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宋濂 > 宋濂文集2 | 上頁 下頁 |
水雲亭小稿序 |
|
余在金華山中,觀蛻岩張先生集,有《跋夢堂噩公用堂楩公吳中唱和卷後》,其言曰:「詩家寥寥,叢林有人,殆與唐皎、宋潛方駕。」餘竊以謂夢堂之詩幸已見其一二矣,而不知用堂所賦為何如,意其必高爽而絕塵者乎。不然,先生何為以如晦、□寥擬之也。及來南京,獲與用堂會于護龍河上。間出詩文一帙,所謂《水雲亭小稿》者,俾餘序之。非惟其詩可稱道如先生所雲,其文亦深穩平實,而多言外之趣。因竊自歎,方外之人其用志不分,乃能如斯之工也。 或謂餘曰:「達摩氏西來,其所傳者心法而已矣,何以詩文為哉?子所取於用堂者淺矣。」嗚呼,是何言歟!是何言歟!昔我三界大師金口所宣諸經,所謂長行,即序事之類;所謂偈、頌,即比賦之屬。汪洋盛大,反復開演,天地日月,山川草木,城邑人物,飛仙鬼趣,羽毛鱗甲,莫不攝入,故後世尊之,號曰「文佛」。如此而能文,吾惟恐其不能文也。大師姑置之不敢妄論,次而毗尼諸聖賢,暨天親、無著、台衡、清涼諸師,或結集羯摩律文,或造為百法等論,或撰為大經義疏,卷軸繁夥,汗牛充棟。使其不能文,其果能致是乎?諸師又且置之,至於近代尊宿,如明教之嵩,寶覺之洪,北澗之簡,無文之粲,咸私宗樹教,作為文辭,其書滿家,殆不可以一二數也。嗚呼,使無若而人,佛法果能光明俊偉有若今日否乎?所謂傳心之法,固在於所當急,而一切棄文而弗講,吾未見其可也。若夫拈花摘豔,勸淫蠱俗者之為,則當斥而棄之爾。余之有取於用堂者,夫豈淺淺者哉! 抑余聞,「實際理地,一法不立。本真獨露,迥脫根塵。遍覆大千,不見其大。退藏於密,不見其小。一涉有為,即成剩法」。況所謂文辭者哉?吾知用堂現沙門身,應世間相,一念不生,直超三界,其志蓋甚大也。寄情翰墨,不過遊戲而已。苟以區區之跡觀之,則幾於惑者也,唐皎、宋潛雲乎哉?用堂族陳氏,古靈先生之諸孫,今居四明,嘗掌內記雙徑。已而分坐說法,緇素鹹服。出世鄞之護聖、奉化之清泰,凡禪林若古鼎銘公、笑隱公、斷江恩公,儒林若袁文清公、揭文安公、黃文獻公,皆嘗參叩及交遊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