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日知錄 | 上頁 下頁
年月朔日子


  今人謂日,多曰日子。日者,初一,初二之類是也。子者,甲子、乙丑之類是也。《周禮·職內》注曰:「若言某月某日某甲詔書,或言甲,或言子,一也。」《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年月朔日子」,李周翰注:「日子,發檄時也。」

  漢人未有稱夜半為子時者,誤矣,古人文字,年月之下必系以朔,必言朔之第幾日,而又系之干支,故曰朔日子也。如魯相瑛《孔子廟碑》雲:「元嘉三年三月丙子朔,甘七日王寅」,又雲「永興元年六月甲辰朔,十八日辛酉」。史晨《孔子廟碑》雲「建寧二年三月癸卯朔,七日己酉」。樊毅《複華下民租碑》雲「光和二年十二月庚午朔,十三日壬午是也。此日子之稱所自起。若史家之文,則有子而無日,《春秋》是也然在朔言朔,在晦言晦,而「旁死魄」、「哉生明」之文見於《尚書》,則有兼日而書者矣。

  《宋書·禮志》「年月朔日甲子,尚書令某甲下」,此古文移之式也,陳琳檄文但省一「甲」字耳。

  《南史》:「劉之遴與張纘等參校古本《漢書》,稱永平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已酉,郎班固,而今本無上書年月日子。」《隋書》袁充上表稱:「寶曆之元改元仁壽,歲月日子,還共誕聖之時。」

  時有十二,而但稱「子」,猶之干支有六十,而但稱「甲子」也。

  漢人之文,有即朔之日而必重書一日者。廣漢太守沈子據《綿竹江堰碑》雲:「嘉平五年五月辛酉朔,一日辛酉。」《綏民校尉熊君碑》雲:「建安計一年十回月丙寅朔,一日丙寅。」此則繁而無用,不若後人之簡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