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宋應星 > 論氣 | 上頁 下頁 |
氣聲五 |
|
氣透金革,而樂聲成焉。凡氣之於物也,萬有皆從中而透外乎?抑有不透之時乎? 曰:氣有透,有不透也。凡氣者,水火元神之所韞結,而特不可以形求也。張革為鼓,其木質原有竅焉。此不具論。即范金而成器也,洪爐之中,金已成水,而複返其真,水火合精,乃就金形。鍾鎛之為物也,五行之氣,融會而成,透氣諧聲,不為八音之元韻哉?氣之不透者,以水火之氣會結於膚膜之間,一透而不復再透也。稻黍之粘者,制為環餅,注水燃火而蒸,水火之氣,業已及其外郭,而未達中扃,忽然絕薪止火,外熟內生,重入釜甑,揚薪注水而蒸之,即薪盡于樵,水窮於汲,其中無複熟之候。以水火一往之氣,堅固其外,而後者無由入也(雞子亦然,一滾不熟,而提起再煮,即旬月,其黃不結)。和水埏泥而為缶坯,取火意於睛日而乾燥之,水火會合,把持坯身,擊其外而內不應,未有聲也。速入陶穴親火,向者結礙之情,銷化而去,火精托體,土質易形,一擊而清聲了韻,和合眾樂而無愧焉。是故天生五氣,以有五行,五行皆有音聲。而水火之音,則寄託金土之內,此可以推五音口口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