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顧炎武 > 昌平山水記 | 上頁 下頁 |
八 |
|
州東八十裡為懷柔縣,洪武十三年分密雲、昌平二縣地立焉。城大民少,宏治中乃截其東徧而築之,故縣治在西門也。城週四裡六十步,三門。嘉靖末嘗設兵備僉事於此,尋罷,後以守備一人駐焉。 * 縣東四十裡為黍穀山。劉向別錄,燕有黍穀,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子居之,吹律而溫氣至。鄒子名衍,燕昭王所師,號談天衍者也。亦謂之寒穀。吳越春秋,北過塞穀,是也。山有風洞,洞口風氣凜烈,盛夏人不敢入,後人遂名之鄒子祭風台。昔有廟,今毀。 * 東南三十裡為丫髻山,二峰高聳,上有碧霞元君祠。天啟七年,巡按禦史倪文煥請建太監魏忠賢生祠於此,賜名崇功祠,未成而忠賢敗。 * 北二十裡為紅螺山,山下有潭,相傳潭中有二紅螺,大如鬥,出則光焰燭林,今不見也。遼史,檀州有螺山。金史,順州有螺山。 * 西三裡為石塘山,有大工則採石焉,有工部廠。 * 縣東七裡為白河,又東十五裡為潮河。 * 州東北一百二十裡為密雲縣,漢白檀縣也。三國志,曹公曆白檀,破烏丸于柳城。後魏皇始二年,置密雲郡,治提攜城,領密雲、要陽、白檀三縣。北齊廢密雲郡,反要陽、白檀二縣入密雲縣。 隋開皇十八年,以密雲、燕樂二縣置檀州。 唐天寶元年,改密雲郡,乾元元年,複為檀州。遼為檀州武威軍,領密雲、行唐二縣,金以密雲縣屬順州,元複為檀州,洪武初改密雲縣。城周九裡二百三十八步,三門。密雲中衛領左右中前四千戶所,與縣同城而居。有總督軍務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副都禦史一人,整飭兵備山西按察司副使若僉事一人,戶部郎中若員外若主事一人,密雲左掖營、密雲右掖營、密雲中營、密雲前營、密雲後營、振武營遊擊各一人,密雲城守備一人。 萬曆四年,於城東複築一城,週六裡一百九十八步,是曰新城,兩端連之,總督府居其中,三門。縣南至京師一百三十裡,而北以一垣為界,外接旃裘引弓之民,故稱重地。白河偪城下,善決,而軍民錯居,為吏者難之。昔唐顯慶中,韋機為檀州刺史,邊州素無學校,機敦勸生徒,創立孔子廟,圖七十二子及自古賢達,皆為之贊述。今則師儒雖設,弦誦之音無聞焉爾。 * 縣南一十五裡為密雲山,一名橫山,郡所以名也。石虎伐段遼,遼棄令支奔密雲山,遣使詐降,而陰與慕容皝為約,皝遣其子恪扶精騎七千於密雲山,虎將麻秋率眾三萬迎遼,為恪所襲,死者十六七。 * 南二十裡為白檀山,縣所以名也。 * 南三十裡為隗山。唐書,密雲有隗山。 * 東北八裡為冶山,上有塔,有石洞深邃,水四時不竭。東有丱洞,昔人淘金址尚存。 * 北四十裡為黑城川。唐書,檀州有鎮遠軍,故黑城川也。 * 昔蘇秦說燕文公以其北有棗栗之利,謂之天府。而今密雲多棗,小而堅致,北人重之。正統二年,鎮守都指揮陳亭以占所部棗樹八百株,被劾奪俸。 * 自新城東北六十裡為石匣城,城週四裡二百六十四步三尺,四門。城西平地有石如匣,深不可斸,故以名。其驛自會同館東北六十裡為順義驛,七十裡為密雲驛,六十裡為石匣驛。先置在今城南一裡許,宣德四年,密雲中衛奏為河水所齧,徙焉。宏洽十七年築城。隆慶三年,設協守西路副總兵一人,駐石匣,六年,設統領西路南兵遊擊一人,萬曆四年,設石匣車營遊擊一人。 * 石匣之東南,渡潮河十五裡為石盆峪。有龍潭,潭上石如盆形,水懸崖而下入於潭,潭外為盆,水從潭面曆盆抵峽而下,數裡入於潮河,有龍宅焉,其深無底。潭中有石門,水淺則見,土人曰龍所從出入也。上有廟,距縣東北五十裡。 * 石匣西南十五裡為金溝村。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門三十裡至望京館,五十裡至順州,七十裡至檀州,漸入山,五十裡至金溝館。將至館,川原平曠,謂之金溝澱。自此入山,詰曲登陟,無複裡堠,但以馬行計日,約九十裡至古北口。今路不繇金溝,而金溝距縣止四十裡也。 * 石匣西二十裡有燕樂縣故城,後魏置此縣,治白檀古城。唐長壽二年徙治新興城,即此縣也。在漢為虎奚縣地,距今縣北五十裡。唐末劉守光出奔至此被擒。元天曆初,上都兵破古北口,留重兵屯燕樂城,以輕騎進抵桃山,燕鐵木兒掩擊于白狼河,追至桃山,降其眾,燕樂聞之自潰。白狼河在今順義西北三十裡也。 * 其見於史者漢有要陽縣,魏有安州方城縣,唐有威武軍,有三叉城、橫山城、米城,有大王、北來、保要、鹿固、赤城、邀虜、石子港七鎮,有臨河、黃崖二戍,遼有行唐縣,今靡得而詳焉。要水源出塞外,自大小黃崖口入,西流至密雲縣東入潮河,俗謂之清水河。縣曰要陽,以此名。 * 共城在縣東北五十裡,亦作龔城。括地志雲,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在檀州燕樂縣界。 * 唐檀州土貢人參麝香,而元史言檀州大峪錐山出鐵礦。至元十三年立四冶,二十五年罷檀州淘金戶。先朝亦嘗開採,後封閉焉。 * 自石匣東北征十裡為腰亭鋪,始入山,又十裡為新開嶺,又十裡為老王店。金史,貞祐二年,潮河溢,漂古北口鐵裹門關至老王穀者,此也。又十二裡至古北口。水淺則絕潮河,水大則紆回從山頂行,故石匣至古北口計程為六十裡也。 宋沈括言,自金溝館東北行,乍原乍隰,三十餘裡至中頓,過頓屈折北行峽中,濟灤水,通三十餘裡,鉤折投山隙以度。契丹時道出其西,故雲。然其曰灤水,即今之潮河也。古北口城在山上,週四裡三百一十步,三門。洪武十一年立守禦千戶所,三十年改密雲後衛,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其後以參將一人守之。古北口自唐始名。唐書,檀州燕樂縣有東軍、北口二守捉。北口,長城口也。 * 又北八百望有吐護真河,奚王牙帳也。金史,古北口國言曰留斡嶺。元史,古北口千戶所于檀州北面東口置司。唐莊宗之取幽州也,遣劉光浚克古北口。遼太祖之取山南也,先下古北口。金之滅遼,希尹大破遼兵于古北口。其取燕京也,蒲莧敗宋兵于古北口。 元文宗之立也,唐其勢屯古北口,撒敦追上都兵于古北口。禿堅帖木兒之入也,太子出光煕門東走古北口,趨興松。嘉靖二十九年俺答之犯京師也,入古北口出古北口。故中居庸山海而制其阨塞者,古北、喜峰二口焉。 永樂八年正月丙子,塞古北口小關口及大關外門,僅通一人一馬。城北門外有宋楊業祠。業以雍熙中為雲州觀察使。契丹陷寰州,遇於雁門北陳家穀口,力戰不支被擒,不食三日死,忠矣。然雁門之北口非古北口也,祠於斯者,誤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