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遵憲 > 日本國志 | 上頁 下頁 |
卷三十二 學術志一(3) |
|
西 學 西學之濫觴,蓋始於寶永年間。德將軍家宣雲,自耶穌教作亂於天草,設為厲禁,教士悉加驅逐,西書概行塗抹。及是有羅馬教士若望至,幕府命新井君美就詢海外事,君美始著《采覽異言》一書。寶永戊子,洋舶來薩州,載教士一人置之夜久島而去。既而出乞食,土人捕得送之長崎,尋送到官。有司曆問海商和蘭以為羅馬國人也。時家宣為儲副,以問君美,君美答曰:"彼來求我,苟不通言語,何以達其志?然彼亦人耳,豈同鳥語獸言,莫能悉其意也。"家宣既嗣位,遂命送致江戶,使君美按驗之。君美就之諮諏方俗,其人出懷中小冊,檢閱以答,蓋西人所譯日本方言也。久而益熟日本語,君美於是筆其所述,作《采覽異言》,即西學之始也。君美又著有《西洋圖說》、《西洋紀聞》、《西學推問》、《西學考略》、《和蘭紀事》、《阿蘭陀》、《風土記》諸書。既而和蘭船主至,君美複奉命私問之。嗣後船主問歲一人覲,君美輒就問,沿為例,複續為後語,世始知有和蘭學。尋命醫官桂甫築、儒官青木文藏、長崎人西如見等,從蘭人習其語言,或醫術、曆算等學。而前野良澤、杉田元白等諸子各研究其術,由是西學漸行於世。自君美始倡和蘭學,然以和蘭字蚊腳蟹行,未易通解。文藏以為其說必有可取,特往長崎質譯者,習其書,始得蕃薯,請於官種之各島。民感其惠,稱曰"甘薯先生"。文藏又習種痘方。所著有《和蘭文字略考》三卷,《和蘭話譯》二卷。前野、杉田皆習蘭醫,前野氏所著有《和蘭譯文略》、《蘭譯筌》、《蘭語隨筆》,杉田氏所著有《解體約圖》、《解體新書》行於世。有小石元俊者歎其精絕,特從前野、杉田討論蘭學。名醫山脅東洋素疑蘭醫,論臟腑與漢說異,召元俊使弟子數十人論難,元俊依問辨析,竟乞於官,解剖刑餘屍以征之,自臟腑位置、形狀及骨節微細之處一如蘭醫所說,於是東洋及弟子乃服。關以西據蘭說以解屍以是為始,其後西京、大阪蘭學之行,則元俊首倡之也。大概元澤《六物新志》曰:"和蘭學一塗草創于新井白石,中興于青木文藏,休明于前野蘭化,隆盛于杉田鶴齋。近世以蘭學著者,實淵源于四先生"雲。大概氏亦精蘭學,所著有《蘭學階梯》、《泰西醫說》、《蘭說夜話》、《蘭譯要訣》、《環海異聞》、《泰西新話》諸書。延享元年,將軍吉宗始建天文臺于江戶.神田又制簡天儀,後迭經廢置,更於淺草建二台,九段阪建一台。凡曆算推步之事,悉命司掌。處士若間長涯、麻田剛立輩亦頗習西術,故當時遂采西法以改曆焉。 外舶迭來,海疆多事,當路者皆以知彼國情,取彼長技為當務之急。文化八年始置翻譯局于淺草,天文臺中特舉蘭學者數名專譯和蘭文書,稱為蕃書和解方。安政三年丙辰,又改稱翻譯局為蕃書調所,更于翻譯之外講授蘭書。幕府尋諭:凡士人願入學者聽。又諭諸藩,士有願入學者亦聽。未幾英吉利、法蘭西、普魯士、魯西亞諸書並令講授,漸次設置化學、物產學、數學等三科,又命編纂英、和對譯書。文久二年壬戌,又改為洋書調所。六月.遣教授手傳津、田真一郎、西周助于和蘭留學,後二年乃歸馴。遣生徒留學外國以是為始。八月,更改校名為開成所。癸亥,又遣生徒市川文吉、小澤圭次郎、緒方四郎、大築彥五郎等於魯西亞留學。慶應二年丙寅,又遣生徒箕作奎吾、箕作大麓、外山舍八、市川森三郎、億川一郎等於英國留學。是年特聘和蘭人特馬為理學、化學教師,延外國人為教授,蓋于此權輿。明治元年,將軍奉還政權,當幕府時,所習西學,以天文、曆算、醫術為宗,率以荷蘭人為師,逮其末造,兼及他術,並師他國。然一二西學學校,皆為官學,諸藩猶未之知。當時諸藩,若薩摩,若長門,皆力主攘夷,既麂島、馬關戰輒失利,則爭遣藩士,擇其翹楚,厚其資裝,俾留學外國。今之當路諸公,大率從外國學校歸來者也。維新以後,壹意外交,既遣大使巡覽歐美諸大國,目睹其事物之美,學術之精,益以崇尚西學為意。明治四年,設立文部省,尋頒學制,于各大學區分設諸校。有外國語學校,以英語為則。先是,習外國語者多從傳教士習學,通計全國教士書塾不下數百。及是官立語學校,民間聞風慕效,爭習英語.故英語最為盛行。有小學校,其學科日讀書、日習字、日算術、日地理、日歷史、日修身,兼及物理學、生理學、博物學之淺者,益以野畫、唱歌、體操謂秋千、蹴鞠之類,所以使身體習勞者。諸事。有中學校,其學科亦如小學,而習其等級之高者,術藝之精者。有師範學校,則所以養成教員以期廣益右也。自學制改習西學,苦於無師,舊日師長惟習漢經史,而于近時之地理、歷史、物理、算術,知者甚稀。故文部省議以養成教師為急務。美國有師範學校,所以教為人師者,特仿其學制並聘其國人開師範學校。凡小學教師皆於是撰取焉。有專門學校,則所以研窮學術,以期專精者也。庚午十一月,始議置專門學科,先於所聘外國教師中,舉其尤者為專門校長。壬申正月,遂開專門學校,場創置於/靜岡藩邸,大募生徒。既以生徒應募者不多,姑令閉場三月。國皇始臨禦學校,召集師生親加詢問。癸酉,又改校名為開成學校。四月,設立法學、理學、工學、諸藝學、礦山學,為專門五科,定以法、理、工之三科以英語教授,諸藝學以佛語教授,礦山學以獨乙語教授。五月,建築專門講習校於錦町。甲戌九月,改正教規,更以法學、化學、T學,分本科、預科,別編課程。於是生徒得入本科,總計二十四人,法學九人,化學九人,工學六人,是專門生徒嚆矢也。乙亥八月,選拔文部省本校生徒十一名,命留學各國,米國九名,佛國一名,獨國一名,令各于所習之學科,分門研究,此專門學生留學外國之始也。有東京大學校,即舊幕府時之洋書調所,維新以後改稱為大學南校。庚午四月,令以大阪洋學所、化學所屬于南校。七月,大政官令諸藩舉年十六以上、二十以下之俊秀入南校,稱為貢進生。其制十五萬石以上大藩三人;五萬石以上中藩二人;一萬石以上小藩一人。既而罷之,學中制度、程課亦改革不一。至明治六年,定為法學、理學、文學三學部。於是學中規模頗近似歐美大學。分法學、理學、文學三學部。各科課程分為四年,生徒階級亦分四等,定制將來用國語教導,惟現今暫用英語,且於法蘭西、日耳曼二語中兼習其一,惟法學部必兼學法蘭西語。法學專習法律,以日本法律為主,並及法蘭西律、英吉利律、唐律、明律、大清律。並及公法。若列國交際法,結約法、航海法、海上保險法之類。理學分為五科,一化學科,二數學、物理學及星學科,三生物學科,四工學科,五地質學及採礦學科。其第一年課程,各科所習無甚異同,後三年間則各隨其體質專修一科。文學分為二科,一哲學、謂講明道義。政治學及理財學科,二和漢文學科。皆兼習英文或法蘭西語、或日耳曼語。凡習文學科者第一年課程大同小異,第二年即分科專修。其東京醫學校並隸於本校焉。此外有工部大學校,以教電信、鐵道、礦山之術。有海陸軍兵學校,以教練兵、制器、造船之術。天文中葡萄牙船來大隅,始得鳥銃,島主種子島久時命工摸造之而不成,明年船又來,乃得其法。其後薩摩得之,雄於九州,北條氏得之,遂並關八州。慶安四年,將軍家綱命北條正房,就和蘭人學戰法及大炮、火箭之法,正房錄為一書以獻。然以時方治平,無講求其術者。迨海疆事起,蘭學者流爭譯炮術諸書以傳其法。當時水戶藩源齊昭最重其器,有請銷梵鐘悉以鑄炮之疏。信濃人佐久間啟,嘗作炮卦,仙台人大概磐溪亦習炮術,皆鑄而試之有效。幕府既知西國兵事之精,乃遣矢田崛景、藏勝麟太郎於長崎,就和蘭人學操汽船術,又遣梗本釜次郎、赤松太三郎往和蘭學海軍,大鳥圭介往法國學陸軍,蓋爾時已習西法矣。維新以後,日以擴充,遂專設兵校,餘詳《兵志》中。有農學校,以教種植。教之物性,教之土宜,教之地質,教之栽種之法,培養之方。于勸農局設植物園,羅聚五洲種植之品親試驗之。日本自開蘭學,亦有為本草學者,第舉外國異種,辨其名與其性耳,未及種植之法也。明治七年,澳國開博覽會,委員津田仙從農學家荷衣伯連得三新法,一日氣筒,疊磚如筒藏於地中。俾大氣吸入土中,則地質增肥,物益茂盛。一曰樹枝偃曲法,凡果實花時,取其枝之向上,以繩縛之,令其偃曲而傾下,使枝減生力,則本幹長大,新芽發生,花實穰盛,一一皆如意所欲。一日配合法,亦于果實初花時,用蜂蜜各物塗於花,使雌雄蕊合,如此則結果大而多,施之穀類,收穫亦數倍,歸試于國頗有效雲。商學校,以教貿易。教之算數,教之溥,教之款援酬酢之法,投機射利之方。目本不慣營兩,其術殊拙,維新以來,始有士族豪家從事於此者,近日商學校甚盛。工學校,以教技巧。多習西人以機器製作之法,凡金石草木之工,變更利器,亦多摸西制。女學校,以教婦職。多習纂組縫紉之T,並及音樂。初,開拓次官黑田清隆歸自美國,極陳教育婦女之要,政府從其言,選女子五名,命以官費留學美國,又于東京設女子師範學校,其後各地慕效,女學校益多。凡學校無論官立、出於官費者為官立。公立、各地方、郡區、町村聯合而設立者為公立。私立,出於私費者為私立。皆受轄于文部,學規教則命文部卿監督之。朝廷既崇重西學,爭延西人為之教師。明治六七年間,各官省所聘,府縣所招,統計不下五六百人。初征諸藩貢進生留學外國,既乃擇專門學生、大學生學之小成者,以官費留學。初遣留學生擇年少聰穎未嘗學問者,而其中輕佻浮躁之徒,未有進益,先染惡習。政府以所費多而所得少,乃悉召還,再以學優者遣往。而各府縣子弟,以私費學于外國者尤眾。既廣開黌校,延師督教,朝夕有課,講誦有程。而隸於學校者,有動物室、植物室、金石室、古生物室、土木機械模型室、製造化學諸品室、古器物室,羅列各品以供生徒實地考驗之用。 各官省爭譯西書,若法律書、農書、地理書、醫書、算學書、化學書、天文書、海陸軍兵書,各刊官板以為生徒分科學習之用。外交以後,福澤諭吉始譯刊英文,名《西洋事情》,世爭購之。近年鉛制活板盛行,每月發行書籍不下百部,其中翻譯書最多,各府縣小學教科書概以譯書充用。明治五年,仿西法設出版條例,著書者給以版權,許之專賣,於是士夫多以著書謀利益者。現今坊間所最通行者為法律書、農書及小學教科書。複有書籍館,彙聚古今圖書以縱人觀覽,統計全國官、私書籍館為數十六所,藏和、漢書凡二十六萬九千六餘卷,洋書十八萬二百餘卷,館中各有章程,有願讀某書者悉許入覽,惟不許攜出。博物館陳列歐亞器物以供人考證,辛未五月,始于九段阪上物產園開小博覽會,以物產掛田芳男等董其事,是為博覽會之始。自是年至十一年六月,所開博覽會共四十五處。新聞紙論歹內外事情以啟人智慧。明治十一年,計東京及府縣新聞紙共二百三十一種,是年發賣之數計三千六百一十八萬零一百二十二紙。在東京最著名者為《讀賣新聞》、《東京日日新聞》、《郵便報知新聞》、《朝野新聞》、《東京曙新聞》,多者每歲發賣五百萬紙,少者亦二百萬紙雲。先是,文久三年,橫濱既通商,岸田吟香始編雜誌,同時外國人亦編《萬國新聞》。明治元午,西京始刊《太政官日誌》,蘭學者柳川春三又于江戶刊《中外新聞》,米國人某亦於橫濱著《藻鹽草》,然爾時世人未知其益也。四年,廢藩立縣,改革政體,新聞論說頗感動人心。其明歲,英人貌剌屈作《目新真事志》,始用洋紙與歐美相類。繼而《東京日日新聞》、《報知新聞》等接踵而起,日肆論說,由是頗誹毀時政,摘發人私,政府乃設讒謗律,新聞條例,有毀成法、害名譽者,或禁獄,或罰金。然購讀者益多,發行者益盛,乃至村僻荒野亦爭傳誦,皆謂知古知今益人智慧莫如新聞,故數年驟增,其數至二百餘種之多。計其中除論說時事外,專述宗教者二十六,官令法律六,理財通商二十九,醫學、工藝二十六,文事、兵事十九。多每日刊行者,亦有每旬、每月刊佈者。又洋文新聞英文三種,法文二種。當政府設立新聞條例之初,有《萬國新志》系以英人編纂和文,犯例而不甘受罰,謂外國人按約無遵奉日本法律之理。政府告之英國公使,謂苟如此則日本新聞假名于外人,例將為虛設。公使從其言,乃佈告英民,除英文新聞外,如以日本文刊行者,即應遵日本罰則雲。附識於此。 由是西學有蒸蒸日上之勢。西學既盛,服>其教者漸多,漸染其說者益眾。論宗教則謂敬事天主,即儒教所謂敬天;愛人如己,即儒教所謂仁民;保汝靈魂,即儒教所謂明德。士夫緣飾其說,甚有謂孔子明人倫,而耶穌兼明天道者。論義理,則謂人受天地之命以生,各有自由自主之道;論權利,則謂君民、父子、男女各同其權。淺學者流張而恣之,甚有以綱常為束縛,以道德為狹隘者。異論蜂起,倡一和百,其勢浸淫而未已,若夫國家政體多采西法,則他志詳之矣。 外史氏曰:以餘討論西法,其立教源於墨子,吾既詳言之矣。而其用法類乎申韓,其設官類乎《周禮》,其行政類乎《管子》者,十蓋七八。若夫一切格致之學,散見於周秦諸書者尤多。餘考泰西之學,墨翟之學也。"尚同、兼愛,明鬼事天",即耶穌十誡所謂"敬事天主,愛人如己"。他如化征易若蛙為鶉,五合水、火、土,雖然鑠金、腐水、離木,同重,體合類異,二體不合不類,此化學之祖也。均發均縣輕重而發絕不均也,均其絕也莫絕,此重學之祖也。一少於二,而多於五,說在重非半弗。新倍二尺,餘尺去其一,圓一中同。長方柱隅四歡,圓規寫殳,方柱見股,重其前弦,其股法意規圓三。此算學之祖也。臨鑒立景,二光夾一光,足被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被上光,故成景於下鑒;近中則所鑒大,遠中則所鑒小,此光學之祖也。皆著《經·上下篇》。《墨子》又有《備攻》、《備突》、《備梯》諸篇,《韓非子》、《呂氏春秋》備言墨翟之技,削鳶能飛,非機器攻戰所自來乎?又如《大戴禮》:曾子曰:"如誠天圓而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掩也。"《周髀注》:"地旁沱四隋,形如覆架。"《素問》:"地在天之中,大氣舉之。"《易乾鑿度》:"坤母運軸。"《蒼頡》雲:"地日行一度,風輪扶之。"《書考靈曜》:"地恒動不止而人不知。"《春秋元命苞》:"地右轉以迎天。"《河圖括地象》:"地右動起于畢。"非所謂地球渾圓,天靜地動乎?《亢倉子》曰:"蛻地謂之水,蛻水謂之氣。"《關尹子》曰:"石擊石生光,雷電緣氣而生,可以為之。"《淮南子》曰:"黃埃青曾、赤丹白磐,元砥曆歲生鴻,其泉之埃上為雲,陰陽相薄為雷,激揚為電,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入於海。煉土生木,煉木生火,煉火生雲。煉雲生水,煉水反土。"中國之言電氣者又詳矣。機器之作,《後漢書》:張衡作候風地動儀,施關發機,有八龍銜丸,地動則振龍發機吐丸,而蟾蜍銜之。《元史》:順帝所造宮漏,有玉女捧時刻籌,時至則浮水上,左右二金甲神,一懸鐘,一懸鉦,夜則神人按更而擊。奇巧殆出西人上。若黃帝既為指南車,諸葛公既為木牛流馬。楊麼既為輪舟,固眾所知者。相土宜,辨人體,窮物性,西儒之絕學,然見於《大戴禮》、《管子》、《淮南子》、《抱樸子》及史家方伎之傳,子部藝術之類,且不勝引。至天文、算法,本《周髀》蓋天之學,彼國談幾何者,譯稱借根方為東來法,火器之精,得于普魯斯人,為元將部下卒,彼亦具述源流。近同文館丁韙良說電氣,道本於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凡彼之精微,皆不能出吾書也。蓋中土開國最先,數千年前環四海而居者,類皆蠻夷戎狄,鶉居蛾伏,混沌芒昧。而吾中土既聖智輩出,凡所以厚生利用者,固已無不備。其時,儒者能通天、地、人,農夫戍卒能知天文、工執藝事,得與坐而論道者,居六職之一。西人之學,未有能出吾書之範圍者也。西人每謂中土泥古不變,吾獨以為變古太驟。三代以還,一壞于秦之焚書,再壞于魏晉之清談,三壞于宋明之性命,至詆工藝之末為卑無足道,而古人之實學益荒矣。大清龍興,聖祖崛起,以大公無外之心,用南懷仁、湯若望為台官,使定時憲。經生之兼治數學者,類多融貫中西,闡竭幽隱,其精微之見於吾書者皆無不樂用其長。特憾其時西人藝術猶未美備,不獲博采而廣用之耳。 百年以來,西國日益強,學日益盛,若輪舶,若電線,日出奇無窮。譬之家有秘方,再傳而失於鄰人,久而跡所在,或不憚千金以購還之。今輪舶往來,目擊其精能如此,切實如此,正當考求古制,參取新法,藉其推闡之妙.以收古人制器利用之助。乃不考夫所由來,惡其異類而並棄之,反以通其藝為辱,效其法為恥,何其隘也!夫弓矢不可敵大炮,槳櫓不可敵輪舶,惡西法者亦當知之。特未知今日時勢之不同,古人用夏變夷之說深入於中,誠恐一學西法,有如日本之改正朔,易服色,殊器械以從之者,故鰓鰓然過慮。欲並其善者而亦棄之,固亦未始非愛國之心。顧以我先王之道德,涵濡於人者至久;本朝之恩澤,維繫於人者至深。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終不至盡棄所學而學他人。彼西人以器用之巧,藝術之精,資以務財、訓農,資以通商、惠工,資以練兵,遂得縱橫倔強于四海之中。天下勢所不敵者,往往理反為之屈,我不能與之爭雄,彼挾其所長,日以欺侮我,淩逼我,終不能有簪筆雍容坐而論道之日,則思所以捍衛吾道者,正不得不藉資於彼法以為之輔,以中土之才智,遲之數年即當遠駕其上,內則追三代之隆,外則居萬國之上,吾一為之而收效無窮矣。曾是一慚之不忍,而低首下心、沁沁睨睨,為民吏羞乎?且器用之物,原不必自為而後用之,泰西諸國以互相師法而臻于日盛,固無論矣,日本蕞爾國耳,年來發憤自強,觀其學校分門別類,亦駁駁乎有富強之勢。則即謂格致之學,非我所固有,尚當降心以相從,況古人之說,明明具在,不恥術之失其傳,他人之能發明吾術者反惡而拒之,指為他人之學,以效之法之為可恥,既不達事變之甚,抑亦數典而忘古人之實學,本朝之掌故也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