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新元史 | 上頁 下頁
中書省(4)


  東昌路。下。金博州,屬山東西路。元初,改隸東平路。至元四年,升為博州路總管府。十三年,改東昌路。舊領聊城、堂邑、博平、荏平、高唐五縣。至元七年,升高唐為州,直隸中書省,析大名路莘縣來屬。二十六年,析堂邑屬地置邱縣。戶三萬三千一百二,口十二萬五千四百六。領司一:

  錄事司。

  縣六:

  聊城,中。倚郭。初隨博州隸東平路。至元四年,析為博州總管府治。十三年,改東昌路總管府治。堂邑,中。宋以水患,徙城於舊治東十裡。莘縣,中。博平,中。宋以水患徙縣治于寬平鎮,又割明靈砦隸清平。荏平,中。邱縣。下。本為平恩鎮,隸曲周,後升為縣。至元二年,省入堂邑。二十六年,宣慰司言:「差稅詞訟,距堂邑二百餘裡,往返不便。平恩有戶二千七百,升縣為宜。」乃複置邱縣隸本路。

  濟甯路。下。金濟州,屬山東西路。舊治钜野,後徙治任城。太宗七年,割隸東平府。至元六年,還治钜野。八年升為濟寧府,治任城。尋仍治钜野。十二年,複置濟州。是年,又以钜野為府治,濟州仍治任城為散州。十六年,升濟甯府為路。置總管府。至正八年,遷濟甯路於濟州。十一年,置中書分省于濟寧。舊領任城、金鄉、嘉祥、鄆城四縣。後析任城縣隸濟州,嘉祥縣隸單州。至元六年,複置钜野縣。八年,以濟州之鄆城、碭山、豐縣來屬。十二年,置肥城縣。戶一萬五百四十五,口五萬九千八百十八。領司一:

  錄事司。

  縣七:

  钜野,中。倚郭。金廢縣,分其地隸嘉祥、鄆城、金鄉三縣。至元六年,複置。鄆城,上。金以水患,徙治盤溝村。至元八年,複還舊治。肥城,下。至元十二年,以平陰辛鎮寨東北十五裡舊城置此縣,以平陰縣孝德等四鄉隸之。金鄉,下。舊隸濟州。至元二年來屬。碭山,下。金隸單州,又改隸歸德府。後圯于水。憲宗七年,複置,改隸東平路。至元二年,省入單父縣。三年,複置屬濟州。八年,改隸本路。虞城,下。金屬歸德府。後圯于水。憲宗二年,複置,改隸東平路。至元二年,省入單父縣。三年,複置,屬濟州。八年,改隸本路。豐縣。下。金屬徐州。憲宗二年,改隸濟州。至元八年,直隸本路。

  州三:

  濟州。下。至元十二年,別立濟州于任城,省縣入州。十五年,遷濟甯府於濟州,以钜野行濟州事。是年,複於钜野置濟寧府,州仍如舊。二十二年,複置任城縣,隸本州。領縣三:

  任城。下。倚郭。魚台,下。金隸單州。太宗七年,改隸濟州。至元三年,省入金鄉縣。三年,複置。八年,隸濟寧府。十三年來屬。沛縣。下。金隸滕州。太宗七年,移滕州治此。憲宗二年,省州入縣。至元二年,省入豐縣。三年,複置。八年,隸濟甯路。十三年,來屬。

  兗州。下。金故州,屬山東西路。元初,改隸濟州。憲宗二年,分隸東平路。至元五年,複屬濟州。十六年,隸本路。領縣四:

  嵫陽,下。曲阜,下。泗水,下。至元二年,省入曲阜。三年,複置。甯陽。下。至元二年,省入嵫陽。大德元年,複置。

  單州。下。金故州,屬南京路。元初,改隸濟州。憲宗二年,屬東平府。至元五年,複屬濟州。十六年,隸本路。舊領單父、成武、魚台、碭山、楚邱五縣。成武、楚邱改隸曹州,魚台改隸濟州,碭山改隸歸德府。至元後,析濟州之嘉祥縣來屬。領縣二:

  單父,下。倚郭。元初與單州並屬濟州。憲宗二年。隸東平府。後省入本州。至元二年,複置。三年,還屬濟州。後改隸本州。嘉祥。下。金屬濟州。憲宗二年,隸東平府。至元二年,還屬濟州。後又改隸本州。舊治山口鎮。後遷橫山之南。金大定中,徙治萌山,城之。

  曹州。上。金故州,屬山東西路。元初,隸東平路。至元二年,直隸中書省。舊領濟陰、定陶、東明三縣。至元三年,析濟南路禹城來屬,又析單州之成武、楚邱二縣來屬,改東明縣隸開州。戶三萬七千一百五十一,口十九萬五千三百三十五。領縣五:

  濟陰,上。成武。中。定陶,中。禹城,中。楚邱。中。金初隸曹州,後改屬歸德府。又以限河不便,改屬單州。元初,還隸本州。

  濮州。上。金故州,屬大名府路。元初,隸東平路。至元五年,直隸中書省。舊領鄄城、範縣。元初析開州之觀城,恩州之臨清來屬。至元三年,析東平路之館陶,至元五年析東平路之朝城來屬。戶一萬九千一百四,口二萬三千一百二十一。領縣六:

  鄄城,上。朝城,中。館陶,中。有永濟鎮。臨清,下。觀城,下。範縣。下。舊志:原屬東平府,至元二年來屬。按此縣金已屬濮州,舊志誤也。

  高唐州。中。金高唐縣,屬博州。元初,隸東平路。至元七年,升州,直隸中書省。置高唐縣為州治,析東平路之夏津、武城來屬。戶一萬九千一百四,口二萬三千一百二十一。領縣三:

  高唐,中。倚郭。夏津,中。武城。中。宋以衛河決,徙城於舊治東十裡。泰安州。中。金故州,屬山東西路。元初,隸東平路。至元五年,直隸中書省。舊領奉符、萊蕪、新泰三縣。至元七年,析濟南府之長清來屬。戶九千五百四十,口一萬七百九十五。領縣四:

  奉符,中。長清,中。萊蕪,下。新泰。下。至元二年省入萊蕪。三十一年,複置。

  德州。中。金故州,屬山東西路。元初,隸東平路。舊領安德、平原、德平三縣。至元二年,析濟南府之齊河,大名府之清平來屬,直隸中書省。戶二萬四千四百二十四,口十五萬六千九百五十二。領縣五:

  安德,中。治洊岡。平原,下。齊河,下。清平,下。德平。下。

  恩州。中。金故州,屬大名府路。元初,隸東平路。至元七年,直隸中書省。舊領司候司,曆亭、武城、清河、臨清四縣。元初,析清河隸大名府,武城隸高唐州,臨清隸濮州。至元二年,又省司候司及曆亭入本州。戶一萬五百四十五,口三萬七千四百七十九。

  冠州。金冠氏縣,屬大名府。元初,隸東平路。至元六年,升冠州,直隸中書省。戶五千六百九十七,口二萬三千四十。

  山東東西道宣慰司。至大二年,以益都、濟南、般陽三路,寧海一州,隸宣慰司,餘並令直隸中書省。按河間、東平、東昌、濟甯四路,曹、濮、高唐、泰安、德、恩、冠七州為山東西道,至大以前宣慰司兼轄山東東西道,以河間路為治所。《方輿勝覽》:河間路領以山東東西追,可證也。刊本作河東山西道,乃字誤。至大二年以後,宣慰司始專轄山東東路,移治益都路矣。又至正六年,改為山東東西道宣慰司都元帥府。

  益都路。金益都府,屬山東東路。太祖二十一年,李全以益都降,授全益都路行中書省。全敗死揚州,其妻北還,仍為行省,傳其子李璮。中統三年,璮反。伏誅,仍置益都路行中書省及益都路總管府。至元三年,罷行省。二十四年,移宣慰司治益都。舊領益都一府,濰、膠、密、莒、沂、滕、嶧、博興、登、萊、寧海、行泰安州、行淄州十三州。至元二年,析登、萊二州入般陽路,省行淄州入益都縣,行泰安州入沂水縣。三年,省益都府入本路。九年,析寧海州直隸中書省。舊領益都、臨朐、壽光、博興、監淄、穆陵、樂安七縣。後穆陵併入臨朐,博興升州,又割淄州之高苑縣來屬。戶七萬七千一百六十四;口二十一萬二千五百二。領司一:

  錄事司。

  縣六:

  益都,中。倚郭。至元二年,省行淄州淄川縣入之。淄川縣置於顏神縣,廢為巡檢司。縣舊治北城,俗稱東陽城,金移治南城,俗稱南陽城。臨淄,下。至元三年,併入益都。十五年,複置。臨朐,下。金析臨朐,置穆湊縣。元省穆陵。仍入臨朐。至元二年,併入益都。二十五年,複置。高苑,下。憲宗七年,省行長山縣入之,本屬行淄州,來屬木路。樂安,下。壽光。下。

  州八:

  濰州。下。金濰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司候司,北海、昌邑、昌樂三縣。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北海。是年,省各州錄事司、司候司入倚郭縣。至元三年,省昌樂縣入北海,領縣二:

  北海,下。州治改。昌邑。下。

  膠州。下。金膠西縣,屬密州。至元二十四年,舊志作太祖二十四年,誤甚。據《齊乘》改。於縣置膠州,析萊州之即墨縣、密州之高密縣來屬。領縣三:

  膠西,中。州治所。即墨,下。高密。下。後至元三年。立濰川鄉景芝杜巡檢司。

  密州,下。金故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司候司,諸城、安邱、高密、膠西四縣。後膠西、高密二縣析隸膠州。憲宗三年,又省司候司入諸城縣。領縣二:

  諸城,下。州治所,有中外二城。安邱。下。

  莒州。下。金故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司候司,莒、日照、沂水三縣。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莒縣。皇慶二年,析沂水地,置蒙陰縣。領縣四:

  莒,下。州治所。後至元間,參政馬睦火以城大難守,截去西南北三面,止修東北隅為今治。沂水,下。至元二年,省行泰安州泰安縣入之。後至元二年,立穆淩關巡檢司。日照,下。蒙陰。下。皇慶二年,析沂水之龍寨鎮置。舊志:舊名新泰。中統二年。省入沂水。按新泰省入萊蕪在至元二年。後複置,舊志誤也。

  沂州。下。金故州,屬山東東路。元初,隸益都路。領縣二:

  臨沂,中。州治所。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之。至正十六年,置河南廉訪司。費。下。治祚城。

  滕州。下。金故州,屬山東西路。元初,隸益都路。舊領滕、鄒、沛三縣。至元初,析沛縣入濟甯路。領縣二:

  滕縣,下。州治所。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之。至正戊子,升徐州為路,割滕、嶧、邳、宿四州隸之,遷滕縣于薛城,割滕之西南四鄉治之。東南六鄉,州自治之。鄒縣。下。

  嶧州。下。金蘭陵縣,屬邳州。元初,於縣置嶧州。至元二年,又省縣入州。李璮為益都路行省,以其姻親胡甲知沂州,嶧州畏其逼,盡割州東二十裡外與之,後遂因而不改。

  博興州。下。金博興縣,屬益都府。元初,升為州。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