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談遷 > 棗林雜俎 | 上頁 下頁


  【軍運】

  景泰前漕船無定制,天順後定船一萬一千七百七十五隻,官軍十二萬一千五百餘員名(《客座贅語》:漕船一萬二千一百四十三隻,分十總)。南京總各衛一千七百六十只。江北總各衛二千六百九十四隻。中都留守司八百八十八隻(以上俱清江提舉司造)。山東都司七百七十三隻(糧二十八萬石,內折七萬石。衛河提舉司造)。浙江都司二千零四十六隻(糧六十萬石。嘉靖三十三年浙東西分二)。江西都司八百九十九隻(糧四十萬石)。湖廣都司七百五十九隻(糧二十五萬石,內折三萬七千七百三十四石七鬥)。河南□□□□□□□□(糧二十七萬石,內折七萬石)。江南直隸一千四百四十三隻(以上俱各原衛所造)。遮洋海船五百二十五隻(衛河提舉司造)。今額船萬二千一百四十三隻,米四百萬石。每船正米三千三百石,定百石加耗九石八鬥,又月糧四十金,行糧十六金。

  【江南民運】

  民運白糙糯,隆慶二年奏定府佐一人領,州縣佐一人副焉。正月解維,六月告納,否則罰。六年許同軍船挽進。

  蘇州船百二十七隻,糧七萬六千零五十七石。松江船九十四隻,糧六萬一千六百四十口石。常州船百二十七隻,糧三萬三千一百二十五石。湖州船八十二隻,糧口萬口千□□□□□石。嘉興船百三十九隻,糧六萬五千七百五十石。嘉湖專供光祿寺酒酣局,浮費猶省。弘治十口年安吉知州舒城鄭昌奏除安吉白糧。無錫縣供禦上白米,歲一千三百三十一石,常用七百余石。

  【南京貢船】

  司禮監製帛二十扛(船五)。筆料(船二)。內守備鮮梅、枇杷、楊梅各四十扛或三十五扛(各船八,俱用冰)。尚膳監鮮筍四十五扛(船八)。鯽魚先後各四十四扛(各船七,俱用冰)。內守備鮮橄欖等物五十五扛(船六)。鮮筍十二扛(船四)。木犀花十二扛(船二)。石榴柿四十五扛(船六)。柑橘甘蔗五十扛(船一)。尚膳監天鵝等物二十六扛(船三)。醃菜苔等物百有三壇(船七)。筍如上(船三)。蜜煎櫻桃等物七十壇(船四)。幹鰣等百三十盒(船七)。紫蘇糕等物二百四十八壇(船八)。木犀花煎百有五壇(船四)。鸕鷀鴇等物十五扛(船二)。司苑局荸薺七十扛(船四)。姜種芋苗等物八十扛(船五)。苗薑百扛(船六)。鮮藕六十五扛(船五)。十樣果百四十扛(船六)。內府供應庫香稻五十扛(船六)。苗薑等物百五十五扛(船六)。十樣果百十五扛(船五)。禦馬監苜蓿種四十扛(船二)。共船百六十六隻,龍衣、板方、黃魚等船不預焉。兵部馬快船六百隻俱供進貢。

  【上林苑】

  上林苑蕃育署畜養戶二千三百五十七家,牧地一千五百二十頃三十四畝,鵝八千四百七十只,鴨二千六百二十四隻,雞五千五百四十只。光祿寺取孳生鵝一萬八千隻,鴨八千隻,雞五千隻,線雞二十只,雞子十二萬。太常寺薦新奉先殿新雁十二隻,雉嫩雞各十三隻,鴨子二百四十,雞子二百八十。本監歲進貢鵝六十五隻,鴨黃七十五隻,雞黃五十只,大雌雞十五隻,鵝子九百五十,鴨子二萬五千。內府供應鴨子三萬。

  嘉蔬署栽種地一百十八頃九十九畝,歲造宮菜十三萬七千五百八十三斤。又光祿寺青菜二十四萬七千五百斤,芥子七石八鬥。

  良牧署牧戶二千四百七十六家,草場地二千三百九十九頃十三畝,牛九百二十九隻,牯牛九十七隻,牸牛八百三十三隻,羊二千五百六十九隻,綿羊二千三百九十六隻,公羊二百四十八隻,母羊一百五十七隻,兒豬六十六隻,母豬千隻。光祿寺歲取孳生牛八百隻,羊五百隻,羊羔二十只,醃豬二千口。正旦、冬至節肉豬千口。內府丁字庫歲收羊毛二千四十六斤四兩。太常寺薦新活兔八十一隻。

  【松江布】

  成化間松江人以布餉貴近,流聞禁庭。下府司織造,赭黃、大紅、真紫等色,龍鳳、鬥牛、麒麟等紋。工作胥隸並緣為奸,一匹有費白金百兩者。孝宗在東宮深知其弊,即位首罷之。嘗閱內帑,見之曰:「此布一匹文綺,十匹價也。」終身不一禦,自是遂絕。(《松江府志》)

  松江細布輸京十二萬三千八百六十匹有奇,華亭六萬五千一百匹有奇,上海四萬二千七百二十匹有奇,青浦二萬三千四十匹有奇,萬曆初加八千匹。

  【教官考績入京】

  教官九年秩滿考績,例入京。成弘間猶然,後廢不知何年。

  【南京左侍郎】

  南京各部自正統後俱右侍郎。成化十年倪謙為禮部左侍郎,十二年錢溥為吏部左侍郎。

  【浙東銀冶】

  浙東銀治,國初歲辦二千八百七十余金,永樂時至七萬七千五百五十余金,宣德時至八萬七千五百八十余金,正統間減課止三萬八千九百三十余金,景泰七年止一萬六千零六十五金,天順六年三萬零四十八金,成化三年二萬一千二百五十金,五年減一萬零二百三十七金。弘治二年止一萬零八百四十一金。見巡按禦史暢亨疏中。

  【大臣貤贈革職官】

  弘治十一年十二月丁巳,大學士謝遷言:「臣祖榮任福建布政司都事,例不封,乞以已得誥命移贈。」上並予之。天啟初,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張問達言:「臣父任四川眉州判官,坐劾奪職。臣令濰縣,複冠帶,不得封。今乞恩命。」許之。

  【閣臣賜蟒服】

  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乙巳,始賜閣臣蟒服。

  【兩宮三殿災】

  永樂辛醜四月庚子,三殿災。正統己巳六月,南京宮殿災。弘治戊午十月甲戌,清甯宮災。正德甲戌正月庚辰,乾清宮災。嘉靖辛醜四月辛酉,九廟災。辛酉十一月辛亥,萬壽宮災。其年月皆己酉午戌丙丁。

  【皇莊】

  慈慶宮、慈甯宮、幹甯宮,共莊田二萬一千一百六十六頃十五畝,征五萬五千八百十五金,煤窯七十口座,征百七十金,果樹六千餘株,征六十五金。

  【教諭李璧】

  仁和學舍有宋高宗手書石經,正德時巡按張承仁欲徙郡學,教諭李璧力爭之。張曰:「吾徒府學,非私之也,何執為?」曰:「明台為一浙之主,徙之無所不可。璧官仁和學,知守故物,他非所知也。苟從命徙是,猶子孫不能為祖宗守祭器,尚可為子孫乎?」張怒,欲撻之。璧曰:「官可棄,身不可辱也。去官而移石經,非典守責矣。官猶在也,豈可以奪乎!」乃止。自璧去,或移之郡學。(《杭州府志》)

  【教職左遷】

  正德時,龍泉教諭宜山高蒿,以亡功降霍邱訓導。

  【提學官疏薦人才屬官】

  正德九年,吾甯祝虛齋先生(莘)任陝西按察副使,提督學校,奏薦地方人才:「長安縣劉璣、高陵縣呂柟、蘭州段炅、鄠縣王九思、盩厔縣王元凱、商州南鏜、華陰縣屈直、鞏昌府範鏞、慶陽府王綸,臣嘗相接,其所議論規為皆非常才,士子所共推尊,軍民所共敬服。是皆先帝與陛下作養簡拔,殆非一朝一夕之故」云云。又奏薦賢才:「如同州儒學學正魏謐、長安縣儒學訓導樊華、渭南儒學訓導李應陽、興平縣儒學訓導秦錡,學既醇正,行尤謹嚴,前提學副使朱應登推教書院,功緒甚著。長安縣儒學教諭董儒、三原縣儒學教諭申偉、泰安縣儒學教諭江萬玉、長安縣儒學訓導胡山,才德俱美,卓立不群。米脂縣儒學教諭蘇文、藍田縣儒學教諭劉萬祿,出身雖由歲貢,學行無忝科目。」云云。按薦地方人才、薦教職,今系撫按事,而舊見之學憲,想亦例也,正德後不復行矣。檢先生遺集,錄之以存餼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