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錢謙益 > 錢謙益文集1 | 上頁 下頁 |
成基命神道碑 |
|
明故光祿大夫·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贈少保·諡文穆·成公神道碑 嗚呼!以天為無意于人國乎?雖其陽九百六,方蹶降割之際,光嶽之氣未嘗不合也,山川之雲未嘗不出也。扶危定傾之才,未嘗絕跡於世;謀王斷國之人,未嘗不接踵於朝也。以天為有意于人國乎?畀之以賢才而靳之以信用,使之臣不遇其君,君不遇其臣,即君與臣兩相遇矣,而又不得久。於是乎奸邪小人盤互於內,敵國外患交蹠於外,而淪胥板蕩,忽焉不可救藥。蓋吾觀宋事,至靖康諸賢之進退,輒為之填胸拊膺,且憤且悸。今老病垂死,而書吾友文穆公墓隧之碑,乃在其即世二十餘年之後。此所以忍淚執筆,歎窮而繼之以泣也。 公姓成氏,諱基命,字靖之。避廟諱,請以字行。大名人也。少為諸生,長身玉立,與高陽孫文正公齊名。萬曆丁未舉進士,選庶吉士,踵高陽列詞館,砥行績學,並著公望。回翔詹翰,曆官吏部左侍郎。崇禎元年,枚蔔閣臣,廷推居首,未果用。逾年,遵永陷沒,畿輔震驚。上用廷議,十一月七日,即家起高陽公以樞輔駐通州,控禦神京。次日,趣召公陞禮部尚書,入閣辦事。越五日,高陽入朝,召見平臺。公揚言於上曰:「願陛下以戰守事宜一切委承宗,俾得盡其才力,必能辦敵,仰副聖意。」上為之首肯。 當是時,烽火連接,警報錯互,舉朝恇駭,不知所為。公言出而聖意定、廟算一,人有固志,上始悔用公晚也。高陽既出鎮,公在政地,無一日不以關門為慮。凡所條上覆奏,綜核舉行。于兵部則謂四方召兵抵圻,輒烏集獸散,當止七萃;乘城之士,宵旦不得下,當更番宣雲;勁卒入衛,當額招備所當敵。于戶部則謂調集費繁,額賦當急,行糧當核,新餉當增,凍糧當運,明年領兌續運之法當行。於工部則謂收法辦造當稽,內造、外造當促期,戰車當補,料價當先期以應。 又謂六垣注銷不講,六曹奏報,省試不聞,錯互挨次,緣飾故事,一一條次,當興幾何,當革幾何。心計目營,手批口答,爬搔拮据,冒勞銜怨,皆以內庀軍國,外應疆圉為張皇修攘之計。而其最大者,則處置關帥一事。蓋是時馬帥世龍出自囹圄,受命總理,方扼腕奮臂,期卻敵自效。中樞惡其兀傲不善事己也,使其私人監伺之,又嗾他帥嘩而訟之。公謂國家所倚賴者,關門也。關門所倚賴者,高陽也。今以私憾昚齕世龍,掣高陽之手足而責其展布,關門之事去矣,猶不為國家慮乎?於是力排群喙,取旨申飭,命世龍一意進取,不得輕議更置。 又請遣科臣往薊飭厲群帥,不得擁兵觀望,違總理節制。世龍益感奮誓死,總五大帥從高陽、下灤遷次第,複遵永,四日而四城皆下,露布上聞,獻俘告廟。本公在政地周慮危疆,主張國論,居中調護之力也。公感上知遇,班在二人之下,臿齒樹頰,無所鯁避。及居首,慷慨擔荷,益自發抒。嘗痛哭為上言敵警為二百年未有,幸其暫退,因循苟安,萬一控弦複起,仍前搶攘,天下事寧堪再誤。上感動,命擬敕申諭。公一夕草四諭,漏下三鼓猶在直。上從午門望內閣,燈火熒熒然,屏營歎息不能成寢也。灤水師期來告,天大雨,歸步中庭,竟夕不寐。家人環視,不敢問。質明,捷書至,乃大喜語其故。公雖在禁近,心環竹山灤水間,蓋大臣心事如此。 公以辦敵無能,敵退乞罷。疏三,上溫旨慰留,敘功加太子太保,蔭一子中書舍人。上深念官常國紀敝窳日甚,不太斷割,無以振積玩,雪國恥。公謂治道去太甚,求治戒太銳,天威震疊,鐫責切至,引理據法,多所寬解。上時時曲意報可。一二僉壬營進者,爭為操切可喜,逢迎上意,流言布聞,謂公委卸市德。上意雖專注,不能無動。而郎署之宵人,緹騎之惡子,乘間抵隙,交章詆公,公自是奉身退矣。 公既去,高陽在關門益孤。分兵易將,曲肆撓阻。比三年,以淩河之役去。高陽去而關門之事不可為矣。自時厥後,國勢益蹙,上心益困,登拜如踐更,罷免如傳置,蜩螗沸羹,無複典要。譬之駕萬斛之舟,沖風逆浪,檣傾楫摧,長年三老袖手屏去,而開船捩舵之人叫號喧豗,促數更易,其不至於覆溺者鮮矣。然則國家之不早用公也,公之用未久而去,去未久而亡也,天而有意于人國,夫寧若是?葉落而知秋,壺冰而戒寒,公之進退關係于國家綦重,而世罕有早知之者也。 天啟間公與予並官右坊,逆奄魏忠賢用事,南樂諸人附之,引繩批根,將興大獄。兩人私語,咋指歎詫。一日語餘:「昨與南樂飲,酒酣拊餘背『身後願以易名累公』。余漫應:『公尚計及易名氏耶?』醉而失言,南樂目我矣。」餘笑曰:「公未醉時向南樂作語雲何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餘先罷,公以少詹事乞掌南翰,入賀畢,亦罷。已,偕起田間。朝罷過從,相與屈指,四郊多壘,君父旰食,網疏事叢,何若而可畫灰借籌?每坐談輒移日。既而曰:昔人有言政將及子,交相勖也。閣訟之興也,餘既被放,公亦胥後命,過餘而歎曰:「公又去也,其誰出而圖吾君乎!」餘曰:「公在,吾何憂?」公曰:「不然。吾兩人,車兩輪也。吾兩人用,高陽必將出,鼎三足也。車一輪有不契需者乎?鼎兩足有不覆曈者乎?公姑去矣,他日當思吾言耳。」 餘歸一年所,公與高陽相繼枋用,用未竟而皆去。余嘗與高陽促席及之,停杯浩歎,以公為知言也。當餘之被放,而公亦左次也,朝右之倚公者,以抱蔓為憂。及公之登用,功見而言立也,朝右之惜餘者,或以得輿為喜。公既不久中書,餘遂長錮黨籍,於是海內正人君子扼腕世道者,碩果之望滋窮,井渫之心彌惻矣。馴至於今,國家之陵穀變遷,宵小之骨肉腐朽,世有讀公豐碑,考吾兩人之遺跡,追歎其邪許推挽、嬋媛呴沬之情事,截截之口,能無重恨於諞言?夢夢之天,抑或纏悲於殄瘁。清濁同流,玉石俱燼,世運而往矣,天不可問矣。斯予所為忍淚執筆,歎窮而繼之以泣也。 公乞歸凡六年,以乙酉八月卒於家。櫛沐草遺疏,正襟危坐而逝。上震悼,恩恤特隆,仍予贈諡,以某年某月大葬於某地之阡。葬後之某年,餘與公之子今翰林學士克涘相見于長安,絮語舊事,相對啜泣。再拜稽顙,以麗牲之碑為請。 餘謹撰次公秉政當國二百七十日間,訏謨名畫、關於危急存亡之大計者,大書隧道,征信國史。其他詞林閱歷之次,綸扉奏對之詳,與夫砥行載德劬躬燾後之本末,已見於高陽之家傳,故不具書。銘曰: 幽都祝栗,戴鬥崆峒。光嶽氣合,篤生俊雄。 騰踔藝林,洊歷史館。玉琢金相,漆書銀管。 握文椽筆,橫經細旃。淵停山峙,風節凜然。 方囂帝博,未省天醉。鴐鵝雙飛,威鳳只逝。 公曰籲哉,主憂臣辱。誓捐身圖,以謀國蹙。 馬飲灤河,火達甘泉。艱危受命,促數登延。 公入揚言,聖明天保。請以戎索,付彼元老。 神京重地,重關堵牆。如徼周廬,如閈扈堂。 蒐討軍實,擁護節鎮。身直密勿,心履行陣。 露布宵馳,日畿晝辟。帝曰念哉,頭須如白。 蹇蹇勞臣,中外鉤鎖。關門烽燧,閣門燈火。 外憂暫弭,內間遞作。雄鳴雌和,骨銷金鑠。 公笑移疾,角巾襆被。敵入我入,敵退我退。 比及大歸,憂心耿耿。管戒用豎,沈遺城郢。 輟哭有數,班劍加崇。煌煌錫命,賁此幽宮。 滄海蕩蕩,窮塵悠悠。玉碗既出,銀海不流。 展如公墳,堂斧巀嵲。松楸郁芊,羊馬行列。 有美象賢,接武奎璧。斫石徵文,大書深刻。 公神在天,在帝左右。驂乘高陽,受命三後。 雲車霓旌,來遊來觀。睹此玄石,嘻其永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