豎石罅中,以手摩之輒動,然千夫之力不能舉也。

  【孔子山】

  黃州東百里有孔子山,相傳孔子適楚,嘗登此山。上有坐石,草木不侵。有研石,每兩輒有墨水流出。

  又澤州南四十五里天井關石。孔子將入晉,聞趙簡子殺竇鳴犢,至此回車。轍跡尚存,深尺許,長百余步。後人因立廟道左。

  【太山】

  沁水張大理五典度太山,自山下至巔五千三百八十四步,五尺為步,紆折皆在其中。高三百八十六丈九尺一寸,實十四里零八十余步。《漢官儀》雲「太山自下至古封禪處凡四十里」皆妄也。有《太山道裡記》。近馮生過太山雲,不甚高廣,不知何以得名如此。

  太山上秦始皇立無字碑,或曰碑函,或曰鎮石,或曰表望,或曰待刻。閩人謝在杭(肇淛)親至其地,雲元君祠。當公署中尚有斷碑,二十九年疑即所剖石也,其豎片石為祠記表望明矣。(《五雜俎》)太山捨身崖在日觀峰下,愚民往往捨身投崖邀冥福。尚書何起鳴設垣牆示禁,勒曰「愛身台」。

  【成山】

  文登縣南百二十里成山,秦始皇造石橋渡海觀日,神人驅石,鞭之見血,至今山石皆赤。予謂山石色赤者多,若天臺赤城、黃州赤壁,豈有神驅而鞭之乎?其造橋事容有之,然亦不至望洋也。(《五雜俎》)按,成山東召石山,神人鞭石處。見《三齊略》。

  【青山】

  曹縣青山,諸生郤元嘗治園,見瓦棺長丈許,高五尺,朽骸風滅,瓦刻字莫辨。儀從夾侍,大僅尺,朱沙班剝。意春秋曹先公遺葬。郤元于南京為予言。

  【東浮山】

  山西平定州東浮山,距城五十里,即女皇氏補天處,其煉石灶尚存。石炭勝他產,諸色石俱可燒口。明學士陸文裕(深)過其地,得遺跡,問土人及學士大夫,皆曰古跡實然。歲上元夜,家置一爐,當戶高五六尺許,實以雜石,附以石炭,夜煉之達旦。焰光上燭,天為之赤,至於今不廢,是謂補天。文裕語太宰喬莊靖(宇)曰:「女皇察物,宜先民用,故制此以通昏黑之變,輔烹飪之宜,蓋曰補天之所不及耳。」(《儼山集》)

  【崖山】

  太原縣東有崖山,天旱土人燒此山以求雨。俗傳崖山神娶河伯女,故河伯見火必降雨救之。今山上多生水草。

  【羅浮山】

  羅浮二山相合,屬博羅縣。取道增城則近,其上多奇植異卉。有松尺許,匣置數年,植之複生。有竹葉符,每竹止二符,乃篆書「仁」字,色白,浣之不脫。五色鳥特集人肩上,虎不噬人。有王野人園,花實森茂,春冬亡間,遊人任摘,持歸即迷道,而園原無定在也。又有仙樂,風月靜夜每聞之,道士擬制,今沖虛觀所奏,頗得其聲。(李潔)

  【銅鼓山】

  貴州威清衛西四十五里銅鼓山,諸葛亮南征,於此獲銅鼓,故雲。土人雲,山有洞,藏武侯盔甲,先代有可入處,今石門榛蕪,人或臨之,蛇蜂交集不可入。每值陰雨,聞香如銅鼓鏗然作聲。(《貴州通志》)

  【金陵岡】

  金陵岡在應天府龍灣,相傳秦始皇埋金人於此。碣曰:「不在山前,不在山後,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獲得,富了一國。」殆以此地氣盛,誘人鑿之耳。其愚黔首若此。而亡秦者泗上亭長乎?予嗟夫祖龍之愚。(《應天府志》)

  【飛來峰】

  錢塘靈隱山之飛來峰,元僧楊連真伽遍鐫佛像。至明嘉靖□□,太守福清陳仕賢,以楊及郯僧聞僧三石像,斷其首,瘞獄中,獄疫,實誤毀佛像也。近來有續其首,以佛故亦多事。(陳仕賢,嘉靖壬辰進士。)

  【回雁峰】

  衡山回雁峰,相傳雁不度衡陽。然衡陽之南亦有雁,但過此則漸稀耳。或曰峰勢如雁翼之回。(《衡陽府志》)

  【六真洞】

  山陽縣六真洞,元真人丘處機、劉處玄、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馬鈺。

  【燕子洞】

  貴州平越府有燕子洞,紫燕千百為群,潛藏於此,冬不北向。洞口二丈,其土疏而黏,黑而肥,土人用之糞田。進洞口二里,持炬至大洞,源泉混混,聲如鳴金,有時響聲如擊楫。時有黑衣人乘霧出入,豈燕之聚精耶?(《黔記》)

  【燕子岩】

  林縣燕子岩,在炭場北,秋冬燕子蟄其中。(《彰德府志》)

  【七盤坡】

  藍田縣東南有七盤坡,古武關之地。

  【鵝公坡】

  番禺鵝公坡,每風月夜集,遠聽如鵝聲,就近則無有。(《練要堂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