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宗羲 > 明儒學案 | 上頁 下頁 |
王時槐 |
|
王時槐字子植,號塘南,吉之安福人。 嘉靖丁未進士。除南京兵部主事。曆員外郎、禮部郎中。出僉漳南兵巡道事,改川南道。升尚寶司少卿,曆太僕、光祿。隆慶辛未,出為陝西參政,乞致仕。 萬曆辛卯,詔起貴州參政,尋升南京鴻臚卿、太常卿,皆不赴新銜,致仕。 乙巳十月八日卒,年八十四。 先生弱冠師事同邑劉兩峰,刻意為學,仕而求質于四方之言學者,未之或怠,終不敢自以為得。五十罷官,屏絕外務,反躬密體,如是三年,有見於空寂之體。又十年,漸悟生生真機,無有停息,不從念慮起滅。學從收斂而入,方能入微,故以透性為宗,研幾為要。陽明沒後,致良知一語,學者不深究其旨,多以情識承當,見諸行事,殊不得力。雙江念庵舉未發以究其弊,中流一壺,王學賴以不墜,然終不免頭上安頭。先生謂:「知者,先天之發竅也。謂之發竅,則已屬後天矣。雖屬後天,而形氣不足以幹之。故知之一字,內不倚於空寂,外不墮於形氣,此孔門之所謂中也。」言良知者未有如此諦當。先生嘗究心禪學,故於彌近理而亂真之處,剖判得出。夏樸齋問:「無善無噁心之體,于義雲何?」先生曰:「是也。」曰:「與性善之旨同乎?」曰:「無善乃至善,亦無弗同也。」朴齋不以為然,先生亦不然朴哉。 後先生看《大乘止觀》,謂「性空如鏡,妍來妍見,媸來媸見」,因省曰:「然則性亦空寂,隨物善惡乎?此說大害道。乃知孟子性善之說,終是穩當。向使性中本無仁義,則惻隱、羞惡從何處出來?吾人應事處人,如此則安,不如此則不安,此非善而何?由此推之,不但無善無惡之說,即所謂『性中只有個善而已,何嘗有仁義來』。此說亦不穩。」又言:「佛家欲直悟未有天地之先,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此正邪說淫辭。彼蓋不知盈宇宙間一氣也,即使天地混沌,人物銷盡,只一空虛,亦屬氣耳。此至真之氣,本無終始,不可以先後天言,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若謂『別有先天在形氣之外』,不知此理安頓何處?蓋佛氏以氣為幻,不得不以理為妄,世儒分理氣為二,而求理於氣之先,遂墮佛氏障中。」非先生豈能辨其毫釐耶?高忠憲曰:「塘南之學,八十年磨勘至此。」可為洞徹心境者矣。 ·論學書 ·語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