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白居易 > 策林 | 上頁 下頁 |
六十三、沿革禮樂 |
|
問:禮樂之用,百王共之。然則歷代以來,或沿而理,或革而亂,或損而興,或益而亡,何述作之跡同,而失得之效異也?方今大制雖立,至理未臻,豈沿襲損益,未適其時宜,將文物聲明,有乖于古制?思欲究盛禮之旨,審至樂之情,不和者改而更張,可繼者守而不失。具陳其要,當舉而行。 臣聞議者曰:「禮莫備于三王,樂莫盛於五帝,非殷周之禮,不足以理天下,非堯舜之樂,不足以和神人。是以總章、辟雍、冠服、簠簋之制,一不備于古,則禮不能行矣;干戚、羽旄、屈伸、俯仰之度,一不修于古,則樂不能和矣。」古今之論,大率如此。臣竊謂斯言,失其本,得其末,非通儒之達識也。何者?夫禮樂者,非天降,非地出也,葢先王酌于人情,張為通理者也。茍可以正人倫,甯家國,是得制禮之本意也;茍可以和人心,厚風俗,是得作樂之本情也。葢善沿禮者,沿其意不沿其名;善變樂者,變其數不變其情。故得其意,則五帝三王不相沿襲,而同臻於理;失其情,則王莽屑屑習古,適足為亂矣。故曰行禮樂之情者王,行禮樂之飾者亡,葢謂是矣。且禮本于體,樂本於聲,文物名數所以飾其體,器度節奏所以文其聲,聖人之理也。禮至則無體,樂至則無聲。然則茍至於理也,聲與體猶可遺,況于文與飾乎?則本末取捨之宜,可明辨矣。今陛下以上聖之資,守烈祖之制,不待損益,足以致理,然茍有沿革,則願陛下審本末而述作焉。葢禮者,以安上理人為體,以別疑防欲為用,以玉帛俎豆為數,以周旋裼襲為容。數與容,可損益也;體與用,不可斯須失也,樂者,以易直子諒為心,以中和孝友為德,以律度鏗鏘為飾,以綴兆舒疾為文。飾與文,可損益也;心與德,不可斯須失也。夫然,則禮得其本,樂達其情,雖沿革損益不同,同歸於理矣。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