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
七 |
|
【佛郎機】 佛郎機鳥銃相傳得之番舶。都督戚繼光署登州衛印,發地窖,永樂時佛郎機年月鑄文可考。又庫有鳥銃。 【兩京官俸】 兩京官俸微有不同。如南部主事支米三石,北部支四石五鬥有奇,折俸亦不同。 【史官侍班】 常朝禦皇極門,史官四員,班左右各科前。午朝會極門,史官二員,列御座東稍南。至機密宣召,史官不侍。 【留都官擁蓋】 南京各官,惟大司馬閱武及都督禦史張蓋,大司馬八騶,禦飛鶴袍。 【中使司】 洪熙元年,封皇女六人為公主,命先為嘉興、延平、慶都三主府造中使司印。中使司有正副,亦閹人為之,如王府之承奉,非唐家以士人充僚佐也。 【賜宮媛家僮】 仁宗賜太醫院使蔣用文宮嬡李氏、莊氏、徐氏,賜御醫何淵手劄三十一道、家僮二人、文馬二匹。 【巡撫歲入京】 宣德時,令巡撫歲八月赴京議事。 【大臣除伍】 宣德時,兵部右侍郎錢塘徐琦戍籍寧夏,以使安南稱旨,特除其軍籍。後樞部為例。 【不奪功臣宅】 宣德五年十一月丙辰,秦府保安王(志炯)請故陝西都指揮使陳懷宅,為洛川縣主居第。上諭工部尚書吳中曰:「陳懷功臣,若尚有親屬,安可據奪?」其令陝西三司覆勘。噫!視斥郭汾陽舊宅入法雄寺者,何如哉! 【蜀邸聲銃】 宣德五年,蜀王府忽舉炮銃,總兵陳懷以聞。上責輔導官,謝還護衛三之一。今熙洽極矣,江南喪嫁,銃震城市,了不禁也。 【學憲兼民事】 正統元年五月壬辰設京省提學憲臣,二年八月命憲臣兼督民間栽種桑棗。先是守令提調諸生,孟月試經義,仲月論表,季月策,皆在學舍。 【典史進俸級】 正統時,山東長清典史淮安何總九年任滿,邑人乞留,進九品俸級(《長清縣誌》)。考先朝實錄,優於下吏類多,匪獨何總也。 【孝子孫庸王相】 正統九年,孝子滁州孫庸返自廣西。庸字允良。其從大父豪為圉人,隸太僕,馬死當償,將之廣西市馬以補之,其父景和代行,是時庸娠才七月。景和道得暴疾,死南寧,偕行者告官,官為槁葬。已而生庸。比壯,語及輒哀之斷絕,恨不知死所。一日閱故籍見狀,銳意往,乃徒步至南寧。求不得,遂披髮曳鞍,窮曆山谷。已得老嫗示葬處,因發得骸。刺血滲灑之,血輒沒入,乃負歸。歸葬城南旦子岡,廬墓如初喪。君子曰「可謂孝矣。」以後嗣微薄,未得旌。胡松曰:予少時數聞長老賢通于事者皆言庸孝不誣,且言庸有友十數人,既並死,惟庸每歲伏臘必列其位,躬奉觴上食,泣如與對,酒數行而後已。蓋孔子有言,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庸豈其人哉?其諸異乎市道,交以存沒興衰為離合乎? 又嘉靖十六年四月,巡撫禦史蘇叢禮于孝子王相之廬。相,滁州衛人,早喪父,母賈氏寡,委曲奉事得其歡。母衰老畏寒,相溫枕簟不替垂十餘年。冬深寒甚,常橫臥床笫,取母足加腹燠。後賈齒盡落,不能啜,含哺哺之。病遺矢簀上,必自匊滌。其喪毀剝,不勝朝夕,號出入告殯。及葬,自起塚,日奉飲食,跽墓獻哭。噫!慨焉如弗及。胡松曰:孟子有言,狂狷不可必得,故又思其次。末世俗靡,士或迷方,輕薄謥滶,去道遠而能操、秉一行久不易者,蓋亦鮮也。王相不知書,其所自盡士或不能逮,雖其天質之美,良其風軌,所被可以興矣。昌黎雲「無亦使其無傳焉」,餘是以述之。(《滁州志》) 【大宗伯不由翰林】 王統己巳,禮部尚書錢塘楊甯;嘉靖甲申,禮部尚書遂甯席書;萬曆庚辰,禮部尚書嘉定徐學謨,皆起曹署著聲。 【高鏊】 高鏊字企之,嘉定人。少孤,其母改適,乃從外舅氏,遂冒其姓。舅氏故太醫官,居京師。鏊因習醫,補太醫,久之直內殿。正德十四年二月上書直諫,上怒,下詔獄榜三十,明日跽午門,五日複榜五十,戍烏撤衛。嘉靖初放還,晉御醫,複高姓。自後朝士多新貴,無知鏊者。而鏊亦自晦,匿不言先朝事,守官垂四十年不調。嘗考績,尚書吳山展其牒,矍然曰:「此即武廟時徐鏊邪?嗟,何淹也!」久之調南京,隆慶二年卒,年八十三。 【呂尼沮駕】 己巳,上出紫荊關。陝西尼呂氏迎駕,言其行不利。上怒,叱捶之,尼坐化去。今順天保明寺供其像,封為禦妹,俗稱皇姑寺。 【景帝墳園】 景帝墳園不稱陵,在金山口,距西山不十里。陵前坎陷,樹多白楊及椿,皆合三四人抱,高可二十丈。李夢陽集句:「北極朝廷終不改,崩年亦在永安宮。雲車一去無消息,古木回岩樓閣風。」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