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宗羲 > 明儒學案 | 上頁 下頁
劉陽


  劉陽字一舒,號三五,安福縣人。少受業于彭石屋、劉梅源。見陽明語錄而好之,遂如虔問學。泊舟野水,風雪清苦,不以為惡。陽明見之,顧謂諸生曰:「此生清福人也。」於是語先生,苟不能甘至貧至賤,不可以為聖人。嘉靖四年,舉鄉試。任碭山知縣。邑多盜,治以沉命之法,盜為衰止。旋示以禮教,變其風俗。入拜福建道禦史。

  世宗改建萬壽宮為永禧仙宮,百官表賀,禦史以先生為首,先生曰:「此當諫,不當賀。」在廷以危言動之,卒不可。中官持章奏至,故事南面立,各衙門北面受之,受畢,複如前對揖。先生以為北面者,重章奏,非重中官也,章奏脫手,安得複如前哉。改揖為東向,無以難也。相嵩欲親之,先生竟引疾歸。

  徐文貞當國,陪推光祿寺少卿,不起。築雲霞洞於三峰,與士子談學。兩峰過之,蕭然如在世外。先生曰:「境寂我寂,已落一層。」兩峰曰:「此徹骨語也。」自東廓沒,江右學者皆以先生為歸。東至岱宗,南至祝融,夜半登山頂而觀日焉,殘冰剩雪,柱杖鏗爾。陽明所謂清福者,懸記之矣。

  先生于師門之旨,身體精研,曰:「中,知之不倚于睹聞也;敬,知之無怠者也;誠,知之無妄者也;靜,知之無欲者也;寂,知之無思為者也;仁,知之生生與物同體者也。各指所之,而皆指夫知之良也,致知焉盡矣。」由先生言之,則陽明之學,仍是不異于宋儒也,故先生之傳兩峰也,謂「宋學門戶,謹守繩墨,兩峰有之。」其一時講席之盛,皆非先生所深契。嘗謂師泉曰:「海內講學而實踐者有人,足為人師者有人,而求得先師之學未一人見。」蓋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三五先生洞語》
  ·《晚程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